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白281635035

    明末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三大思想家繼承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傳統,植根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生產關係中資本主義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際“天崩地解”的形勢下,開創了新思潮、新學風。

    特點:①反對宋明理學,提倡唯物主義思想。②反對封建專制主義。③反對明末浮誇空談的風氣,講求經世致用的功利主義。④倡導均田說與“工商皆本”說。

  • 2 # 柔弱的淚光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陳獻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明代碩儒,主張學貴知疑、獨立思考,提倡較為自由開放的學風,逐漸形成一個有自己特點的學派,史稱江門學派。字公甫,號石齋,別號碧玉老人、玉臺居士、江門漁父、南海樵夫、黃雲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稱白沙先生,世稱為陳白沙 。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字元明,號甘泉,廣東增城(今廣州市增城區)人。他在講學中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提出“格物為體認天理”與“為學先須認仁,仁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理念,並在弘揚白沙學說時有所創新,終至自成理學的一大門派,被譽為“甘泉之學”(甘泉學派)。時人將他創立的理學“廣派”與理學的另一大儒王陽明建立的“浙學”並稱為“王湛之學”,分執明代中葉理學的牛耳。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於萬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時,卒於壬申正月初二午時。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

    李顒(1627~1705),明末清初周至人,明清之際哲學家,與浙江餘姚黃宗羲、直隸蓉城孫奇逢並稱為海內三大鴻儒。李顒在理學上的造詣,被稱為“海內大儒”。李顒和眉縣李柏、富平李因篤統稱為“關中三李”。

    孫奇逢(1584—1675年)明末清初理學大家。字啟泰,號鍾元,晚年講學於輝縣夏峰村20餘年,從者甚眾,世稱夏峰先生。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廷屢召不仕,人稱孫徵君。與李顒、黃宗羲齊名,合稱明末清初三大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高溫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