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浩特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活動之地。
漢代初,隸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仍為東胡活動地區。東漢末年,鮮卑族強盛起來,本地區為鮮卑活動地域。
南北朝時期為室韋活動地區。隋唐時期為霫的活動地區。唐總章二年(669年),隸於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隸屬於室韋都督府。遼代屬上京道泰州金山縣。
金代為臨潢府路泰州轄地,軍事上歸東北路統軍司節制。
元代屬遼陽行省泰寧路。
明代初為泰寧衛轄地,隸屬大寧都司。永樂四年(1406年),在今烏蘭浩特地區增設木答裡山衛,旋歸該衛所轄,改隸於奴兒干都司。
清代活動在今烏蘭浩特市境一帶的是科爾沁蒙古。崇德元年(1636年),漠南蒙古統一,十六部四十九蒙古封建主承認後金皇太極為蒙古可汗。清對蒙古地區拆部編旗,科爾沁部因較大而劃分為6旗,分左右兩翼,每翼3旗,烏蘭浩特地區位於科爾沁右翼前旗(亦稱札薩克圖郡王旗,簡稱札薩克圖旗)境內,歸該旗領屬。
康熙三十年(1691年),札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今市區內修建家廟,當地群眾稱"王爺廟",並把該廟所在地亦稱為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區)。
在中華民國時期,按照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元年(1912年)八月十九日釋出的《蒙古待遇條例》規定,盟旗設定及蒙古王公"原有之管轄治理權一律照舊"。1929年東北軍在王爺廟設定興安屯墾公署第一墾殖局,該局曾將王爺廟改稱"興安鎮"。
在東北淪陷時期,1932年,日本侵略者和偽滿洲國政權在王爺廟設定興安省,領興安南、興安北、興安東3個分省(後增設興安西分省)。是年,興安鎮改稱王爺廟街。
1934年12月,撤銷興安省,同時將興安4個分省直稱為省。
1935年,興安南省公署由鄭家屯遷至王爺廟街。1943年,在王爺廟街設興安總省。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15日,在王爺廟街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4月,以上兩府撤銷。同月,成立王爺廟街公署,歸西科前旗領導。28日,在王爺廟街成立興安省政府和興安盟政府。8月,王爺廟街公署改為王爺廟街政府,直隸於興安盟政府。
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街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銷興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爺廟街改稱"烏蘭浩特"(蒙語,漢語意思為紅色的城市),並升格為市。
解放後,1949年12月,內蒙古自治政府由烏蘭浩特市遷往張家口。
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務院決定將烏蘭浩特市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具體領導工作交由東部區行政公署負責。
1954年4月30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本市由自治區直轄改隸屬於呼倫貝爾盟。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覆烏蘭浩特市與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合併,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
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科右前旗。1969年8月,烏蘭浩特隨科右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隨科右前旗劃回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置,興安盟行署駐烏蘭浩特市。
烏蘭浩特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活動之地。
漢代初,隸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仍為東胡活動地區。東漢末年,鮮卑族強盛起來,本地區為鮮卑活動地域。
南北朝時期為室韋活動地區。隋唐時期為霫的活動地區。唐總章二年(669年),隸於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隸屬於室韋都督府。遼代屬上京道泰州金山縣。
金代為臨潢府路泰州轄地,軍事上歸東北路統軍司節制。
元代屬遼陽行省泰寧路。
明代初為泰寧衛轄地,隸屬大寧都司。永樂四年(1406年),在今烏蘭浩特地區增設木答裡山衛,旋歸該衛所轄,改隸於奴兒干都司。
清代活動在今烏蘭浩特市境一帶的是科爾沁蒙古。崇德元年(1636年),漠南蒙古統一,十六部四十九蒙古封建主承認後金皇太極為蒙古可汗。清對蒙古地區拆部編旗,科爾沁部因較大而劃分為6旗,分左右兩翼,每翼3旗,烏蘭浩特地區位於科爾沁右翼前旗(亦稱札薩克圖郡王旗,簡稱札薩克圖旗)境內,歸該旗領屬。
康熙三十年(1691年),札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今市區內修建家廟,當地群眾稱"王爺廟",並把該廟所在地亦稱為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區)。
在中華民國時期,按照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元年(1912年)八月十九日釋出的《蒙古待遇條例》規定,盟旗設定及蒙古王公"原有之管轄治理權一律照舊"。1929年東北軍在王爺廟設定興安屯墾公署第一墾殖局,該局曾將王爺廟改稱"興安鎮"。
在東北淪陷時期,1932年,日本侵略者和偽滿洲國政權在王爺廟設定興安省,領興安南、興安北、興安東3個分省(後增設興安西分省)。是年,興安鎮改稱王爺廟街。
1934年12月,撤銷興安省,同時將興安4個分省直稱為省。
1935年,興安南省公署由鄭家屯遷至王爺廟街。1943年,在王爺廟街設興安總省。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15日,在王爺廟街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4月,以上兩府撤銷。同月,成立王爺廟街公署,歸西科前旗領導。28日,在王爺廟街成立興安省政府和興安盟政府。8月,王爺廟街公署改為王爺廟街政府,直隸於興安盟政府。
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街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銷興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爺廟街改稱"烏蘭浩特"(蒙語,漢語意思為紅色的城市),並升格為市。
解放後,1949年12月,內蒙古自治政府由烏蘭浩特市遷往張家口。
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務院決定將烏蘭浩特市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具體領導工作交由東部區行政公署負責。
1954年4月30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本市由自治區直轄改隸屬於呼倫貝爾盟。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覆烏蘭浩特市與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合併,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
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科右前旗。1969年8月,烏蘭浩特隨科右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隨科右前旗劃回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置,興安盟行署駐烏蘭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