回覆列表
  • 1 # 吃貨毛毛

    據糧農組織的調查報告,在全球206個國家與地區中,只有33個能夠在糧食上做到自給自足,只有6個國家有對外援助能力,中國正位列六國之中

    而且,中國糧食安全形勢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資料顯示,中國的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已實現“16連豐”。

    疫情危機帶來糧食危機?聯合國發出警告,中方: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再看結構,中國不僅糧食生產能力強,而且依賴進口程度較低。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完全實現自給,穀物自給率超過95%。

    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過一句話: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我們國家向來遵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

    所以,我們現在完全沒有囤積大米的必要。

  • 2 # 漁家春

    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糧食和食品價格上漲引起廣泛關注。在全球商品交易市場上,玉米、小麥和大豆等糧食的價格迅速上揚,糧、蛋、肉的零售價格也在攀升,消費者花在食品上的開支明顯增加。引發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使食品消費增加,二是氣候變暖、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了糧食產量,三是生物燃料發展導致能源工業與食品工業爭糧。

    2006年,國際市場幾種主要糧食的價格明顯上漲,例如美國小麥出口價每噸上漲50多美元,全年漲幅為31%;玉米出口價每噸上漲60多美元,漲幅達7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價格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持續走高,今年上半年達到近10年來最高點。世界銀行今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國際玉米價格比去年夏天已經上漲了75%,今年前4個月總體糧食價格上漲了20%;目前國際糧食庫存量非常低,預計在本市場年度末(2007年年中)降至總使用量的15.8%。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資料則表明,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玉米現貨平均價比上年同期上漲86%。

    --消費需求旺盛推高糧食價格

    由於糧價上漲,食品的零售價格隨之上升。以玉米等為原料的飼料價格上漲,還推動肉、蛋製品價格抬高。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今年年初美國食品價格上漲了6.7%;許多國家食品價格上漲的速度都比整體物價漲速快得多,包括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種漲勢是普遍性的,從倫敦到洛杉磯,從上海到班加羅爾,消費者都感受到了食品價格的上漲。一些觀察家警告說,今後18個月,全球可能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食品價格飛漲”時期。

    從某種角度來看,目前的糧價上漲並不完全是壞事,它意味著經濟復甦、消費者收入增加、對食品的需求增加。許多分析人士指出,全球經濟復甦是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的長期原因。由於人們越來越富裕,他們能夠買更多的肉、蛋和奶。聯合國貿發會議說,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增加和城市人口增多將導致畜產品、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聯合國糧農組織4月公佈的一份有關中國收入增加的分析報告也預言:人們的收入增加會導致植物油、肉類和奶製品消耗量大增。世界銀行的報告說,由於經濟發展,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糧食消費從2005年到2006年增長了1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糧食消費增長了25%。

    --生產成本上升影響糧食產量

    糧食產量增長不足是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化肥和能源的價格居高不下,可能使糧食生產的成本上升,降低產量和供給。在過去5年中,化肥價格和能源價格增長均高於糧食價格飛漲的1994年-1996年的水平。當時,由於糧食庫存低、化肥價格高、經濟發展導致糧食需求增加,玉米和小麥價格翻了一番,大米價格上漲了一半,現在的情況與那時類似。

    由於全球變暖使氣溫上升、山區積雪消融過快影響地區水源,加州農業在今後幾十年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 3 # 微生態mr王

    糧荒基本不存在,一方面疫情有發展規律,除了巴西這種二貨國家,其他的會向好方向發展,第二,國家各地都有儲備糧,經歷過各種困難的中國對吃喝這方面的庫存還是有各種準備的

  • 4 # 俊郎晴空

    這個問題,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必須品,我相信我們國家的糧食永遠不會斷貨,價格也不會有大的漲浮,作為華人得相信這一點。

  • 5 # 果麥一品

    相信我們中國有充足的糧食儲備,有辛我們國家有袁隆平這樣的國寶級科學家,國外可能有糧食問題,中國的糧食應該問題不大,價格可能受國外影響可能會輕微上漲

  • 6 # 疆浙滬行走

    國際糧食供應鏈,一個環節稍微波動,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在國內,糧荒不會出現,但短期內糧食價格將會有小波動,但絕對可控!爆發糧荒的極端原因,目前來看有兩個,一個是顆粒無收,另外一個再加上全球封鎖糧食出口。現在來看,縱然疫情肆虐,但沒有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一定不會出現糧荒。

    糧食價格或許有波動,但糧價就算上漲,也不會像去年豬肉一樣,15元一斤能翻一倍!知道現在豬肉價格還沒有恢復當初元氣。回到話題。

    儘管咱們也是進口糧食的大國,但人們的口糧大米和麵粉不會斷裂。咱們有十八億畝可耕地紅線,糧食產量年年平穩有增,國庫糧食備戰備荒,14億人口就是不生產,張著嘴吃,糧食可滿足將近半年的需求。海水稻都成功了,南方雙稻和三季稻的收成非常可觀。

    全球疫情之下,不僅是糧食生產和供應,所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上到國家層面,下到個人,誰都不能置身事外,這是全球性普遍焦慮。當然作為自然人來說,勢必會從自身出發考慮到吃的問題,因為大眾被嚇壞了,去年的豬肉價格上揚,市價幾乎和牛羊肉平起平坐,那麼現在自然會想到糧食。

    近日,不是很多人開始囤大米了。生豬沒法大量儲存,難道糧食還不能嗎?這種焦慮自然會產生樸素的預見性。讓未來安全,是本能!其實大可不必為糧食遠慮,國內春耕早就開始了,新一季的農作物正在成長,兩到三個月後,國內的小麥和水稻將會分別迎來豐收,又是一個豐收季。

