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商少年

    在資訊化時代,學位證書真的重不重要?這個真的需要我們去考慮,雖然說在大部分領域內,好像學位證不是很重要,但其實,在目前招聘的行業,我們也能夠看出來,國內很多的用人單位招聘網上,明確規定,只能本科生就職,或者說,本科及其以上。而這就足以說明,在當前的領域及其以後,雖然能力很重要,也是企業的核心力量,但是又有知識又有能力的人才,豈不是更好?況且本科學生的,不管是知識水平,還是思想道德素質,總是比普通的人要稍微好點。

    因此,學位證的存在確實有其必要,我們還能看到一個現象,很多的單位,尤其是事業單位,對於此類的重視也是相當的高,甚至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在工資的水平,都是安學位來定的,意思就是,你學位越高,你的價位就高一點。但對於價值來說,讀了一個研究生在出來找工作,投入產出,是否成正比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對於那句話來說,我有著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學位證確實不能與能力劃等號,但是,它確實在一些地方發揮著比較大的作用。

  • 2 # 職場找老王

    我對蘋果CEO庫克的話是即贊同又反對,如果是在美國的話,他可以說這樣的話,但是在中國,同等能力的前提下,有學位終究要比沒有學位的大學生佔優勢。

    的確,大學學位並不是必需品,雖然大部分大學生只要正常畢業就可以獲得,但這只是一個“證明我們透過某種標準、媒介學習”的一個證明,它能代表的只是我們“受過某種教育”“透過某種考核標準”僅此而已,它無法直接證明我們的能力。

    在國內,學歷是敲門磚,有學位的大學生在找工作時肯定要比沒有學位的大學生好找一些。但這並不代表有學位的大學生能力就一定強。也就是說透過大學四年的深造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有助於我們能力的成長。但並不代表我們透過這大學四年的學習就一定會會變得有能力,學位根本代替不了能力,這也是我贊同庫克這句話的原因。

    但基於社會環境來看,起碼現在的職場環境還是比較認可所謂的學歷、學位證書的,先不說你有沒有能力的事,起碼你要有證書。如果沒有證書,可能你連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有。

  • 3 # 波士財經

    蘋果的用人之道一向如此,重經驗、重專長甚於學歷。

    雖然在美國沒有學歷,也一樣會讓你在找工作上面困難重重。但是不僅蘋果,像谷歌和IBM這樣的高科技大公司,在招人方面也有相同的價值觀:能勝任,大於有智商;喜專才,而不提倡雜家。

    教育最終就是為了就業,這幾乎是我們的一種共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高考,就被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時高中畢業能讀到大學的機率不大,不像現在,985、211這樣的學校難考,但是要上個一般的大學,還是基本能上的。過橋後的如釋重伏,其中就有人生航向被重新定義的幸福感。

    蘋果是一間偉大的公司,在用人方面的獨到,是很多公司所不及的,或者說很多公司不能免俗但蘋果能。也可以注意到,熱衷於學校選擇與學歷衡量,仍然是中國絕大部分大企業、大公司的重要招人標準。

    早幾年看的一些文章便有介紹,蘋果招人喜歡有一技之長的人,而且並不挑剔學歷條件。你在某方便的長處,無論是得自於大學,還是得自於培訓機構,或者是自學,都無關緊要,只要你在某個方面是出色的。

    這一回庫克說蘋果“由大學生輟學創立的”,也是一種事實。蘋果神一般存在的創始人喬布斯喬幫主,以及蘋果的聯合創始人、現在的果粉史蒂夫·沃茲尼亞克,都是輟學開始創業的。喬布斯的一句名言是:你唯一要做的是,把你的特質發揮的淋漓盡致,把對手遠遠的拋在後面。這句話實際也代表了蘋果用人的一個標準:對有一技之長特別有興趣,相對更看重長板不看重短板。

    不管有沒有學歷,只要是出色的人,都可以被喬布斯煽動出熱情:你想用賣糖水來度過餘生,還是想要一個機會來改變世界?對於有專長而沒學歷的人來說,本來可能真的要去賣糖水或是做別的中低端崗位,根本沒什麼機會參與用創新改變世界,但是在蘋果,這一切皆有可能。

