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明子

    你這話問的,難道媽媽不希望兒子夫妻恩愛、幸福美滿嗎?

    從我兒子結婚開始,我就教育兒子怎樣疼愛媳婦,每個節日或兒媳婦的生日都提醒兒子送禮品給媳婦。即使近來我和兒媳婦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還是希望兒子疼愛媳婦。我對兒子說:婆婆矛盾是社會普遍現象,那是婆媳之間的事,我們自己會處理好,你不用在兒媳婦面前維護媽媽。媽媽不用你維護,再怎麼樣,我們都是娘倆。要記住,人一輩子,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父母第二;其次才到兄弟們。

    對於父母來說,看到兒子夫妻恩愛,幸福美滿,就是莫大的幸福,別無他求。

  • 2 # MHlove1982

    只能說很多家庭不會這麼教育,也有很多家庭會這樣教育。只是全靠碰運氣!會疼愛媳婦的不一定會找到好女人,不會疼愛媳婦的也許會遇到善良的女人。一切靠緣分。當然我兩個兒子肯定讓他們善待媳婦。

  • 3 # 山澗小溪113A

    她,就是我發小的媽媽。按小村街仿排輩,我把她稱為王大娘。

    王大娘兩個子女,大的是女兒,小的是兒子,就是夏天裡與我一同到池塘裡洗澡,受到校長點名批評的那位小同學。

    王大娘丈夫六十多歲時,就因病去世了。大女兒已出嫁,家裡留下了兒子、兒媳、大孫子和她四口人。兒子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考上中專畢業後,在外邊工作。

    王大娘便與兒媳在家一同看護孫兒,打發著家裡的八畝責任田。

    發小在外邊上班,不過星期天,一般不回家。家裡的幾畝責任田,雖說是星期天他能幫忙幹些活,但主要還是媳婦做得多。

    有時間,農閒的季節裡,發小也常會弄幾個小菜,約相好喝小酒,家裡熱熱鬧鬧。我作為發小,當然也常在其中,喝小酒,混熱鬧了。

    這其間呀,讓人聽得最多的話,就是王大娘在人面前說兒媳好。從田間勞動,到家務收拾,從待人接物,到敬老愛幼,無處不說。

    特別是,當發小每一次酒喝多,不聽媳婦勸說時,王大娘總會主動上前,對發小說:″你不能這樣對芹芹說話,家裡地裡都是她,要對芹芹好著點……″

    這話就好像成了王大娘的口頭語,常講常說。弄得兒媳,心裡挺高興。

    王大娘以一顆親和暖人的善心,對兒媳好,教兒子對媳婦好,一做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三十年,她的兩個孫兒都長大了。她,也已經八十多歲了。

    三十年的風風雨雨裡,她把善良、暖心、親和、友愛,傳給了兒子兒媳,成為了無形中的家庭榜樣。

    王大娘,在我的小村裡,也成為了一位眾人稱讚的溫家之人。

    85歲那一年,王大娘因癱瘓臥床不能自理了。媳婦對她好,關心無微不至,兒子對她好,三年的日子裡為她賠床,守護。

    88歲那一年,王大娘走了。至今,她那善良的對兒媳好的溫家之舉,依然在小村流傳……

  • 4 # 返鄉歸來

    任何事都不可能統一,私人定製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媳婦老實厚道應該提醒兒子多疼愛,兒子馬虎粗心應該告訴他多關心妻子。

    兒媳本就自私心裡沒誰,憑什麼還提醒兒子關心媳婦。如果兒媳蠻橫無理,我憑什麼還讓兒子委屈自已。

    婚姻中男女平等,相親相愛是應該的。一切源於他們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各自的家庭教育,做為長者就放手讓他們過自己的小日子。用不著要求兒子做出犧牲自我,成全別人的無理取鬧,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狀態。

    我們無權教育孩子承受不該承受的生活壓力,更不會教育孩子委屈求全。

    媳婦做的好兒子必珍惜,兒媳做不好我們不會讓兒子沒血性的苦自己。

    我敢斷言,沒有任何一個丈母孃會教育閨女疼愛姑爺而閨女可以受氣。

    這就是父母的初心,誰也別站在道德至高點要求別人當聖人。

    今後在此種問題上,別提教育。教育不著只是提醒罷,孩子不一下服從你的教育。

    相愛的人各有自己處理愛的方法,用不著父母教。所以溫欣提醒足夠了,願不願接受也是他內心感受的反映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爾多安在打擊敘利亞庫爾德人同時,又逮捕大批國內反對黨成員,他到底想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