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溜達12
-
2 # Its呂湊合
當然是有什麼帶什麼了,我愛拍攝但是也要考慮自己的條件,所以我帶一個微單,兩個手機,(也是我的全部家當)哈哈,手機華為mate20pro,配大疆靈眸雲臺,不論照相還是錄小影片,畫質優秀的一批。第二套是舊的蘋果6splus,加上廣角魚眼微距淘寶手機標配,以及自拍杆美顏燈和藍芽遙控器,第三套裝置是佳能m5微單,我一共就4個鏡頭,也好貴了,分別是22mm餅乾頭,15-45mm拆箱頭,55-200長焦頭,最後一個11-22mm超廣角,當然都是EF–M卡口的。除此之外,配了一個八爪魚和rade的麥克風,以上就是我的所有裝置,然後分析一下優缺點。
主力拍攝裝置肯定是相機,成像夠用,不次於佳能80d,不過雖然是微單,還是很重的,尤其拍照片不會提前預知用哪一個攝像頭,通常我會一直帶著15-45或者22定焦頭,然後其他的都放進雙肩包,很累的。這兩張照片就是m5拍攝,手機修了一下
之後是我的輔助機就是手機華為mate20pro,不得不說浴霸拍照確實給力,雲臺我只是留著拍影片和固定延時攝影用的多些,直接手持也是很方便,隨時隨地都能拍,畫質也非常講良心,下面這是mate20pro拍的,
手機拍攝比較隨時隨地其實也非常方便,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配一個佳能g7x網紅卡片機也比較方便,畫質更好,蘋果的我就不展示了,我是一個普通的愛好者,入門時間不久,也沒有很高階的裝置,這些東西也兩萬多塊錢了,不過這些就是我旅行時候帶的相機。
然後說一下路線,我家住東北,春天的時候我們這裡就已經風景如畫了,不會出去,夏天的話走彰武阜新一線進內蒙,那邊有沙漠和草原,而且是安全線路,或者寬甸–丹東線,鴨綠江濱和櫻花源實在美不勝收,秋天要走瀋陽–本溪,紅色的櫻花滿天,鳳凰山絕壁千尺,鳳城老窖醬香濃郁,冬天就是溫泉路線了,趕上個雪天,露天溫泉飄著雪,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回憶。個人覺得身邊到處都是美,不用模仿多發現,畢竟我們上班族沒有太多時間去旅拍哈哈。
-
3 # Leo1980街頭攝影
先總結答案,再略微展開。
常帶:手機、單反、無人機、運動相機、膠片機。
線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常帶裝置
1、手機(廣角;街拍、風景)
手機是最隨身攜帶的拍攝器材,即使其他什麼都不能帶,手機基本也可以帶著。
比如出差開會、上臺領獎,都可以帶手機。
只有一次去外國要見該國總理,手機才被收走。
還有就是洗澡時不能帶。。。
手機拍攝
如今對於本人而言,手機拍攝,無論是數量、佔用硬碟空間,還是獲獎次數,都已經超過單反相機。
2、單反相機+若干鏡頭
一般常帶的鏡頭:
50mm定焦(大光圈、便攜、小巧;主要用於街拍、靜物、人像、暗光等)
50mm夜景建築
50mmF1.8萬聖節夜晚街拍,當然,有更大光圈更好了。
70-300mm(長焦,用於人像、街拍、風景)
70-300mm長焦拍攝的風光
70-300mm鏡頭的街拍作品(注:國外拍攝軍警一定要注意,不可魯莽,要了解法律,確保安全)
16-35mm(廣角,用於會議、建築、風光、街拍等)
16-35mm拍攝的建築、裝置
16-35mm拍攝的風光
16-35mm的街拍人像
以上根據需要,根據情況,比如出去開會,就少帶,最少時只帶50定,再多就是70-300。16-35是最後帶著的,如果有地方就帶著。
3、無人機(廣角、上帝視角;風光為主,偶爾人文)
無人機佔用空間略大一些。
無人機航拍冰湖
4、運動相機(廣角、小巧;風光、運動抓拍、水下、影片)
運動相機小巧,更易攜帶。
運動相機拍攝超大廣角和水下時,比較方便。
5、膠片相機(復古、個性、特色、機械;不需充電,拍攝快速簡單)
膠片相機也經常帶著。
膠片的效果
線路
線路分成幾類吧:
1、出差(工作圖、人文、街拍、風光)
出差看情況,國外出差比較多,可以多帶些裝置,有時間的情況,周邊走走,或者路上拍攝。
2、旅行(飛機、火車等方式,到另外的國家或城市)(風光、人文街拍)
旅行一般帶的裝置最全,因為時間自主,地點自定。
3、自駕(風光、人文街拍)
自駕帶的裝置可以更多,有時把三腳架也帶著,即使用的很少。因為自駕的空間最大,車裡可以放很多東西。
4、掃街(街拍)
輕裝上陣,拍好身邊50m,一般只帶手機,也可以在掛一個相機(數碼或膠片)。
-
4 # 紅松攝影
照相機,手機都是一種記錄工具,我只能是有啥帶啥。常帶佳能單反和華為手機。至於線路的選擇要看是去幹啥,需要走哪條就走哪條。重要的是要提前對要走的線路進行研究,帶上大腦的思考,預設拍攝的思路,邊走邊觀察,用攝影器材的優勢去表達一路思考的感悟。
回覆列表
這個題目太大了,線路千千萬萬不可能“選擇那一條”,可以說哪裡都有美,攝影愛好者就是去尋找美,記錄美。至於用什麼鏡頭,一般中焦段即可,當然,要是能把大三元都帶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