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4年,宋理宗趙昀改年號為端平。此時的趙昀已經當了十年的大宋皇帝,在這十年期間,朝政大權一直由權相史彌遠把控,宋理宗對朝政完全不過問,朝政大事全權交由史彌遠來處理,自己則一心潛修理學,縱情聲色。1233年權相史彌遠去世,宋理宗開始親政,他勵志要中興大宋,作個有為之君,他採取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
宋理宗親政這一年,正好趕上了蒙金戰爭最後的角逐時刻。金國此時的都城汴京(開封)已被攻破,金哀宗完顏守緒這個倒黴蛋在開封淪陷之前已經逃出來了,逃到了歸德(商丘),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歸德金軍內部產生了內訌,鬧出了個“歸德之變”,這讓原本遭受蒙古人重大打擊的金國更加雪上加霜,完顏守緒帶領剩餘的殘兵敗將逃亡蔡州(河南汝南),準備在那裡做最後的負隅頑抗。
此時蒙古大汗窩闊臺派使者到南宋相約共同出兵滅亡金國,窩闊臺還口頭約定滅亡金國後,河南之地宋人的三京故土會悉數歸還給宋朝。宋理宗答應了蒙古人的要求,派孟珙和江海率軍2萬從襄陽出發攜30萬石糧草配合蒙古人兩路夾擊金國。
公元1234年正月初十,蒙宋聯軍從南北兩路分別攻入蔡州城。金哀宗完顏守緒自縊身亡,死前緊急禪位給完顏承麟,城破之後,完顏承麟戰死,也算是對得起女真人最後的血性,完顏守緒死後燒焦的屍體被找到,完顏守緒的遺骨被分成兩份,蒙宋雙方各拿一份,所得金國皇室的財物,蒙宋聯軍平均分配。自此,存在了119年的女真人政權金國就此滅亡,只是這亡國慘相實在是有些慘不忍睹。
聽到金國滅亡的訊息,蒙古大汗窩闊臺和宋朝皇帝趙昀幾乎都是喜極而泣。女真人跟蒙古人和宋人雙方都結成了生死仇敵,這也是應了那句話: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怪就怪在女真人當年把事情做太絕了,“靖康之恥”把大宋的皇族幾千人整的那麼悽慘,以至於幾代人都化不開這段仇恨,蒙古人的幾代先祖可汗也是被女真人殘忍的殺害,還有三年一次的草原減丁殺戮,導致蒙古草原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對女真人恨之入骨。
窩闊臺面對祖宗聖地不兒罕山虔誠的下跪,把這個天大的喜訊報告給在天之靈的諸位先祖,有遭受女真人折磨而死的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兒合黑,還有自己的父親成吉思汗,滅亡金國是蒙古幾代人的夙願,今天終於在我窩闊臺手上完成了。
趙昀更是狂喜到淚流滿面,被女真人騎在脖子上拉屎逼到這江南一隅之地106年了,當年的仇恨和恥辱在這一刻終於通通報回來了,宋理宗將金哀的遺骨供奉在太廟之上,祭奠徽欽二宗的在天之靈。趙昀在臨安為得勝歸來孟珙等一眾將領士卒舉行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儀式,整個臨安城張燈結綵,所有的人都高興,100多年了,對外族的戰爭宋朝幾乎沒打贏過,這一下子滅掉了金國,也難怪宋朝上上下下都這麼高興。
金國現在滅亡了,現在就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女真人不在了,蒙古人打完金國主力回草原了,宋軍打完了撤回襄陽了,現在的河南成了權力真空地帶。原本窩闊臺口頭承諾的把河南歸還給宋朝就是喝醉酒說的胡話,用蒙古將士的生命鮮血打下的土地是不可能輕易拱手相讓的。在攻入蔡州滅亡金國時,宋軍軍事主官孟珙和蒙古人軍事主官塔察兒定立盟約以蔡州、陳州(河南周口市)界為準,以南歸宋朝所有,以北為蒙古所有,這個約定是比較可信的。
