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成的機械設計
-
2 # 泰瑪Air
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在長沙開放試運營。百度無人駕駛技術沒有人不看好。只不過百度與中車各有所長。中車出了首款無人駕駛大巴和無人駕駛地鐵,而百度重在無人駕駛轎車。比如六月中旬在湖南長沙投放的一批開放型無人駕駛共享轎車正式試乘就贏得了長沙市民的普遍好評和關注。百度無人駕駛技術平臺應該說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領先者。
當然長安的無人駕駛技術起步也並不晚,2018、2019年先後進行了從重慶至北京長途不同路段和複雜場景的測試,相信長安在不久就會有新的動作。無人駕駛技術是未來改變傳統的人工駕駛的大方向。尤其是5G機站的佈局為車聯網承載的各類無人駕駛裝置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執行平臺。相信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會依託這個平臺在國內更多的城市投入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讓老百姓更多的體驗的新技術的魅力。
-
3 # 小Tm
從無人駕駛汽車的歷史發展來看,2014年左右自動駕駛技術駛入了“快車道”,這是由於谷歌這種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推動,它們具有強大的人工智慧、軟體演算法、高精度地圖等優勢,透過這些解決了之前汽車在自動駕駛時無法智慧決策和環境感知的難題,這樣汽車才有可能像人類一樣應對各種開車狀況。
國外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風生水起,我們中國又是在什麼時候出現轉機的呢?巧合的是竟然也是由一家國內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公司推動的,2013年百度提出自主研究自動駕駛系統稱為“阿波羅計劃”。在這幾年間當大家都快淡忘汽車自動駕駛這個未來夢想時,2017年7月讓華人看到國內無人駕駛汽車夢想的臨近。
2017年7月5日百度李彥宏坐著一輛百度和博世一起開發的、基於Apollo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行駛在北京五環路上。當然這次百度公司也是有代價的,中國交通法規明確禁止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事後公安交管部門迴應支援無人駕駛技術創新,但違法上路將依法查處。無人駕駛陷入“違法駕駛”尷尬。
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三部聯合釋出《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從2018年5月1日起,相關主管部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開展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
雖然法規對無人駕駛測試開了一道口子,讓車企上路測試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路況異常複雜性的挑戰,一線城市車流量大、環島、立交橋、十字路口、早晚高峰堵車反覆併線等等,對於司機都要小心駕駛,自動駕駛汽車能應對嗎?
節目組採訪了曾經體驗過自動駕駛汽車的賽車手謝思雯,她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應對複雜路況的經驗不足,不能做出最合理的處理方式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安全險情。
而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副院長柳實教授認為,駕駛員是有自己的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的,而機器人不會觀察分析路人的表情及思想動態,一遇到情況就緊急制動,使得路面情況更加複雜。
那麼大陸研究無人駕駛汽車的企業優勢如何應對路況複雜的難題呢?長安汽車方法是路測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在高速公路上可實現單車道自動駕駛,轉向是打轉向燈,車就自動轉向。
百度公司宣佈自動駕駛平臺阿波羅計劃開放部分功能,讓更多的車企使用這個系統,這樣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收集各種路況資料,讓機器人深度學習實現決策更智慧。
-
4 # 可與孤為友
失去信任,其實百度在人工智慧上已經敗了。人工智慧需要的是生命級的信任,你敢把命交給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嗎?
我們來做幾道測試題:
場景一, 眼前兩條可選路徑,長度一樣,路線A幾乎沒有人。路線B是鬧市,擠滿了買菜的大媽,還有亂竄的小孩。請問百度車選哪條路?
場景二, 百度車正常高速行駛中,突然右道一輛騰訊車猛地變道過來擋在百度車前方,如果百度車不剎車必然會撞上去。它會怎麼做?
場景三, 在上一個場景中,兩車相撞,車上的你被撞暈了。請問百度車會怎麼做?
A,立即撥打家人電話 B,立即撥打120 C,立即選擇最近的醫院 D,立即選擇有合作的醫院,嗯當然是莆田系
答案: 場景一,它會選路線B鬧市,因為這條路有更多的人流可以看到它車身上的廣告
場景二,它不會剎車,因為程式判斷這個場景是騰訊車全責,(大好機會呀)於是不會有任何動作,直接撞上去,同時後臺程式已經把行車錄影自動上傳到了網上,新聞標題也自動寫好了:“駭人聽聞!騰訊車惡意變道釀成兩死一傷的重大交通事故!”“我們還敢買騰訊車嗎?這就是下場!”
