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70331299173
-
2 # 番茄1099945518832823
不是。人口密度小,意味著這片區域人口總量也相對小,這並不意味著環境好。目前,普遍認為的,農村人口密度小。但是,目前中國工廠等,大多趨向於向郊區,向農村轉移。因此很多農村,目前也面臨很多環境問題。同時,人口密度小,那麼區域基礎設施也不完善,甚至會分佈不平衡,這就會加劇一些環境問題。
一、人口低密度弊大於利
人口密度與城市經濟發達程度、市場繁榮度、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呈正相關關係,與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呈負相關關係。
縱觀世界,凡是人口高密度城市,幾乎都會感染人口膨脹、環境汙染、交通擁堵、住房短缺、衛生狀況惡化、物流資源供應緊執行等頑疾。
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有助於最佳化城市生態和市民住行環境。然而,如果城市由此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度控制和壓縮人口密度,就勢必會品嚐到人口低密度弊大於利的苦與澀。
人口密度低,會產生以下幾大弊端。
一是背離國情。
華人多可耕地少,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而城市的生態環境和住行設施,都需要規範進行定期維護。若是人口密度過低,高額的土地成本以及城市生態保護、住行設施等開發維護費用就會超越市民的承受能力。長此以往,不僅城市財政不堪重負,生態和住行環境維護也將陷入難以為繼的新困境,最終勢必會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喪失優勢。
城市人口密度低,必然會衍生人氣匱乏、產業集中度低、公共設施短缺與閒置並存、資源配置無序與失衡共生等亂象,造成城市整體運營效率、經濟上行動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步下滑,城市特有的集聚優勢、規模優勢、人才優勢和創新優勢就將喪失殆盡。
三是容易掉入土地資源高消費的陷阱。
為最佳化生態環境,一些城市建成區往往會將藍綠佔比定位在50%的高指標上。那麼剩餘的50%土地資源,是否能滿足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土地資源高消費的需要?
首先是道路。
中國內陸城市道路佔比普遍偏低,這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致堵原因之一。城市要想徹底擺脫交通擁堵困境,除了應進行道路結構與功能的升級改造之外,還必須保持25%左右的道路佔比。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造順應未來現代化城市高層次交通發展需要的“智慧汽車、腳踏車、行人‘三分離’”的暢行道路網。
其次是建築。
城市建築大致可分為住宅建築、公共建築、產業建築幾大類。若按人口密度5000人/平方公里以及人均建築面積100平方米來測算,每平方公里建成區的建築總量僅50萬平方米。如果有的城市為了追求田園化建築藝術,嚴格控制建築高度和禁止開發高層建築,那麼多層或低層建築至少要佔用10%以上的土地資源。
此外,城市人除了必須擁有住宅、寫字樓、廠房、教室、醫院等室內空間之外,還需要有佔有更多的室外空間。例如:公共服務、行政辦公、醫療衛生、教育科研、商業金融、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產業、倉儲、車站、碼頭、廣場、停車場以及軍事設施等等,其室外用地佔比不會低於25%。
由於土地資源不足,若是處理不當,就會出現人、車、路、房、藍、綠互相爭地的新矛盾。
二、人口低密度會引發新的城市病
人口低密度並非是城市建成區的一種健康發展模式,一旦全面鋪開,生態環境和住行質量雖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新的城市病卻會乘虛而入,並可能呈爆發之勢。
例如:
城市攤大餅和邊界無序擴張,一方面降低了人口密度,另一方面卻導致虛胖症和浮腫病接踵而至。
人口低密度不僅會傳染資源浪費、經濟增長乏力、商務成本持續走高、人才外流以及市民生活質量、舒適度、便捷度下降等城市新病害,甚至還會使交通擁堵等痼疾舊病復發。
由於城區大幅度拓展和職住分離,市民出行距離遠,“腳踏車+步行”的綠色交通已難以承擔遠行重任。公共交通則深受客流量小、執行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約,無法在增加線路密度、班次和服務時間等方面多挖潛力。
長此以往,人口低密度最終催生出的將是一種市民出行離不開小汽車以及私家車大普及的新格局。人口密度為5000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區,其機動車擁有量將超過2500輛/平方公里。屆時若國內城市道路設計理念和執行模式未能出現新的變革,城市行車、停車以及交通疏堵、治堵,均將陷入新的困境。由出行難而誘發的家用小汽車崛起、上下班高峰時刻路堵車塞等交通病,又將成為城市的新痛點。
中國新型城鎮化程序方興未艾。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城市土地產出率、綜合競爭力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執行質量,我們必須要高度警惕人口低密度給城市帶來的新危害,相關的城市人均建設用地標準規範也應與時俱進。只要不超出生態的承載力,各城市就不應強行給人口密度套上緊箍咒,更不能將人口低密度作為城市健康和諧發展的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