蒙宋聯軍滅亡金國這場勝利的喜悅還未完全消散,現在南宋很多人都期待恢復中原故土,包括宋理宗本人也是極度想幹出一番驚天偉業,收復三京故地(汴京、洛陽、商丘),打回老家去是宋朝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百年來幾代人的夙願。現在的中原權力出現真空,正是收復故土的絕佳機會,於是乎宋理宗和丞相鄭清之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端平入洛,恢復中原。
當然,茲要是涉及到外出征戰的事都是大事,宋理宗還是要在朝堂上聽取下眾人的意見,怎麼得都必須開一個統一思想的全體動員大會,於是就在朝會上提出了乘蒙古人北返草原的機會恢復老趙家的龍興之地河南。
這個議題一出來,立馬出現了兩個陣營,主張派和反對派。
積極主張恢復中原的人是誰呢,趙範和趙葵兩兄弟,他們的父親曾經是荊襄地區的軍事主帥。支援的理由是,蒙古大軍撤回蒙古草原,河南地區沒有很強勁的軍事勢力,現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派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河南地區,把守好潼關,憑藉黃河天塹,即使蒙古大軍回師,也能佔據地理優勢好跟蒙古人抗衡。
反對派給的理由也很充分,以國史編修吳淵和他的弟弟吳潛為代表,他們提出:以南宋現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和蒙古人抗衡(實際不好明說的是以前金國都騎在我們脖子拉屎,蒙古人連金國都滅了,還有西夏,西方的花剌子模這些實力強勁的國家都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咱南宋怎麼玩得過蒙古人),既然已經和蒙古人約定了以陳蔡為界線,現在出兵攻打河南,就意味著跟蒙古人背盟,會招致蒙古人瘋狂報復的。再者,中原地區連連征戰,遭受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哀鴻遍野,老百姓易子相食,根本沒有辦法給大軍提供必要的軍需支援,所以河南地區很難打下來,即使打下來了也守不住。
兩派人都給出了十分充足的理由,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雙方都是在為南宋朝廷的將來考慮,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實際上關於端平入洛計劃的爭論以及實施最大的阻礙還是在於黨派之爭。
在南宋朝時期結黨營私已經成了當時政壇的一股風氣,官當大了的人,就總想著拉幫結派,提拔自己的親信,利用親戚、同鄉、師門等關係構建同盟。
主張派趙葵等人的後臺是丞相鄭清之,反對派吳淵等人的後臺是參知政事喬行簡,喬鄭二人一直把彼此當成競爭對手,經常相互拆臺,只要是鄭清之贊成的,喬行簡必然反對,喬行簡想實施的事,鄭清之必然掣肘。
宋理宗隱忍十年,擺脫了權相史彌遠的控制,現在開始親政,他非常渴望做出像他祖宗趙匡胤那樣的偉大功業,奈何這幫不省心的大臣一上來就給他潑了一瓢冷水,還左一瓢,右一瓢的潑,這讓他極度鬱悶。這幫大臣就端平入洛計劃反反覆覆吵了好多天了,依然沒有拿出一個決定性結果,宋理宗已經沒有耐心了,不管同不同意我這個當皇帝的是一定立志要收回河南的,於是直接宣佈端平入洛計劃已定,開始籌備派軍隊入河南,要收復三京。
此時南宋軍隊的主力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川陝地區、荊襄地區、兩淮地區,在宋理宗的計劃中,調荊襄地區的兵馬來執行端平入洛戰略方針是最好最合適的選擇。
所以宋理宗趙昀此刻最需要得到一個人的支援,他就是荊襄地區最高軍政長官京湖制置使史崇之,此人是已故權相史彌遠的侄子,這個人還是很有才幹的,在襄陽整軍經武,大力發展屯田,將襄陽城打造的固若金湯,蒙宋聯合滅金的兵馬還有30萬石糧草都是從襄陽出去的,可以說襄陽地區是兵精糧足,而且從荊襄地區出兵也是最近的路線。
