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奇蹟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後來想明白了,感覺農村人首先最最缺少的是想法,就是不會自己去想幹什麼可掙更多錢,往往都是別人幹啥自己就幹啥,例如我們那家家戶戶就只會種玉米,不會想著種點別的是不是收益會更好?他們從來不會想這個問題。其次就是沒有技術,有的人也會想幹點啥,開發點啥農產品,但往往也只是想想,因為他們不會也懶的想辦法去學習。再就是感覺他們很難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是資本有限怕賠了的緣故,這個其實也可以理解,但也往往容易錯失良機,就比如我們那裡有的時候有扶貧政策,自己可以花一小部分錢政府補貼大部分可以穩賺不賠的買賣,往往很多人還是擔驚受怕最後錯失良機。所有的總結起來就會覺得知識和見識很重要,沒有貶低農村人的意思,因為我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進步。

  • 2 # 老麥說說

    其實,這個問題最核心的原因在於:視界。

    所謂視界指的是對一種事務或是事情的發展規律的掌握以及節點性處理的能力。一個優秀的農民可以種的出最好的稻穀、花生等莊稼,卻根本不懂得這些優秀的產品放到全國同類市場中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水準、該如何走向這樣的市場、又該如何在這樣的市場中立足。那麼,他所種出的這些優秀的產品就只能在當地的小圈子裡能得到一個好的名聲,但是周邊的所有人都在種地,他們並不需求這樣的優秀。所以,產品很難走出去。

    如果沒有那些商人的推動,他的產品只能一年又一年的沉積在糧倉鵝得不到他應有的價值。尤其是現代的一個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打通中間環節、發揮產品真正價值的中間人是必須的。

    這也像是一條流水線,有產品設計的部門、有生產加工的部門、有質量監督的部門,最終都要流向產品銷售的部門。農民就是生產加工的職能。

  • 3 # 杞人憂天42

    中國曆代都是由士、農、工、商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社會,再由貨幣把其存在的社會價值區別開來。農業就是這個社會的基礎,也是組成社會最小的基本單位。活最累、利最薄、面最廣的農民兄弟就好比是鐘錶上的秒針,不管哪個看時間都會把秒針給省略,所以農業也就不被人重視。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農業落後的問題也就相對突出了。機械化、科學化、規模化才是當今農業唯一的出路。農民也想在家發展,可是農民沒有資金。銀行不愛,政府不支援,那麼農產品就被商人的資金操控,商人重利,所以農業短命。

  • 4 # 人生苦短順是福

    也不是農民沒有開發利用的,只是相應少點而已。其原因是農民多處在撐不著餓不死的狀態,由於資金有限,也只能小打小鬧,甚至不敢也不會去冒險,不過一旦有成功的先例,馬上就會出現跟風者,以至於物滿為患。也受到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影響。

  • 5 # 和風細語言

    農產品的深加工並不是常人所說的那樣簡單,首先要有深加工的產品銷售門路,如果沒有這個門路,我想,誰也不敢冒險。

    此外,深加工的資金、技術也很重要,沒有一定的購買產品資金,靠自己持有的少量原料是遠遠不夠,因為它成不了規模,只能算小打小敲的小農經濟,是致富不了的,更何況還要有先進技術的緊緊相依附,缺一不可。

    所有的這一切,靠單打獨鬥是完全不行的,而農民的思想意識、文化知識等多方面本來就有一定的侷限性,要想完全提高,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

  • 6 # 農業聯播

    這種事情就像鑑寶,也像是伯樂和千里馬,在有人發現這些資源有用之前,大多人根本意識不到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不光是農民,所有人都是這樣。

    這也是一種思考方式的差異,一般的農民看到一個資源,他第一反應應該是這裡的地肥力怎麼樣,或者這裡蓋房子住起來怎麼樣。而商人看到資源的想法就會想這些資源能給我帶來多少利潤,我需要多少錢來投資這些資源。思考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利用資源的方面不同。

    同時,這也是個“快”的活。

    第一個人意識到了商機,賺了錢,那麼第二個人就只能喝湯,參與開發或者做經銷商,第三個人也就是農民或者一般人連湯都喝不著,只能說明明是我的地,我旁邊的資源,為什麼讓他開發了。

    所以,這種事沒辦法避免,誰讓人家的眼界和思想快一步。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農民也喝到湯,那就是緊握手中的權利,學會拒絕別人的厚利的誘惑,在拒絕幾次之後,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後再放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再次證實勞榮枝殺人有罪!那…那個律師是否應負教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