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代的日常生活,可從文獻史料中勾勒輪廓,但是卻不及考古資料中所見。考古資料,主要是畫像石與明器,提供了不少生活的細節。
尤其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況,文獻資料所載,不無偏於上層社會,考古資料所見,遠較文獻為豐富。
秦漢衣著地區性差異顯著
秦漢衣著,在統一之初,猶有地區性的差異。例如,楚人的冠服,即不同於北方。劉邦乃楚人,喜歡小冠短服;統一以後,這種楚制也隨著成為常用的冠服。
秦俑的冠服,都是軍裝,但是結髮形制,頗有不同種類,則又反映個人的選擇了。戰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衣服形制是窄袖,並且以褲代替裳(一種多幅疊合,類似裙裝的下半身服)。
秦俑所服的下衣,因為覆蓋,不顯。然而,從短衣之常見,則褲已相當普遍。
文獻所見,漢人衣服寬博,畫像石所顯示,的確也是右衽的寬袍大袖。
至於僕役一類人物,顯然衣袖比較狹窄,其故在於方便工作。
勞動人員,例如成都都江堰出土的持臿石人,則是短裝,上下衣均為短制,衣襟對疊,也不甚寬博,更是為了工作實用。北方及西南地區的刻石,常有少數民族的形象,於是各種不同於華人衣服的裝飾,每每出現。不過,誠如邢義田指陳,漢人刻畫胡裝,已有一套先入為主的刻板形象,以為胡人即當如此裝扮,以致有時混淆了不同族群的特徵。富貴人家食物中多野物
漢人的飲食,考古資料及文獻頗多彼此補足。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的實物顯示,富貴人家的食物種類,頗多野物;相對的,東漢《四民月令》所載中等人家的食物,大多是栽培作物及畜養的禽獸,野物比例不大。這兩批史料的對比,也許社會階級的差異,大於時代性的變化——但是也難以斷言。
鍋具有越來越薄小的趨向
漢人畫像石,常有飲宴圖及廚房作菜的題材。可以顯見廚中烹飪,送到宴席,席前只有供膳的器用,例如杯盤匕匙,不見鼎鑊之類的炊具。畫像石上,供奉墓主的座前,也只有供膳器皿,不見列鼎列簋的制度。由此可知,漢人飲食方式,不同於先秦以大型銅器,羅列席前的即席烹製。
漢人明器中,灶為常見。灶的形制,有火門,有灶眼,有相當於煙突的裝置。
越是後期的灶,灶眼越多,灶面的料理面也越大,有時在料理面上,還刻畫刀叉鏟匕諸炊具,以及魚肉影象。
凡此顯示,在下鍋前的料理,包括切割手續,均屬必需。漢人詞彙,蒸煮烤炙……諸種烹飪方法,均是古已有之,只是有一個“熘”字,可能即今日的“炒”字,當系包括急炒的烹飪方式。如果這一假設成立,則中國最獨特的烹飪術,已見於漢代。漢代的鍋具,還是相當厚重,但也有越來越薄小的趨向,大致也是配合“炒”菜的方法,必須迅速提高炒鍋的溫度。
這一以先將食物切割細小,便於急火烹調的發展,可能是為了較為節省燃料。。
飲茶是常事
飲料方面,自以酒漿為主。中國釀酒均由五穀釀製,從《周禮》鄭注看,酒漿分別等級,似由濃度決定,濃度似不是指酒精濃度,也許以兌水的比例為準。
東漢時還不知蒸餾,只用過濾,去除酒糟。這樣的酒類,不可能十分濃烈,兌上清水,又更為稀釋。
在穀類發酵的酒類之外,當時西域是用葡萄釀製水果酒。華人由西域引進葡萄,但是葡萄酒並未成為常用飲料。
茶作為飲料,於南北朝時,已經風行。茶的原產地是中國西南部,漢代的“檟”,實是茶的原名。在王褒的《僮約》中,四川武陽的茶已是商品,則飲茶也可能在漢代已是常事。