出人意料的是,史崇之極力反對宋理宗的端平入洛計劃,他還寫奏疏陳述了自己反對的理由:荊襄地區連年鬧饑荒,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很苦,根本無力承擔像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況且河南地區戰火連年,到當地爭取軍事補給也不現實,我作為朝廷任命的一方軍政長官,即使是抗命也不能拿國家的命運隨便開玩笑。
宋理宗見史崇之也反對他端平入洛的計劃,氣不打一處來,但還是努力剋制自己,想再繼續說服史崇之服從自己的計劃安排,許以高官厚祿,封史崇之做兵部尚書,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史崇之還是不為所動。宋理宗最後沒辦法,只能調實力最弱的兩淮軍入河南,史崇之的荊襄地區作為大軍的糧草供應基地。
史崇之反對端平入洛的計劃還有深層次的原因,也是因為南宋朝廷內部的黨派之爭,他自己也知道端平入洛這個計劃是建立不世功勳的時機,可惜這不是他本人提出來的,他跟鄭清之就不是一路人,如果計劃成功了,三京故土光復了,作為計劃的提出者鄭清之的勢力會更鞏固,封賞也會更多,自己又出兵又出力的也不見得能撈到多少好處,如果要是失敗了,很可能會被甩鍋問責。所以左思右想,還不如直接反對這個計劃,黨派之爭就是壞事,為一己私利,整個民族都跟著付出慘痛的代價。
1234年6月,宋理宗命廬州知府兼關陝制置使全子才率1萬淮西兵馬做全軍先鋒向開封行進,趙葵率5萬兩淮軍的主力隨後,向河南境內開進。七月二日,宋軍抵達開封城下,開封城內此時一片混亂,蒙古人離開後委任崔立管理開封,但崔立荒淫無度,導致城內各部將怨聲載道。七月五日,城中內亂,有人開城投降,全子才率宋軍兵不血刃拿下開封。
宋理宗得到捷報說開封被解放,非常開心,封趙範為東京留守(開封),封趙葵為南京留守(商丘),封全子才為西京留守(洛陽),並在都城臨安舉行了盛大的歡慶儀式。
此時的開封已不現昔日繁華了,宋金時期開封有近百萬人口,經過蒙古人慘烈的攻城戰鬥之後,在加上破城之後燒殺搶掠還有瘟疫盛行,曾經的北宋繁華都城現在僅剩1000多戶,崔立為了討好蒙古人,已經將開封的所有城牆都拆除了,現在的開封城根本無險可守。而且以現在開封的狀況根本無力供養這大多人的軍隊,全子才的先鋒部隊正翹首待望朝廷的糧草早日到達,可趙葵的大軍還有糧草整整遲到了半個月,因為七月兩淮地區陰雨綿綿,道路泥濘不堪,嚴重影響了糧草轉運和行軍的速度。
作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主帥趙葵,到達開封后,就開始責備全子才在開封遲滯不前貽誤戰機,事實上並不是全子才不想繼續前進,1萬多人在開封斷了補給,沒辦法繼續戰鬥了。作為大軍的後勤補給基地荊襄戰區,史崇之此時起到了很壞的作用,原本不用調荊襄戰區的兵力,但起碼要保證兩淮軍的糧草供應,史崇之還是以荊襄地區連年征戰民生凋敝籌措糧草困難為藉口,拖延給兩淮軍供應糧草,兩淮地區又因為陰雨天氣糧草轉運困難行動十分緩慢。
端平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徐敏子率13000人先鋒向洛陽開進,全軍攜帶五日口糧,但徐敏子要求五日口糧做七日用,七月二十六日,宋軍先鋒部隊2000人抵達洛陽城下,城內1000餘軍民夾道歡迎宋軍光復西京洛陽,七月二十八日,徐敏子主力全部到達洛陽。趙葵迅速將洛Sunny復的訊息傳回都城臨安,此時大宋的三京故土全部光復。
端平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宋軍第一梯隊13000人的糧草已經耗盡,洛陽城內無法提供如此龐大軍隊的糧草供應,宋軍只能以野菜和麵餅充飢,宋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留守開封的宋軍還有少量軍糧,二十九日,趙葵催促第二梯隊開赴洛陽,楊義率領的15000人在開赴洛陽的途中遭遇蒙古軍漢人萬戶劉安享騎兵的伏擊,宋軍大敗,楊義帶領少數殘兵逃入洛陽城中,蒙古軍乘勢包圍了洛陽城。