場景三,不用給答案了吧,地球人都知道了。 真是一條龍服務。
-
5 # 職場新人王小明
汽車AI最重要的是“良心”,因為車是由AI控制的,它帶我們去我們想去的地方,而不是AI想要我們去的地方。
用過百度產品的都知道,廣告滿天飛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我想搜尋我需要的資訊,在百度上非常麻煩。
比如我在百度上搜索“最近的餐廳”,出現的絕對不是最近的餐廳,而是一堆交過廣告費的餐廳。
收錢打廣告無可厚非,但我想要搜尋的資訊不是在第一位,而是最後一位,那就有點厚顏無恥了。
平時自己開車還能選擇去不去,如果AI汽車來幫你決定,還真的是“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
試想一下如果大半夜老婆臨產,開上百度的AI汽車,它帶你去莆田系醫院你怕不怕?
所以我說,AI智慧講的是良心,如果一家公司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可信任,那麼它的產品吹得在好,也沒人敢用。
平時我們買的吃的用的,都建立在對品牌信任的基礎上,你買泡麵肯定不會買“康帥傅”吧。
雖然都能吃,都吃不出毛病來,但就是不信任山寨的牌子。
反正百度的東西我是不會用的,這是基於我對這家公司的信任程度不高。
你敢把方向盤交到百度手裡?
-
6 # 空明山人
“用不作惡口號”成就了谷歌,而“競價排名”是傷害多數客戶的貪婪。想一想如果一家不差錢的牛逼豬肉企業競價奪冠,那搜尋結果會有多無聊。
-
7 # 浪浪呀
其它機構或個人是否看好,我不知道。
百度的無人駕駛,在國內應該是先行者,比如前段時間的滴滴在上海嘉定試驗無人計程車,百度早就試驗運營過,但我認為都是宣傳作用,在封閉道路中,應該可以很好的自動駕駛,但在開放的社會道路上,其完全不夠看,但這是自動駕駛研發過程中的一個程序,不可能直接跳過,它是自動駕駛研發的必經之路。
現在的自動駕駛,我瞭解到的有兩條技術路線。一個是融合多個車載感測器,如攝像頭、雷達等進行探測路面環境,然後自動駕駛模組進行運算,再發出控制命令,使車輛自動駕駛,天氣對其影響較大,如下雨或霧霾,攝像頭和雷達都不靈敏,極其容易誤判;另一種就是在高精度地圖和5G網路環境下,車與車聯網、車與交通標識聯網等,互相告知位置速度等資訊,再加上車輛自身感測器監測,實現的自動駕駛。
第一種多感測器方案對影象識別技術特別重要,一般都是車企在自己研發。而第二種擇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支撐,如高精度地圖資料、低延時大頻寬的5G網路支撐資料傳輸、道路標識接入資料收發模組等等,一般都是自動駕駛硬體供應商和地圖資料供應商等在研發,如硬體商華為,地圖供應商四維圖新等等。
現在自動駕駛研發時間歷程根本不是很長,以後有什麼技術突破還未知,眼下多感測器方案實現L2,甚至L2.5自動駕駛都是可行的,但實際時有失靈現象,還是要謹慎對待和使用自動駕駛。
-
8 # 零星戀雪
百度近些年變得利益至上了
百度這些年負面新聞纏身,而造成這些的不是別人,正是百度自己!精緻的利已主義者,已經不足以形容百度了,各種只為利益,不考慮消費者,不考慮使用者體驗。各種奇葩廣告層出不窮,毫無下限,吃各種各樣人血饅頭!莆田系廣告一戰成名,論國內無下限的網際網路大型企業,百度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
那個曾經以技術驅動市場的百度變得利益至上了
我們不放心
我們並非不看好百度的無人駕駛,主要是我們不放心!我們承認百度技術實力很強,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國內也是十分領先的,但是百度這些年的所做所為不足以讓我們放心的把生命安全交給百度,更何況,目前百度所謂的無人駕駛也僅僅是個噱頭!