秦漢時代的日常生活,可從文獻史料中勾勒輪廓,但是卻不及考古資料中所見。考古資料,主要是畫像石與明器,提供了不少生活的細節。
尤其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況,文獻資料所載,不無偏於上層社會,考古資料所見,遠較文獻為豐富。
秦漢衣著地區性差異顯著
秦漢衣著,在統一之初,猶有地區性的差異。例如,楚人的冠服,即不同於北方。劉邦乃楚人,喜歡小冠短服;統一以後,這種楚制也隨著成為常用的冠服。
秦俑的冠服,都是軍裝,但是結髮形制,頗有不同種類,則又反映個人的選擇了。戰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衣服形制是窄袖,並且以褲代替裳(一種多幅疊合,類似裙裝的下半身服)。
秦俑所服的下衣,因為覆蓋,不顯。然而,從短衣之常見,則褲已相當普遍。
文獻所見,漢人衣服寬博,畫像石所顯示,的確也是右衽的寬袍大袖。
至於僕役一類人物,顯然衣袖比較狹窄,其故在於方便工作。
勞動人員,例如成都都江堰出土的持臿石人,則是短裝,上下衣均為短制,衣襟對疊,也不甚寬博,更是為了工作實用。北方及西南地區的刻石,常有少數民族的形象,於是各種不同於華人衣服的裝飾,每每出現。不過,誠如邢義田指陳,漢人刻畫胡裝,已有一套先入為主的刻板形象,以為胡人即當如此裝扮,以致有時混淆了不同族群的特徵。富貴人家食物中多野物
漢人的飲食,考古資料及文獻頗多彼此補足。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的實物顯示,富貴人家的食物種類,頗多野物;相對的,東漢《四民月令》所載中等人家的食物,大多是栽培作物及畜養的禽獸,野物比例不大。這兩批史料的對比,也許社會階級的差異,大於時代性的變化——但是也難以斷言。
鍋具有越來越薄小的趨向
漢人畫像石,常有飲宴圖及廚房作菜的題材。可以顯見廚中烹飪,送到宴席,席前只有供膳的器用,例如杯盤匕匙,不見鼎鑊之類的炊具。畫像石上,供奉墓主的座前,也只有供膳器皿,不見列鼎列簋的制度。由此可知,漢人飲食方式,不同於先秦以大型銅器,羅列席前的即席烹製。
漢人明器中,灶為常見。灶的形制,有火門,有灶眼,有相當於煙突的裝置。
越是後期的灶,灶眼越多,灶面的料理面也越大,有時在料理面上,還刻畫刀叉鏟匕諸炊具,以及魚肉影象。
凡此顯示,在下鍋前的料理,包括切割手續,均屬必需。漢人詞彙,蒸煮烤炙……諸種烹飪方法,均是古已有之,只是有一個“熘”字,可能即今日的“炒”字,當系包括急炒的烹飪方式。如果這一假設成立,則中國最獨特的烹飪術,已見於漢代。漢代的鍋具,還是相當厚重,但也有越來越薄小的趨向,大致也是配合“炒”菜的方法,必須迅速提高炒鍋的溫度。
這一以先將食物切割細小,便於急火烹調的發展,可能是為了較為節省燃料。。
飲茶是常事
飲料方面,自以酒漿為主。中國釀酒均由五穀釀製,從《周禮》鄭注看,酒漿分別等級,似由濃度決定,濃度似不是指酒精濃度,也許以兌水的比例為準。
東漢時還不知蒸餾,只用過濾,去除酒糟。這樣的酒類,不可能十分濃烈,兌上清水,又更為稀釋。
在穀類發酵的酒類之外,當時西域是用葡萄釀製水果酒。華人由西域引進葡萄,但是葡萄酒並未成為常用飲料。
茶作為飲料,於南北朝時,已經風行。茶的原產地是中國西南部,漢代的“檟”,實是茶的原名。在王褒的《僮約》中,四川武陽的茶已是商品,則飲茶也可能在漢代已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