端平元年八月一日,宋軍徹底斷糧,無奈之下,徐敏子和楊義決心放棄洛陽,準備突圍,光復五天的西京洛陽又要從宋軍手上丟失了。宋軍主動向洛陽城下的蒙古人發動進攻,雙方戰鬥一天,互有傷亡,宋軍此刻也是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至八月二日,宋軍飢腸轆轆餓了一天了,戰鬥力已經下降了很多,徐敏子帶人拼死突圍,終於突破了蒙古大軍的包圍,此時兩個梯隊28000人,突圍出來的宋軍僅剩300多人,宋軍一路狼狽逃跑,一直退到南宋光州(河南潢川縣)境內。
洛陽失守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開封,趙葵和全子才非常恐慌,蒙古大軍此刻已經在往開封進軍的路上,趙葵手上僅剩不到五萬大軍,為了避免全軍覆沒,趙葵下決心準備放棄開封,撤回兩淮地區。八月五日,趙葵率大軍撤出開封,向東返回兩淮地區。至此宋軍光復的三京故土,一個月的時間全部丟失,端平入洛計劃也就宣告失敗了。
從現在來分析,端平入洛計劃的時機是對的,戰略的決策也是正確的,光復河南起碼能將南宋的戰略縱深推到黃河一線,日後跟蒙古人決戰起碼還有更廣闊的迴旋餘地,只可惜就失敗在南宋政權內部各懷心思,上下不能齊心協力,導致後期蒙古人把戰線直接拉深到長江一線。
事實上蒙古人滅掉金國後,戰略的重心也即將發生轉移,因為被滅掉的花剌子模的扎蘭丁王子大有捲土重來的趨勢,蒙古的窩闊臺大汗準備進行第二次西征了,所以對於南宋來說此時正是光復中原的絕佳時機,只可惜計劃太倉促,準備不夠充分,全國上下不能一條心。
縱觀歷史發展的軌跡,十三世紀的蒙古人戰鬥力已經發展到巔峰,對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是降維打擊的存在,即使端平入洛的計劃成功了,也只能延遲南宋滅亡的時間。蒙古人已經橫掃了中亞,佔領了原來金國的地盤,國力鼎盛,並且從成吉思汗時代開始在各個國家擄掠能工巧匠,軍事實力足以碾壓任和軍隊。
公元1234年,宋理宗趙昀改年號為端平。此時的趙昀已經當了十年的大宋皇帝,在這十年期間,朝政大權一直由權相史彌遠把控,宋理宗對朝政完全不過問,朝政大事全權交由史彌遠來處理,自己則一心潛修理學,縱情聲色。1233年權相史彌遠去世,宋理宗開始親政,他勵志要中興大宋,作個有為之君,他採取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
宋理宗親政這一年,正好趕上了蒙金戰爭最後的角逐時刻。金國此時的都城汴京(開封)已被攻破,金哀宗完顏守緒這個倒黴蛋在開封淪陷之前已經逃出來了,逃到了歸德(商丘),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歸德金軍內部產生了內訌,鬧出了個“歸德之變”,這讓原本遭受蒙古人重大打擊的金國更加雪上加霜,完顏守緒帶領剩餘的殘兵敗將逃亡蔡州(河南汝南),準備在那裡做最後的負隅頑抗。
此時蒙古大汗窩闊臺派使者到南宋相約共同出兵滅亡金國,窩闊臺還口頭約定滅亡金國後,河南之地宋人的三京故土會悉數歸還給宋朝。宋理宗答應了蒙古人的要求,派孟珙和江海率軍2萬從襄陽出發攜30萬石糧草配合蒙古人兩路夾擊金國。
公元1234年正月初十,蒙宋聯軍從南北兩路分別攻入蔡州城。金哀宗完顏守緒自縊身亡,死前緊急禪位給完顏承麟,城破之後,完顏承麟戰死,也算是對得起女真人最後的血性,完顏守緒死後燒焦的屍體被找到,完顏守緒的遺骨被分成兩份,蒙宋雙方各拿一份,所得金國皇室的財物,蒙宋聯軍平均分配。自此,存在了119年的女真人政權金國就此滅亡,只是這亡國慘相實在是有些慘不忍睹。
聽到金國滅亡的訊息,蒙古大汗窩闊臺和宋朝皇帝趙昀幾乎都是喜極而泣。女真人跟蒙古人和宋人雙方都結成了生死仇敵,這也是應了那句話: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怪就怪在女真人當年把事情做太絕了,“靖康之恥”把大宋的皇族幾千人整的那麼悽慘,以至於幾代人都化不開這段仇恨,蒙古人的幾代先祖可汗也是被女真人殘忍的殺害,還有三年一次的草原減丁殺戮,導致蒙古草原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對女真人恨之入骨。
