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都情迷

    剛好我是做電子商務進農村這方面工作的。就農村電商的突破與發展,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要做好農村電商,就要先解決硬性基礎設施:交通與網路通訊。只有交通便利,網路通訊覆蓋廣,才能更好的推進電子商務發展。

    其次是成立電商領導工作小組,從頂層抓好電子商務工作,落實責任單位。制定電子商務實施工作計劃與相關政策利好。

    接下來便是建立電商產業園,招商入駐,統一管理,統一扶持。對內提供電商企業再培訓服務、銷售獎勵、租金減免等。對外對接生產企業、農產品種植戶、貧困戶農產品,搭建展銷會、推薦會等。

    相關單位配合責任單位打造電商發展配套體系:

    1、電商人才培訓體系

    2、供應鏈體系

    3、營銷體系

    4、電商物流體系

    5、電商服務站體系

  • 2 # 點評武器

    關於農村電商的突破與發展,來說說我的看法,現在的中國農村大多隻留下老人和小孩,成年人都在外面創。

    首先想要讓老人學會電商,就得有人下去給它們培訓,它們都不會用的談可突破與發展?

    其次要想辦法留住成年人,它們就很會玩手機,學習能力也比老人強,這些人留下才能去談農村電商的突破與發展。

    在我們縣的一些農村電商掛牌點真的很一般,都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發展得不好。

    最後關於農村電商的突破與發展,它就要有當地農產品的特色與特點,不能千篇一律,其實每個縣都有每個縣的農業特點,像什麼農產品產地證明和富曬產品等,這些都是突破和發展的方向,當然也須要當地政府的大為扶持。

  • 3 # 物流觀察室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從新一輪商業發展趨勢來看,電商已然成為商業模式及網際網路變現的焦點。然而,炙手可熱的電商模式紅利能否也惠及農村?

    眾所周知,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城市的發展是以對農村土地和資源的掠奪來實現的。而與城市商業的欣欣向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失,農村土地的成片荒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從新一輪商業發展趨勢來看,電商已然成為商業模式及網際網路變現的焦點。然而,炙手可熱的電商模式紅利能否也惠及農村?

    農村做電商,賣點啥?

    目前來看,特色農副產品是沒有產業叢集先天優勢的農村經濟體不多的電商切入點。而易腐易壞的生鮮類農副產品,涉及的冷鏈物流和品質管理,投入甚高,運作複雜,且幾乎90%的生鮮電商都處於虧損狀態,農村經濟體初涉電商,操作門檻太高。而有成功案例可循的品類則主要集中在堅果、部分可久藏的水果等耐儲存、物流便利的農副產品上。

    實際上,在中國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許多縣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農副產品。筆者老家在中部的一個地級市,工業不發達,服務業也非常落後。但出產的滷製豆腐,味道香醇,零食佐餐皆相宜,很受本地人歡迎。另外,寒冬時節,農村家家戶戶必備的寶慶丸子(由豬紅、五花肉、老豆腐、橘皮絞碎並揉製成團,以松木屑煙燻而成),製作完成後可儲存一年半載,不單有臘製品獨有的碳燒味,且色澤紅潤,質地Q彈,不肥不膩,同時還有淡淡的陳皮甘香及松香味,應屬本地特色,在外地未曾見過。

    這些有一定溢價空間的農家特產,在儲存和運輸上,與普通快遞並無太大區別。只是長久以來,因缺乏宣傳推廣,未能走出地方,面向全國的饕餮食客。如今有了電商的發展,一切都成了可能。解決了賣什麼的問題,接下來是賣給誰。

    農村做電商,賣給誰?

    最有想象空間的一點是,讓一家網店賣遍全球成為了現實。現在的網商們,雖不至於人人都抱著接入網際網路,就能佔領全國市場的春秋大夢,但多數都是衝著全國市場去的。農村經濟體做電商,也該如此嗎?未必。農村經濟體做電商,基礎消費群體可從以下兩個方向著手。

    √賣給出走外地的本鄉本省遊子

    工業基礎薄弱,特色工藝及農副產品侷限於本地市場的縣市,一般而言,經濟落後,80、90後年輕人外出務工者眾。這些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比起10來年前的務工群體要高,接觸網際網路的時間比較長,也都有網路購物的習慣。常年在外,家鄉味道讓人眷念。而有關家鄉記憶的資訊,在同鄉群體中口耳相傳的速率也快,一旦開啟缺口,口碑傳播帶來的營銷效應,要比鑽展、直通車、SEM推廣強得多。而食品類的日常商品,復購率較高。只要有一定數量的回頭客,特色農副產品電商就有望盈利。

    √賣給有地方風物愛好的嚐鮮者

    特色農副產品的口味,首先不一定為每個人喜愛,再次,嘗試新鮮事物是大眾消費者所抗拒的,因為期間隱含著風險成本,但網路世界不乏嚐鮮者。吃貨群體,最有可能出現敢於嚐鮮的人。找到他們,成為社群的一份子,透過他們的認可,再經由他們進行主動傳播。吃貨不僅能吃,大部分也熱衷於曬美食,喜歡在各種美食社群上抱團,在飲食上對周圍親友的影響力也較大。因此,如能借助吃貨的力量,形成核心消費群體,輻射的潛在消費群也十分可觀。

    農村做電商,誰投資?

    電商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儘管近年來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資料上逐年攀升,但實際情況是,以農民群體現有的收入,抵禦風險能力太差。另外,農民群體也缺乏商業運作經驗和能力。雖然有類似以羊絨製品躋身“百強電子商務縣”的河北清河,依靠電商大戶高收入的帶動,逐漸形成了電商風氣的事例。但清河早在觸電之前,已經形成了產業叢集,上下游產業鏈俱全,這也是清河羊絨製品電商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對於那些沒有產業叢集優勢,也沒有地方能人可以帶路的鄉鎮,依靠集體的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可行。農村合作社牽頭,在自願自發的原則下,透過集體合資,籌建電商運營團隊,集體分擔風險。或者以集體名義,與第三方電商公司洽談合作。農合社負責組織收購,控制特色農副產品質量,確保供貨,電商公司負責運營銷售。如此一來,特色農副產品因非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可能導致的產量跟不上銷量的問題,也能有效解決。然而無論哪一種模式都離不開地方政策的扶持與引導。而地方政府在該模式裡,扮演的既要引導又不能介入過多的角色,頗為考驗。

    農村做電商,在哪賣?

    現有的生鮮電商,絕大部分都採取了自建平臺+第三方平臺的1+N模式。農副產品電商,自建平臺基本不現實。除了自建平臺需要有專業技術團隊外,日益高企的網路推廣費用,使得流量的獲取成本持續上漲,是最大的制約因素。當前中國網際網路的流量入口基本上被BAT三家把持,所有的行業和企業在線上都要分一杯羹,僧多粥少的局面很難緩解。筆者所在的企業,網路推廣渠道豐富,官網、天貓、微信、廣點通投放、論壇、社群,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今年的流量獲取成本比前兩年增長了近30%,沒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根本沒法做。而這只是流量獲取環節,還沒有考慮轉化率的問題。

    初涉電商,風險抵抗能力較弱的農村經濟體,光淘寶流量獲取所需的直通車、鑽展、活動促銷,都是一筆不菲的投入,百度和騰訊這兩大流量入口的購買恐怕早就是農村經濟體不能承受之重了。要知道,如今淘寶天貓最好的創業時機已經過去,流量獲取成本持續走高的趨勢也無法避免。農村經濟體做電商,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淘寶天貓足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的庫存車,而且上了保險能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