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第二夢0916

    1、種子處理: 夏萵筍在4-5月上中旬播種的,反季節萵筍是在4—6月份播種,由於氣候炎熱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需低溫催芽。就是將萵筍種子放在涼水中浸泡6-7小時後用溼布包好在20-25℃處催芽至80%種子露白。或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小時,用溼布包好,置於井下離水面30釐米處,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發芽,也可將種子浸泡24小時後,用溼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櫃內,在-3—-5℃下冷凍24小時,然後放在涼爽處,2-3天即可發芽。

    2、苗床準備,要選擇在水源方便,排水良好,背陰之地建苗床,床土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疏鬆、含氮量高肥沃的土壤。

    3、播種:

    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子25-30克。播後覆土0.30-0.50釐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遮陽網或草苫保溫。露地育苗加蓋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不通風,提高床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遮陽網早揭晚蓋,2-3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4-5釐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夏萵筍選陰天播種。4-5月上中旬播溼籽蓋薄膜,出苗後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至出苗或2片真葉。大雨天用遮陽網覆蓋防雨水沖刷。10平方米播種5-10克。2片真葉前間苗1次,4-5片真葉時間苗1次,苗距10釐米。健壯苗還可按株行距10釐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間苗、定苗和移栽緩苗後,結合澆水施腐熟稀糞水。雨天清溝排漬,定植前15天左右澆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後25天左右,可陸續採收嫩株上市。

    秋萵筍播前先將床澆溼澆透,播後澆蓋1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及覆蓋1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播發芽籽或溼籽。出苗前雙層浮面覆蓋在苗床土上,出苗後蓋銀灰色遮陽網。早晚澆水肥,保持床土溼潤,及時除草間苗。

    4、苗期管理,苗期要勤澆水,晴天早晨和晚上都要澆灌,保持土壤的溼潤,等待秧苗長出2—3片真葉時,要注意勻苗,除草,並逐漸揭去覆蓋物,使幼苗逐漸適應外界環境,苗期一般為60天左右。當苗高10釐米、有4—5片真葉時就可以進行定植。


    5、定植

    栽培春萵筍要選擇肥沃的土地,施足底肥後,作成寬2—3米的畦。定植的行株距為30—32釐米,結球萵筍植株較小,行株距為23—25釐米。

    6、田間管理,春萵筍生長期長,頭年不必追肥,以免徒長,春暖以後,要進行中耕除草和追肥。肥料以腐熟的人畜牧糞便為主,也可結合少量尿素,每隔10—15天一次,共3—4次,肥料濃度宜先淡後濃。為了促進春萵筍莖部膨大和提前上市,可以在採收前15—20天,用20—40PPM的九二0進行葉面噴霧,每隔5—7天一次,連續用兩次。


    7、採收

    春萵筍生長後期,當心葉與外葉齊平,就已經成熟,要及時採收,採收時齊地面把植株砍下,削去根部,剝除老葉,只留頂部的3—4片嫩葉,就可以上市。


    8、病蟲害防治

    萵筍病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霜黴病,霜黴病為害葉片,先在植株下部或者外部葉片上發生淡黃色病斑,以後病斑變為褐色乾枯。嚴重的時間,葉片上的病斑相互連線成塊,短期內可以使葉片枯死。在葉背密生白色霜狀黴。霜黴病病菌常常從氣孔侵入,在夜間冷,白天溫暖、有大霧,溼度大時,往往嚴重發生。

    防治方法,實行2—3年輪作,清除田間雜草。及時用藥物防治,用50代森胺水劑800—1000倍液倍溶液,或者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溶液噴霧。

    蚜蟲,蚜蟲在整個生育期間,都可以危害莖和葉,並且容易傳染病毒。防治方法:可以用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親眼看到前男友的結婚影片心裡會怎麼想?畢業分手兩年了,高中談到大學,一個充斥了你整個青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