窩闊臺面對祖宗聖地不兒罕山虔誠的下跪,把這個天大的喜訊報告給在天之靈的諸位先祖,有遭受女真人折磨而死的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兒合黑,還有自己的父親成吉思汗,滅亡金國是蒙古幾代人的夙願,今天終於在我窩闊臺手上完成了。
趙昀更是狂喜到淚流滿面,被女真人騎在脖子上拉屎逼到這江南一隅之地106年了,當年的仇恨和恥辱在這一刻終於通通報回來了,宋理宗將金哀的遺骨供奉在太廟之上,祭奠徽欽二宗的在天之靈。趙昀在臨安為得勝歸來孟珙等一眾將領士卒舉行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儀式,整個臨安城張燈結綵,所有的人都高興,100多年了,對外族的戰爭宋朝幾乎沒打贏過,這一下子滅掉了金國,也難怪宋朝上上下下都這麼高興。
金國現在滅亡了,現在就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女真人不在了,蒙古人打完金國主力回草原了,宋軍打完了撤回襄陽了,現在的河南成了權力真空地帶。原本窩闊臺口頭承諾的把河南歸還給宋朝就是喝醉酒說的胡話,用蒙古將士的生命鮮血打下的土地是不可能輕易拱手相讓的。在攻入蔡州滅亡金國時,宋軍軍事主官孟珙和蒙古人軍事主官塔察兒定立盟約以蔡州、陳州(河南周口市)界為準,以南歸宋朝所有,以北為蒙古所有,這個約定是比較可信的。
蒙宋聯軍滅亡金國這場勝利的喜悅還未完全消散,現在南宋很多人都期待恢復中原故土,包括宋理宗本人也是極度想幹出一番驚天偉業,收復三京故地(汴京、洛陽、商丘),打回老家去是宋朝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百年來幾代人的夙願。現在的中原權力出現真空,正是收復故土的絕佳機會,於是乎宋理宗和丞相鄭清之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端平入洛,恢復中原。
當然,茲要是涉及到外出征戰的事都是大事,宋理宗還是要在朝堂上聽取下眾人的意見,怎麼得都必須開一個統一思想的全體動員大會,於是就在朝會上提出了乘蒙古人北返草原的機會恢復老趙家的龍興之地河南。
這個議題一出來,立馬出現了兩個陣營,主張派和反對派。
積極主張恢復中原的人是誰呢,趙範和趙葵兩兄弟,他們的父親曾經是荊襄地區的軍事主帥。支援的理由是,蒙古大軍撤回蒙古草原,河南地區沒有很強勁的軍事勢力,現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派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河南地區,把守好潼關,憑藉黃河天塹,即使蒙古大軍回師,也能佔據地理優勢好跟蒙古人抗衡。
反對派給的理由也很充分,以國史編修吳淵和他的弟弟吳潛為代表,他們提出:以南宋現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和蒙古人抗衡(實際不好明說的是以前金國都騎在我們脖子拉屎,蒙古人連金國都滅了,還有西夏,西方的花剌子模這些實力強勁的國家都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咱南宋怎麼玩得過蒙古人),既然已經和蒙古人約定了以陳蔡為界線,現在出兵攻打河南,就意味著跟蒙古人背盟,會招致蒙古人瘋狂報復的。再者,中原地區連連征戰,遭受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哀鴻遍野,老百姓易子相食,根本沒有辦法給大軍提供必要的軍需支援,所以河南地區很難打下來,即使打下來了也守不住。
