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86817342073091

    普通栽培燕麥(A.sativa)和地中海燕麥(A.byzantina)的起源地是地中海沿岸。它們是六倍體種,染色體組為AACCDD。這兩個栽培種的演化程序比較複雜,一般認為是由野紅燕麥演化來的。H.Thomas和T.Rajkathy(1967)指出現有研究表明,砂燕麥(A.strigosa)的染色體組As是現有六倍體燕麥A染色體的供體。在砂燕麥的演化中已指出,砂燕麥是由野生種小硬毛燕麥進化而來的。因此可以認為,六倍體燕麥最早的祖先是小硬毛燕麥。那麼,據此可推測普通栽培燕麥和地中海燕麥的演化途徑是,由野生種小硬毛燕麥演化為栽培種砂燕麥,砂燕麥又與含C和D染色體組的種天然雜交形成四倍體種,進而進化為六倍體種,包括普通栽培燕麥和地中海燕麥。

    然而,有的學者持不同的意見,Igor Loskutov認為,具小芒亞組(Aristulatae)的不等穎系和具柄系的種,以及栽培種砂燕麥、阿比西尼亞燕麥的進化路線表明,這些種明顯達到了進化極限。根據詳細的形態學、地理分佈和生態學推斷,燕麥六倍體野生種和栽培種是由具細齒亞組(Denniculatae)的二倍體種和四倍體種進化來的。

    第三種意見認為,六倍體燕麥的A染色體組的授體是砂燕麥,而六倍體燕麥的四倍體祖先是大燕麥和墨菲燕麥。J.H.W.Holden就是這種意見的代表,他(1987)在《作物進化》一書中指出,很清楚大燕麥和墨菲燕麥必定是野紅燕麥(六倍體)的四倍體祖先,砂燕麥是六倍體的基因組(A)授體。可以預言,至少有一個以上至今仍不知道的二倍體種是大燕麥、墨菲燕麥和野紅燕麥的共同祖先,它使得這3個種具有典型的小穗形態,而這一點在目前已知的二倍體中是沒有的。至此,野紅燕麥的第三個基因組(D)和大燕麥、墨菲燕麥的第二個基因組(C)的二倍體授體也還不清楚。同時認為,野紅燕麥屬於基本的六倍體型別,併成為其他六倍體型別進化的基礎。

  • 2 # 李陽11113944946

    燕麥俗名為莜麥、玉麥、鈴鐺麥、阿富汗、蘇魯等。燕麥是禾本科、燕麥族、燕麥屬的植物。迄今最早的燕麥遺存物是從瑞士湖畔青銅時期遺址出土的砂燕麥。普通栽培燕麥起源於地中海紅燕麥。

      J。I。M茹科夫斯基認為中國與蒙古的接壤地帶是裸燕麥的初生基因中心。而A。R。斯特頓和H。 N。瓦維洛夫則確認中國是裸燕麥的起源地。燕麥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1985年全世界燕麥收穫面積為2574。

      7萬hm2,產量4556。2萬t,其中前蘇聯居首位。目前,全世界燕麥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分別為2533萬hm2和430億kg(2004年),僅次於小麥、玉米、水稻、大麥、高粱,居第六位。 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其次是美國、加拿大、澳洲、波蘭等。

      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如: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國家早在150年前就非常看重燕麥的營養和保健功能,並進行了有效的利用和產品開發,燕麥產業穩步發展,燕麥系列產品目前已遍及歐美市場。主要產品有燕麥片、燕麥奶粉、燕麥糕點、燕麥冰淇淋等食品;燕麥中提取的功能因子也被廣泛應用在醫藥、食品新增劑和化妝品等領域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界定平凡和平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