    屆時,如果疫情仍舊存在,那麼受到國際糧食的影響,大陸糧價或許會有所上揚,但基本上不會造成重創。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民生之本,頂層設計根基的根基,三農早就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也不會放任糧價大幅波動。

    多個國家禁止糧食出口,那是基於自身考慮,可以理解。但是單單幾個國家禁止出口糧食並不能構成威脅,除非是全球國家都禁止自己糧食外銷。雖然全球疫情爆發,但國內沃野千里,絕對不會出現糧荒問題,價格只會有所波動,但也絕對可控。疫情,是連鎖反應,也是蝴蝶效應,它不是混沌的,而是真實存在的,現在大家都看到了這個蝴蝶效應,疫情能讓人想到糧荒,想到囤大米,讓人遠慮和焦慮,難道還不夠具體嗎?

  • 7 # 小林說人性

    疫情之下,大陸和國際糧食供應鏈難免會出現波動,只要其中一個環節稍微波動,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在大陸,糧荒是不會出現的,但短期內糧食價格將會有小波動,但是在可控範圍內!

    出現糧荒和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目前來看有兩個,一個是天災人禍導致顆粒無收,另外一個是全球禁止糧食出口。現在來看,縱然疫情肆虐,但只要沒有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一定不會出現糧荒。

    當前,國外疫情加劇蔓延,不僅會波及到糧食生產和供應,所有行業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上到國家層面,下到個人,誰都不能置身事外,這是全球性普遍焦慮的問題。

    屆時,就算疫情仍舊存在,那麼受到國際糧食的影響,大陸糧食價格或許會有所上漲,但基本上不會造成重創,而且大陸的糧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沒必要進口糧食,就算外銷不出去,內銷完全沒問題。

    雖然全球疫情爆發,但縱觀大陸,沃野千里,絕對不會出現糧荒問題,價格方面只會有所波動,但也絕對可控。

  • 8 # 布丁學長

    全球疫情爆發,農業受到影響,會出現糧食危機嗎?

    3月24日,中國最大的糧食進口國——越南宣佈停止出口大米

    埃及限制糧食出口

    哈薩克限制糧食出口

    多國連續宣佈限制出口

    我們有14億人口的中國,會不會受到糧食危機呢?

    不會的。我們國內的糧食市場變化不會特別大,因為縱觀中國的生產資料:中國連續六年的糧食產量都在6.5億噸以上,此外,為防止重大災害等,國家還有約1.5億噸戰略儲備糧。而8億噸糧食足夠我們14億人吃1年。此外,自雜交水稻不斷更新迭代,中國的水稻佔世界總產的60%,即使不進行二輪擴大再生產,我們的水稻依舊可以讓我們自家人吃半年。不用擔心的

  • 9 # Key叔商業思考

    4月4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就明確表示,中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今年春播進展順利,夏糧豐收有望,米麵隨便買,不必囤積搶購。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掛起了一陣關於糧荒的討論呢?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疫情全球爆發,影響了糧食生產,造成各國糧食緊張。 這導致俄羅斯、越南、高棉、哈薩克等糧食出口大國禁止了糧食出口,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受到的影響必然不小,很多人為此而擔憂。

    先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全球範圍出現短期的糧荒是有可能的,但大陸不會出現糧荒,只是糧食價格會上漲。

    首先我們看看中國會在這輪糧食風波中受到多大的衝擊。這跟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密切相關。安全的糧食自給率應該在95%以上,而我們作為糧食進口第一大國,實際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不到80%。以至於近幾年,中國已經淡化了這個指標,轉而強調穀物自給率,也就是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目前穀物自給率是維持在95%以上的。

    也就是說,從產能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糧食安全度,是低於標準線的,很大程度依賴進口。那為什麼可以肯定中國不會出現糧食危機呢?那就要說到中國的糧食儲備情況。

    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給出的指標,保持3個月的糧食庫存,就算是安全水平。而目前中國保持了全球最高的糧食存量,可滿足9個月的全國消耗。所以起碼今年內,是足以應對國際的糧食波動的,不會造成糧荒,並沒有屯糧的必要。

    缺糧是不會了,但漲價基本是肯定的。這要從中國的糧食制度說起。

    為了鼓勵農業生產,保證農民的收入,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一直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十幾年下來,讓糧食價格基本脫離了市場,基本逐年上漲,只漲不跌。漸漸使得大陸糧食價格高於國外,這樣的價格差不斷擴大,造成了兩個結果

    一是,國外糧價對比國內有明顯優勢,就算中國糧食產量連年增產,糧食企業更願意從國外進口糧食,而不是採購本地的糧食進入市場銷售。二是,國家收購的糧食無法進入市場,就只能成為庫存,這也就是為何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糧食儲量的主要原因,這是被迫積累的結果。

    全球疫情下,糧食進口大大受阻,大陸市場上的糧食就只能來自國家庫存和本地採購,這樣企業的採購價就會上漲,大陸糧價也會跟著上漲,也就是糧食價格會上漲的原因。

    可能的失業潮加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民眾的生活必然要艱難許多。很多國家開始給民眾發現金補貼,中國一些地方也嘗試給民眾發放消費券。希望減輕民眾生活壓力的同時,能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讓市場規律的正反饋機制更快的作用起來,從根本恢復市場的動能。

  • 10 # 齊城故事

    中國不會出現“糧荒”,首先,中國擁有完備的糧食儲備調控體系。其次,中國還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建立起相應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再次,今年春耕形勢良好,夏糧豐收有保障。中國的糧食儲備也是世界第一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闡述第一帝國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