兩派人都給出了十分充足的理由,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雙方都是在為南宋朝廷的將來考慮,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實際上關於端平入洛計劃的爭論以及實施最大的阻礙還是在於黨派之爭。
在南宋朝時期結黨營私已經成了當時政壇的一股風氣,官當大了的人,就總想著拉幫結派,提拔自己的親信,利用親戚、同鄉、師門等關係構建同盟。
主張派趙葵等人的後臺是丞相鄭清之,反對派吳淵等人的後臺是參知政事喬行簡,喬鄭二人一直把彼此當成競爭對手,經常相互拆臺,只要是鄭清之贊成的,喬行簡必然反對,喬行簡想實施的事,鄭清之必然掣肘。
宋理宗隱忍十年,擺脫了權相史彌遠的控制,現在開始親政,他非常渴望做出像他祖宗趙匡胤那樣的偉大功業,奈何這幫不省心的大臣一上來就給他潑了一瓢冷水,還左一瓢,右一瓢的潑,這讓他極度鬱悶。這幫大臣就端平入洛計劃反反覆覆吵了好多天了,依然沒有拿出一個決定性結果,宋理宗已經沒有耐心了,不管同不同意我這個當皇帝的是一定立志要收回河南的,於是直接宣佈端平入洛計劃已定,開始籌備派軍隊入河南,要收復三京。
此時南宋軍隊的主力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川陝地區、荊襄地區、兩淮地區,在宋理宗的計劃中,調荊襄地區的兵馬來執行端平入洛戰略方針是最好最合適的選擇。
所以宋理宗趙昀此刻最需要得到一個人的支援,他就是荊襄地區最高軍政長官京湖制置使史崇之,此人是已故權相史彌遠的侄子,這個人還是很有才幹的,在襄陽整軍經武,大力發展屯田,將襄陽城打造的固若金湯,蒙宋聯合滅金的兵馬還有30萬石糧草都是從襄陽出去的,可以說襄陽地區是兵精糧足,而且從荊襄地區出兵也是最近的路線。
出人意料的是,史崇之極力反對宋理宗的端平入洛計劃,他還寫奏疏陳述了自己反對的理由:荊襄地區連年鬧饑荒,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很苦,根本無力承擔像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況且河南地區戰火連年,到當地爭取軍事補給也不現實,我作為朝廷任命的一方軍政長官,即使是抗命也不能拿國家的命運隨便開玩笑。
宋理宗見史崇之也反對他端平入洛的計劃,氣不打一處來,但還是努力剋制自己,想再繼續說服史崇之服從自己的計劃安排,許以高官厚祿,封史崇之做兵部尚書,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史崇之還是不為所動。宋理宗最後沒辦法,只能調實力最弱的兩淮軍入河南,史崇之的荊襄地區作為大軍的糧草供應基地。
史崇之反對端平入洛的計劃還有深層次的原因,也是因為南宋朝廷內部的黨派之爭,他自己也知道端平入洛這個計劃是建立不世功勳的時機,可惜這不是他本人提出來的,他跟鄭清之就不是一路人,如果計劃成功了,三京故土光復了,作為計劃的提出者鄭清之的勢力會更鞏固,封賞也會更多,自己又出兵又出力的也不見得能撈到多少好處,如果要是失敗了,很可能會被甩鍋問責。所以左思右想,還不如直接反對這個計劃,黨派之爭就是壞事,為一己私利,整個民族都跟著付出慘痛的代價。
1234年6月,宋理宗命廬州知府兼關陝制置使全子才率1萬淮西兵馬做全軍先鋒向開封行進,趙葵率5萬兩淮軍的主力隨後,向河南境內開進。七月二日,宋軍抵達開封城下,開封城內此時一片混亂,蒙古人離開後委任崔立管理開封,但崔立荒淫無度,導致城內各部將怨聲載道。七月五日,城中內亂,有人開城投降,全子才率宋軍兵不血刃拿下開封。
宋理宗得到捷報說開封被解放,非常開心,封趙範為東京留守(開封),封趙葵為南京留守(商丘),封全子才為西京留守(洛陽),並在都城臨安舉行了盛大的歡慶儀式。
