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利時:
macs系統的致命傷是那對伺服器。現在雖然改了位置-把報警、通訊、處理、報表分擔在不同的操作員站,但實際還在,伺服器宕機現象還存在(儘管機率很小),系統就會出現問題。
1、MACS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線上下裝組態,雖然廠家說是可以的,但實際在組態時廠家自己都不敢線上下裝,只等機組全停時才下裝。據瞭解在太倉某電廠做過線上下裝試驗,確實導致了系統復位。不知現在推出的smartproMACS(MACSⅤ)是否解決了不能線上下載的問題沒有。
2、系統不穩定,累積會自動清零。小問題多,控制器和模組的結構設計不符合當今主流發展趨勢。
3、通訊和DCS相連速度太慢,剛啟動時有時延時較長。有時出現宕機現象,資料有時不動或為0。通訊的資料不能做歷史記錄。 4、軟體計時器計時器無法復位,該計時器一經啟動就無法復位,可能導致有些功能不能按正常邏輯進行。 5、模組質量在除錯的過程中會出現燒卡件,輸出端子板阻容迴路匹配可能存在問題。優點 MACS系統總體而言簡單、易用,功能比較全面,採用C/S通訊是他的一個特點。
產品FM系列卡件和MACS軟體
二、GE新華(簡稱新華):
新華的系統比較穩定。但自從被GE公司收購後,後續開發力量明顯不足,價格高,工程技術人員售後服務差(休息日不好找人)。側重於大型火電站,在國內熱電站上有不少業績。原新華公司管理作風嚴謹,裝置質量穩定可靠,技術人員隊伍穩定。但被GE公司收購後在走下坡路,很好的民族品牌沒能的到良好的發展,其使用者最集中反映的問題在於售後服務收費較高,備品備件價格昂貴。下面把和利時MACS II/III與新華XPDS從網路結構方面做下比較:
和利時的產品在監控層與現場控制層之間存在一套冗餘伺服器,該伺服器起到資料的上傳與下載,報警功能的計算,歷史資料的儲存等重要功能。這樣的結構就使得伺服器的功能過於集中,資料流量很大。雖然伺服器採用冗餘技術,減少因伺服器本身故障、或電源故障導致整個系統無法監控的風險,從DCS的本質上來說又回
到了集中控制的階段。我認為這種結構是有弊端的,可靠性差。
新華公司的網路結構可以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DCS,資料的上傳下載、控制的命令均是透過資料線上進行的。是一種直接點對點的操作,這一點明顯優於和利時系統。
I/O卡件硬體的問題,我認為目前是國內的DCS系統與國外的DCS系統差別最大的。國內的產品硬體和國外相差很多,無論是和利時、新華還是其他國內公司產品,在安裝除錯期間均存在壞的卡件,而壞的原因均是產品質量不過關,比如卡件的抗干擾能力,卡件的自保護能力以及卡件的穩定性。雖然硬體上存在共同的特點,但和利時的產品與新華公司的產品還是存在區別,這其中有各自的優缺點。
和利時的產品卡件具有小巧、全封裝、安裝方便、穩定性較好、底座直接帶有接線端子的優點。但其缺點是卡件故障率高、自保護能力差(外迴路短路、接地、過電壓均有可能燒卡件)、無越量程功能。
新華公司的產品具有故障率小、具備一定自保護能力的優點。其卡件為裸露的板卡,防塵效果差、需配備端子板卡、安裝不方便、穩定性較差、抗干擾能力較差。
三、浙大中控:
系統在化工行業有一定的業績,在電力行業起步較晚,業績不多,其每塊卡件的點數太少,模擬量輸入是分組隔離的(不好,最好要都做到點點隔離),DPU的處理能力低。不適合用於較大系統。強調控制軟體的先進性,有些不一定實用。浙JX300X是它的主流,但系統規模太小;推出的ECS100系統還不完善,聽說用日本富士的系統整合(ECS200系統)剛起步。
四、科遠:
使用英國Continental技術,聽說系統比較穩定,維護量小,備品備件不好買,在南方小電廠有部分業績,做的都還不錯。在接線端子上可能與其他幾家有區別。對科遠瞭解不夠,就說這些。
以上只是對和利時和新華做了較具體的分析,畢竟和利時早期佔小火電半壁江山,新華系統是中中國產的佼佼者。
