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言萌語說夢話

    現在社會百分之90左右的人都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比如:自卑、膽小、等等,只是大多數人覺得要去精神病院的才叫心理問題。

    舉個例子,感冒是不是病?有些可能轉化為肺炎甚至更嚴重。有些人一週過去就好了。其實,平常我們還是要學習一些自我情緒調節方法。

  • 2 # 初醒Mr楊

    沒有明確的標準,或者說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一般情況下,社交、工作、學習受到嚴重影響被定義為心理問題。

  • 3 # 大眾船煤

    從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到心理疾病爆發,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累積的過程。

    讓人困擾的心理問題千奇百怪,從最普通的學習或工作壓力,到很常見的性煩惱(手淫或者性念頭誘發)以及潔癖焦慮。每個人的心理問題都不一樣,甚至怪異得難以啟齒,但往往都是先經歷一段長期的壓抑,在某一天突然爆發,突然感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維,對環境失去真實感,不由自主緊張焦慮,從此陷入痛苦不安的境地,還會出現身體上的各種不舒服。因此,預防心理疾病最好從心理問題的萌芽開始。

    多數患者最初發病的感覺都是類似的。 突然變得極度恍惚,彷彿與外界脫節,隔了一層膜,所有的感覺都變了,心裡虛無縹緲很難受,頭腦變得不清醒,無法集中注意力,對一切都有陌生感,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維,身體上也可能出現難受的感覺,有一種滲入骨髓的痠痛。

    在抑鬱症發病前一般都是有徵兆的,常常先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比如感覺心事太多,積累起來壓得讓人難以承受,或者內心裡有一種隱約的東西,感到無法面對更無法處理,它令人非常不安,擺脫不掉,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腦是一部思維的機器,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它出現故障或崩潰之前,往往已經超負荷過載運轉了,所以不要忽視它發出的警報訊號。

  • 4 # 夜雨晨風86816190

    一是思維模式偏執,與正常人想事方式不一樣;二是行事方式怪異,不按正常人的方式做事,接物待人不符常理;三是情商不高,不愛說話交流或交流障礙,沒有朋友或交友甚少。

  • 5 # 橘子萌生

    如果我們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以生命衝動作為基本理念解釋正常人與精神或心理有問題的人,那麼: 正常人的心理結構總是由三個系統、層次構成。這三個系統、層次就是無意識、前意識和意識。無意識處於深層,意識處於表層,前意識則是表層的儲存庫。前意識是無意識和意識的過渡領域。無意識進入意識領域必須經過前意識領域,藉助於意識的某種合目的的形式才有可能得以實現。 與正常人的心理結構相對照,非正常人的心理結構與正常人的心理結構截然不同。非正常人的心理結構並非由三個而是由四個系統或層次構成,這四個系統或層次也就是無意識、前意識、意識和混沌意識。此時,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處於一種非協調的、不平衡的紊亂狀態,因而具有錯亂的性質。

  • 6 # 魔方心理童童老師

    其實是否存在心理問題,首先需要排除的是生理因素引起的系列症狀,然後考慮心理因素引起的。這個度的把控主要在個人感受,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是否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如果有任何一個方面的影響,那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心理問題了。