大企業的擔當
在中國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百度失去了先機,漸漸的開始疲軟,而管理層面的失誤更是讓百度雪上加霜,百度的中層管理為績效考核不擇手段,承接各種無下限的廣告,各種無下限的推廣,讓百度聲名狼藉,從此百度失去了大企業的擔當!
網際網路時代,大部分技術都是可以代替的!而百度失去的是信任!
-
9 # 夏雨晴他爸爸
無人駕駛技術現在是炒過頭了。真正的商用還有十年到20年左右的差距。相關的股票很多都炒糊了。如果無人駕駛真正實現的話。那麼司機這個崗位,駕校。是交警。這些都有可能通通都要下崗。牽扯麵還是比較廣的。可以推行小範圍無人駕駛。比如說貨運碼頭。公園內。小區裡面。觀光遊覽車。也就是先推商業領域。在推民用領域。一步一步來的。百度即便是實現了這個技術的可控全世界。各個國家也不會一步全部放開。應該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都達成了共識。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和過程。
回覆列表
9月19日,即將卸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親自寫文章,意圖想推動無人駕駛的合法化,呼籲政府和企業一同來處理無人駕駛技術在應用中的問題。而在奧巴馬撰文後的一天,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政府釋出相關準則,指出公司研發無人駕駛汽車應遵循政府指導意見,證實其無人駕駛汽車能夠適應美國道路環境。
這類技術未全面普及但政策先行的案例在科技和商業史上比比皆是。國內其實也是如此,無人車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這不是一兩家高科技的企業的事情,而是全產業鏈上下游以及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雖然做不到無人車未行,政策先行,但無人車領域一定會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無人車“中國模式”。而百度很可能會是無人車“中國模式”的領頭羊。
為何在美國無人車未行,政策反而先行?
奧巴馬9月19日在匹茲堡當地報紙《匹茲堡郵報》(Pittsburgh Post-Gazette) 釋出了一篇題為《無人駕駛,沒錯,但是同樣安全》的文章,呼籲政府和企業一同來處理無人駕駛技術在應用中的問題。緊接著,《華爾街日報》便分析指出奧巴馬此舉釋放了一個訊號,那就是針對無人駕駛汽車進行立法,這項技術未來很可能會合法化。
事實上,在9月20日,週二美國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相關準則,該準則對於公司來說相當於指導意見,並不具備法律效力。改準則中提出了旨在敦促汽車製造商以及其他無人駕駛汽車開發提交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15點“安全評估”。而由於擔心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政策空白,聯邦公路安全監管部門也正在著手製定相應正式的法規。
不僅如此,在今年3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谷歌Alphabet公司的決議檔案透露的關鍵資訊是,谷歌無人駕駛車符合聯邦法律,並且無人駕駛汽車的司機是自駕系統,而不是車主本人。這標誌著,在美國無人車已經合法化。只是目前還有大量細節需要完善,串聯起奧巴馬和交通運輸部的這一連串舉動來看,其實這都是後續的法律政策補充。
英國《金融時報》則是爆料稱,美國政府將在本週正式公佈全球第一部無人駕駛汽車法規,將為無人駕駛技術正式大規模應用做好法律法規方面的準備。
美國無人車未行,政策反而先行,這種自上而下政企聯動的模式其實恰恰是在鼓勵美國國內無人車市場的發展。因為無人車作為一種新技術,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系列法律政策問題,這些問題會給企業帶來迷茫,企業如果不清楚政策和法律邊界,在很多技術創新的問題上會畏首畏尾,而政策先行恰恰是給無人車鬆綁,告訴企業邊界何在,讓企業在政策法律的範圍內進行創新。
百度能否成為無人車“中國模式”的領頭羊
國內無人車產業其實也處在飛速發展階段,百度無人車計劃“3年商用、5年量產”。但正如前文所說的,無人車投入使用不是一家企業稍作努力進行技術創新就可以完成的,這是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綜合推動,這不僅需要技術和產業鏈層面的前進,更需要立法和政策層面的推動。
