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東郭先生
-
2 # 善小妞的生活日記
自媒體發展到一段階段就會有商品的買賣,這是趨勢所致,有粉絲有流量,就會誕生出商機,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發一些與影片相關的商品,粉絲也樂意捧場購買。
-
3 # 嶺上走馬
自電商興起併火熱起來以後,整個營商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時至今日,在這個網路社會里,電商平臺數不勝數,加之自媒體的高速發展,人人都是自媒體,個個都是資訊流。
幾乎以新改組的農業農村部舉辦首屆“農民豐收節”為標誌,伴隨著國家對農村農民農業的扶持和鼓勵,新一輪“智慧農業”“網際網路+農業”開始了。農民不再只是埋頭耕地,農業也在廣闊的網際網路世界抬頭看路了。
在這新形勢和大趨勢下,一些網際網路企業,自媒體平臺和很多自媒體人都爭相進入智慧的網際網路+農業裡了。現在開啟任何一個平臺,都能看到平臺以及個人為推送農產品而發的產品連結。
對這事怎麼看呢?其實不用特別看待。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這事也一樣。
近年來,時有大規模農產品滯銷禍及老百姓的事發生。給本來就發展不暢如履薄冰的農業蒙上了很大的陰影。種的人多,外來產品侵蝕,再加之資訊不暢交通閉塞造成了這種惡果,必然會打擊農民的種養積極性,最終把後果轉嫁至訊息者頭上造成農民和消費者雙輸的不利局面。
正是有了這些市場和這些神一般存在的榜樣力量,現在做三農自媒體,當扶貧達人幾乎成了大部分人的目標和榜樣。人人都是自媒體,個個自帶流量。一時扶貧助農成風,不管是網紅大咖,還是新手菜鳥,不放過任何一個展示自己,宣傳別人產品的機會。不管你是否需要、滿意,推送給你的文章影片總能看到產品資訊,商品連結甚至一些農業情懷。
助農扶貧無可厚非,做自媒體想得到經濟補償從而控空心思做流量帶商品變現補貼也合理合法。但自媒體平臺始終還是突出“媒體”功能,和純粹的電商平臺還是有區別的。除了鋪天蓋地的“助農”廣告以外,很多人還是想看到一些實時諮訊,行業技能和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一個自媒體平臺,自媒體人講述著各自不同的故事,瘋狂的叫賣著相同的產品。有的甚至簡單粗暴,拒編故事,直接上圖發連結。而且,從相當一部分反饋的資訊看,很多推送農產品名不符實,價格虛高。
即使是純電商平臺,對產品品質的把控和售後的關注也是相當重視的。自媒體銷售是粉絲經濟,對一個粉絲的一次不負責任,將會對所有粉絲的所有關注產生很大影響。長此以往,不僅對自媒體個人,也是對自媒體平臺的打擊。
想起年前炙手可熱的共享單車,一開始為了拉使用者積流量,用盡了各種方法手段。可是一旦急功近利的實現套現以後呢?現在滿大銜垃圾一樣的單車就是最好佐證。
所以自媒體人和平臺,對於打廣告售賣變現一定要統籌佈局,有序推進,確保質優價合理,而不是矇頭一窩蜂上,急功近利。
祈願三農自媒體人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時刻崩緊扶貧助農的弦,不要成為那些曝屍荒野的共享單車!
回覆列表
我覺得現在凡是做自媒體的,包括但不限於三農,想要長久發展,就要有資金和時間的支援,資金從哪來,自媒體變現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發連結賣貨本沒錯,明碼標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管你是編故事也好,還是苦情牌也罷,只不過是一種產品包裝方式,就像奢飾品品牌,可能同等質量,賣的貴好幾倍,反而還搶不到貨,你怎麼看。
也不乏有些人掛著羊頭賣狗肉,把好好的平臺搞得烏煙瘴氣,也有一些同樣想賣貨的人苦於沒有粉絲,賺不到錢來酸的也有可能。
最後想想最開始做三農初衷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宣傳自己家鄉的農產品,讓大家看到自己美麗的鄉村,發表自己的看法,歸根結底還是想讓自己家鄉產品走出去,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