  • 7 # 小胡分享新知識

    1、自我評價標準:如果自己認為有心理問題,這個人的心理當然不會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問題。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覺到自己心理活動和自己以前的差別、自己的心理表現和別人的差別等等。如果不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也不能證明當事人就正常,具體請看第四個標準。這種自我評價在精神科叫自知力,屬於ccmd-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的嚴重程度標準之一。 2、心理測驗標準:心理測驗透過有代表性的取樣、成立常模樣本、檢測信度、檢測效度和方法的標準化,才能形成測評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專家的主觀看法,但是,心理測驗也存在誤差,目前並不能代替醫生的診斷。 3、病因病理學分類標準:這種標準最客觀,是將心理問題當作軀體疾病一樣看待的醫學標準。如果一個人身上表現的某種心理現象或行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變化的依據,則認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現則被視為疾病的症狀,其產生原因則歸結為腦功能失調。這一標準為臨床醫師們廣泛採用,但是診斷範圍狹小,對於象神經症和人格障礙則無能為力。ccmd-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也採納了病因病理學分類標準。 4、外部評價標準:人的心理活動總是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大家都認為某個人有問題,一般就是正確的。即使旁邊人沒有看出來,專業人員也可以透過各種表現判斷當事人是不是有問題,專家對症狀的分析就形成症狀學分類標準,目前的ccmd-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主要是按照症狀學分類的。 5、社會適應性標準: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維持著生理心理的平衡狀態,人能依照社會生活的需要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因此,正常人的行為符合社會的準則,能根據社會要求和道德規範行事,亦即其行為符合社會常模,是適應性行為。如果由於器質的和或功能的缺陷使得個體能力受損,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為後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應的時候,則認為此人有心理異常。這裡正常或異常主要是與社會常模比較而言的,在目前的ccmd- 3 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之中放在嚴重程度標準一項--即社會功能。

  • 8 # 心靈小溪流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您的問題。

    一個人存在心理問題,會極大可能導致犯罪。不僅後患無窮而且對於引導罪犯重新做人產生阻力。

    這個界定也是一個標準。

    認罪伏法,和悔罪並伏法意義完全不一樣。很多罪犯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不得不伏法,但是並非真正悔罪,甚至覺得自己判刑了就相抵掉罪行了,並沒有悔罪行為,對於自己為受害者為社會的危害認知不清,很多落馬的高管都不悔罪的。

    而中國心理建設薄弱,從古老腐朽思想過渡發展過來,思想還教落後,現實貧富差距大,無法普及心理教育。

    教育中多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是為社會做貢獻。或者生活中儘早接觸心理學知識,自我成長和自我淨化,百利無一害。

    知識主宰命運。

  • 9 # 漫說精神

    通俗的講要看2點,一個是橫向的對比,一個縱向的對比。

    橫向是自己和過去比有什麼心理狀態的不同;

    縱向是自己和他人(差不多文化背景的)之間的對比。

    這些差別的存在是否顯著而持久,隨誘因的消失是否會緩解,差別的內容是否荒謬及泛化,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大不大。這些都是要評價的。

    說個例子:親人離世的居喪反應,所產生的抑鬱情緒,有的人在短時間內緩解,或者在團聚時、祭祖時出現,之後回覆如常,不影響其正常的勞動及生活,這就是個正常的心理反應。而有些人這種抑鬱的情緒持久的存在(大於2個月),使其變得像換了人,不在開朗,家人、同志之間的聚會不參加,遇事總有悲觀的想法等,這可能是患了抑鬱。

  • 10 # 如露又如電

    有句話說:淫字論事不論心, 論心千古無完人; 孝字論心不論事 論事萬年無孝子。

    這句話放在這裡,好像與問題無關,但是卻可以作為心理和行為的一個論題,這個論題剛好能回答樓主的問題。

    無論是什麼地方,道德,法律,民俗,族規,村約,這一類的東西無所不在,這類規則和條約深植人們生活的圈子和群落,保障這這個生態的穩定和平衡,這些規則為什麼存在?就是因為人們的心理活動,心理的一切都會外化為具體的行為。這些行為是不是可控的?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被允許的?

    如果所有行為都不觸犯法律法規,都不違背道德道義和各類規則,那麼你心理想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能保證心理活動和外在的行為不衝突,外在的行為不犯法,不越軌,那麼心理就沒有問題,難道心理幻想和林志玲XXOO也有罪麼?淫字論事不論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外在的行為和心理活動沒有大的衝突和矛盾,只要外在行為沒有觸犯法律法規道德標準。心理就沒問題。

    那麼,什麼情況下,心裡才算有問題呢?

    換過來講,一群人的生態圈,就如一個魚塘,所有的魚都需要水,而且也有這個認知,如果你這條魚發自內心的認為,你這條魚不需要水,那麼即便你沒有離開池塘,還在水裡呼吸,但你的心理就有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豐田是如何降低庫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