無人駕駛雖然目前來看,在國內尚處法律空白,但是百度等廠商做出了大量努力。作為無人車領域的先行者,百度不僅是在無人車技術層面上展開突破,還在政策和法律層面上積極和相關部門展開溝通。可以說,目前來看,百度正在成為無人車“中國模式”的領頭羊。
從立法層面來看,雖說國內無人車相關法律尚處於真空階段,但是在政策法律層面上其實已經處於研究階段,法律的推動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和企業的努力相關的。早在今年兩會期間,李彥宏作為政協委員便提出了有關無人車的相關提案,建議儘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推進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並積極組織開展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的試點工作。
目前來看,相關部門專門成立了“全國汽車標準委員會智慧聯網汽車分技術委員會”,以多方參與的方式,為無人車等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制定相關的標準。在國務院頒佈的《中國製造2025》的路線圖中,也重點提出要掌握自動駕駛技術。百度作為無人駕駛領域中的領頭羊,其實恰恰會是以推動政策和法律走向落實的關鍵企業。
而從實踐層面來看,無人車想要真正得到法律和政策的認可,其實更多是要先行試驗,讓各項技術磨合成熟,構建起相關試點,才能真正推動政策和法律的認可。今年5月,百度與安徽蕪湖市宣佈將聯手打造全球首例“全無人車運營區域”,在城市內開放的真實道路為無人車的測試、運營提供了必要的試驗場地。
大陸試驗有時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束縛,而在美國等無人車走在最前面的國家,這樣的試驗會更為開放,也正是如此,百度還在美國加州展開行動,加州汽車監管機構已經向百度發放了自動駕駛機動車許可證,允許百度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技術測試。
畢竟在實驗室裡“閉門”是造不出無人車的,百度在全世界技術、政策、法律最開放的加州先行探索,透過實踐的方式,尋找無人車在社會層面上將會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以便在國內提出更多在政策和法律乃至社會層面的建議,讓國內無人車的發展少走彎路,這能夠推動政府加快工作,也可以提振國內行業和市場大眾的信心。
而在從技術專利層面來看,截至2016 年 7 月底,百度自動駕駛技術專利的申請數量 439 項,包括無人車的智慧感知與控制、智慧檢測與定位、高精地圖、語音和影象處理、機器學習、無人車測試等一系列最新技術。因為加快技術層面的研究和成熟度是推動政府下決心放開無人駕駛的最核心因素,迅速實現技術成熟,讓公眾看到無人駕駛比有人駕駛更安全,這將會是打動政策和法律的最佳利器。
相關部門也的確正處在漸趨開放的階段,工信部在9月21日頒佈了《智慧硬體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這一檔案,其中就談到了要推進車載智慧裝置和感測器發展,這恰恰是和無人駕駛相關。隨著無人車技術的漸趨成熟,未來像這樣的指導性意見只會越來越多,逐漸推動無人駕駛在國內的全面開放。
大陸無人車政策開放將是一場充滿魅力的探索
無人車和無人駕駛作為新技術必然會因為技術不成熟以及公眾認知層面的落後狀態而遭遇困擾。這是所有新技術誕生之時必然會面臨到的困難。
汽車在取代馬車的過程中曾經面臨一系列在今天看來有些荒誕的故事—— 1886年,開工廠賠到破產的卡爾•本茨賣掉了妻子的嫁妝首飾,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汽車。可惜汽車在當時不受歡迎。那時馬車仍然是優雅的存在,被歐洲紳士當成是浪漫生活的象徵。再加上汽車故障率慘不忍睹,法規上受到各種歧視,被要求離高貴的馬車儘量遠一點,小孩子在路上見到汽車還經常故意砸磚塊。
這個片段在今天看來其實略顯荒誕,但你在排斥無人車的聲音之中依舊能夠隱隱看到類似的影子。老司機們會覺得無人駕駛無法展示他們嫻熟的車技,缺乏控制慾,而技術盲會認為無人車不可能比人更聰明。
但就像網際網路專車最終合法化一樣,百度等領頭廠商在其中起到推動作用,大陸無人車政策開放只會是早晚的問題,這個過程像網際網路專車一樣,將是一場充滿魅力的探索。這個過程肯定是一場拉鋸戰,在各種支援和反對的聲音之中,無人車最終戰勝有人駕駛。
多年以後,老司機們想要炫耀自己的駕駛技術,恐怕再也不能上路,只能在特定的飆車場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