一、和利時:
macs系統的致命傷是那對伺服器。現在雖然改了位置-把報警、通訊、處理、報表分擔在不同的操作員站,但實際還在,伺服器宕機現象還存在(儘管機率很小),系統就會出現問題。
1、MACS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線上下裝組態,雖然廠家說是可以的,但實際在組態時廠家自己都不敢線上下裝,只等機組全停時才下裝。據瞭解在太倉某電廠做過線上下裝試驗,確實導致了系統復位。不知現在推出的smartproMACS(MACSⅤ)是否解決了不能線上下載的問題沒有。
2、系統不穩定,累積會自動清零。小問題多,控制器和模組的結構設計不符合當今主流發展趨勢。
3、通訊和DCS相連速度太慢,剛啟動時有時延時較長。有時出現宕機現象,資料有時不動或為0。通訊的資料不能做歷史記錄。 4、軟體計時器計時器無法復位,該計時器一經啟動就無法復位,可能導致有些功能不能按正常邏輯進行。 5、模組質量在除錯的過程中會出現燒卡件,輸出端子板阻容迴路匹配可能存在問題。優點 MACS系統總體而言簡單、易用,功能比較全面,採用C/S通訊是他的一個特點。
產品FM系列卡件和MACS軟體
二、GE新華(簡稱新華):
新華的系統比較穩定。但自從被GE公司收購後,後續開發力量明顯不足,價格高,工程技術人員售後服務差(休息日不好找人)。側重於大型火電站,在國內熱電站上有不少業績。原新華公司管理作風嚴謹,裝置質量穩定可靠,技術人員隊伍穩定。但被GE公司收購後在走下坡路,很好的民族品牌沒能的到良好的發展,其使用者最集中反映的問題在於售後服務收費較高,備品備件價格昂貴。下面把和利時MACS II/III與新華XPDS從網路結構方面做下比較:
和利時的產品在監控層與現場控制層之間存在一套冗餘伺服器,該伺服器起到資料的上傳與下載,報警功能的計算,歷史資料的儲存等重要功能。這樣的結構就使得伺服器的功能過於集中,資料流量很大。雖然伺服器採用冗餘技術,減少因伺服器本身故障、或電源故障導致整個系統無法監控的風險,從DCS的本質上來說又回
到了集中控制的階段。我認為這種結構是有弊端的,可靠性差。
新華公司的網路結構可以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DCS,資料的上傳下載、控制的命令均是透過資料線上進行的。是一種直接點對點的操作,這一點明顯優於和利時系統。
I/O卡件硬體的問題,我認為目前是國內的DCS系統與國外的DCS系統差別最大的。國內的產品硬體和國外相差很多,無論是和利時、新華還是其他國內公司產品,在安裝除錯期間均存在壞的卡件,而壞的原因均是產品質量不過關,比如卡件的抗干擾能力,卡件的自保護能力以及卡件的穩定性。雖然硬體上存在共同的特點,但和利時的產品與新華公司的產品還是存在區別,這其中有各自的優缺點。
和利時的產品卡件具有小巧、全封裝、安裝方便、穩定性較好、底座直接帶有接線端子的優點。但其缺點是卡件故障率高、自保護能力差(外迴路短路、接地、過電壓均有可能燒卡件)、無越量程功能。
新華公司的產品具有故障率小、具備一定自保護能力的優點。其卡件為裸露的板卡,防塵效果差、需配備端子板卡、安裝不方便、穩定性較差、抗干擾能力較差。
三、浙大中控:
系統在化工行業有一定的業績,在電力行業起步較晚,業績不多,其每塊卡件的點數太少,模擬量輸入是分組隔離的(不好,最好要都做到點點隔離),DPU的處理能力低。不適合用於較大系統。強調控制軟體的先進性,有些不一定實用。浙JX300X是它的主流,但系統規模太小;推出的ECS100系統還不完善,聽說用日本富士的系統整合(ECS200系統)剛起步。
四、科遠:
使用英國Continental技術,聽說系統比較穩定,維護量小,備品備件不好買,在南方小電廠有部分業績,做的都還不錯。在接線端子上可能與其他幾家有區別。對科遠瞭解不夠,就說這些。
以上只是對和利時和新華做了較具體的分析,畢竟和利時早期佔小火電半壁江山,新華系統是中中國產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