此時的開封已不現昔日繁華了,宋金時期開封有近百萬人口,經過蒙古人慘烈的攻城戰鬥之後,在加上破城之後燒殺搶掠還有瘟疫盛行,曾經的北宋繁華都城現在僅剩1000多戶,崔立為了討好蒙古人,已經將開封的所有城牆都拆除了,現在的開封城根本無險可守。而且以現在開封的狀況根本無力供養這大多人的軍隊,全子才的先鋒部隊正翹首待望朝廷的糧草早日到達,可趙葵的大軍還有糧草整整遲到了半個月,因為七月兩淮地區陰雨綿綿,道路泥濘不堪,嚴重影響了糧草轉運和行軍的速度。
作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主帥趙葵,到達開封后,就開始責備全子才在開封遲滯不前貽誤戰機,事實上並不是全子才不想繼續前進,1萬多人在開封斷了補給,沒辦法繼續戰鬥了。作為大軍的後勤補給基地荊襄戰區,史崇之此時起到了很壞的作用,原本不用調荊襄戰區的兵力,但起碼要保證兩淮軍的糧草供應,史崇之還是以荊襄地區連年征戰民生凋敝籌措糧草困難為藉口,拖延給兩淮軍供應糧草,兩淮地區又因為陰雨天氣糧草轉運困難行動十分緩慢。
端平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徐敏子率13000人先鋒向洛陽開進,全軍攜帶五日口糧,但徐敏子要求五日口糧做七日用,七月二十六日,宋軍先鋒部隊2000人抵達洛陽城下,城內1000餘軍民夾道歡迎宋軍光復西京洛陽,七月二十八日,徐敏子主力全部到達洛陽。趙葵迅速將洛Sunny復的訊息傳回都城臨安,此時大宋的三京故土全部光復。
端平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宋軍第一梯隊13000人的糧草已經耗盡,洛陽城內無法提供如此龐大軍隊的糧草供應,宋軍只能以野菜和麵餅充飢,宋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留守開封的宋軍還有少量軍糧,二十九日,趙葵催促第二梯隊開赴洛陽,楊義率領的15000人在開赴洛陽的途中遭遇蒙古軍漢人萬戶劉安享騎兵的伏擊,宋軍大敗,楊義帶領少數殘兵逃入洛陽城中,蒙古軍乘勢包圍了洛陽城。
端平元年八月一日,宋軍徹底斷糧,無奈之下,徐敏子和楊義決心放棄洛陽,準備突圍,光復五天的西京洛陽又要從宋軍手上丟失了。宋軍主動向洛陽城下的蒙古人發動進攻,雙方戰鬥一天,互有傷亡,宋軍此刻也是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至八月二日,宋軍飢腸轆轆餓了一天了,戰鬥力已經下降了很多,徐敏子帶人拼死突圍,終於突破了蒙古大軍的包圍,此時兩個梯隊28000人,突圍出來的宋軍僅剩300多人,宋軍一路狼狽逃跑,一直退到南宋光州(河南潢川縣)境內。
洛陽失守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開封,趙葵和全子才非常恐慌,蒙古大軍此刻已經在往開封進軍的路上,趙葵手上僅剩不到五萬大軍,為了避免全軍覆沒,趙葵下決心準備放棄開封,撤回兩淮地區。八月五日,趙葵率大軍撤出開封,向東返回兩淮地區。至此宋軍光復的三京故土,一個月的時間全部丟失,端平入洛計劃也就宣告失敗了。
從現在來分析,端平入洛計劃的時機是對的,戰略的決策也是正確的,光復河南起碼能將南宋的戰略縱深推到黃河一線,日後跟蒙古人決戰起碼還有更廣闊的迴旋餘地,只可惜就失敗在南宋政權內部各懷心思,上下不能齊心協力,導致後期蒙古人把戰線直接拉深到長江一線。
事實上蒙古人滅掉金國後,戰略的重心也即將發生轉移,因為被滅掉的花剌子模的扎蘭丁王子大有捲土重來的趨勢,蒙古的窩闊臺大汗準備進行第二次西征了,所以對於南宋來說此時正是光復中原的絕佳時機,只可惜計劃太倉促,準備不夠充分,全國上下不能一條心。
縱觀歷史發展的軌跡,十三世紀的蒙古人戰鬥力已經發展到巔峰,對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是降維打擊的存在,即使端平入洛的計劃成功了,也只能延遲南宋滅亡的時間。蒙古人已經橫掃了中亞,佔領了原來金國的地盤,國力鼎盛,並且從成吉思汗時代開始在各個國家擄掠能工巧匠,軍事實力足以碾壓任和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