    這一回,庫克不僅說蘋果美國公司一半員工沒有四年制學位,還說了“為此自豪”,更表達了“已經看到了大學教學與實際技能之間的不匹配”。在技能與知識結構之間,顯然蘋果更傾向於技能,傾向於對某種技能執著的人,比如程式設計。

    這依然是一個追求出色人才的時代,但是關於出色,我們可能需要一點點的觀念改變,以及一些些務實的理解。

  • 4 # 郭施亮

    大學學位並非必要的東西,這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應聘者必須要有足夠的競爭優勢,或者在某一領域有著傑出的成就,那麼這個時候,大學學位未必是必要的東西。對於企業而言,最看重的是人才,尤其是可以為公司賺錢的人才,只要可以為公司賺到錢,那麼大學學位也顯得不那麼重要,因為這也只是一種參考指標,並不意味著擁有大學學位就可以為企業賺到錢。

    不過,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大學學位還是應聘者的一個重要的競爭資源,若在同等條件下,面對大量的企業應聘者,企業也會優先篩選出學位較好的應聘者,而後進行下一階段的篩選,終究沒有大學學位的能人只是少數,而擁有大學學位的能人數量更具優勢。由此可見,對於蘋果CEO的講話,未必說明讀書無用論,如果要想在缺乏學位競爭優勢的環境下獲得大企業的青睞,首先要讓自己成為那個稀缺能人,否則還是需要有一張大學學位。

  • 5 # 李建秋的世界

    庫克說說,你看看就看看,你要是當真,你就搞笑了。

    所謂的“學歷不等於能力”,什麼“學歷高不一定能力強”之類的話,那是給學歷低當安慰劑的,有沒有學歷高但是能力低的,有,但是學歷高能力低,人家還有學歷高這個優點,如果你學歷低,能力也低,那你怎麼辦?

    為什麼一定要重視學歷?

    你有沒有想過用人單位的成本問題?一個HR收到你的簡歷,他會怎麼想?他會翔查你的經歷嗎?大公司招聘都是批次的,HR根本沒耐心和你慢慢談“能力”的問題,學歷不夠,直接篩除掉,談都沒得談。

    成本對於這些大公司來說是個大問題,清華大學是大學,三本的大學也是大學,你覺得這些公司更喜歡去找清華的大學生,還是喜歡找三本大學的大學生?清華之類的大學一開始就把絕大部分人給篩選出去了,留下的基本上就是精英,大大減少了這些企業的“錯配”機率,如果我是企業老總,我也可能去更好的大學去招聘。

    這些公司嘴上說“比起學歷更重視能力”,但是他們壓根連招聘會都懶得在三本大學開,各位不相信的話,可以統計統計你們城市的那些重點大學和三本大學招聘會都是什麼規模,都是什麼級別的企業來。

    這絕對不是說要歧視沒上過大學,或者歧視三本大學的學生,而是說要認清現實,社會上這些知名人物會因為很多問題受到壓力,美國又是一個講政治正確的地方,什麼話都不能說錯,說錯了就會被媒體吊起來打,說庫克是不是看不起人啊,是不是歧視啊之類的,庫克言不由衷我也能理解,但是各位可真的不要當真了。

  • 6 # 靜觀財經

    庫克的話,讓人很振奮,但我們卻不可以當成至理名言。信一半就可以了。

    學位是否重要,其實,還得看人的能力以及用人機構的包容性。所以對於庫克的說法,我只能是部分贊同。

    客觀的講,大學學位,是一個重要的結果,但並非一個必需的象徵。可是,很多時候卻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學位是很重要的。

    因崗位的需求,有些用人機構在用人時很需要大學的學位。

    畢竟,在相當多的時候,學位可以是某人在大學階段學習的見證。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如果大學過程中沒有取得學位,那很可能這個人在大學並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的學業。

    正如,重點大學的大學生,在生源質量上,比普通大學應該會有一定的保證。

    其次,學位的重要性與個人能力的重要性相比,還應該處於第二位。

    學位,能夠代表一個人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大學學業的基本適應度。但是,它卻無法體現一個人內在的潛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張力。

    如果一個人,能夠拿出遠超自己應有學位的成就來驗證自己的能力,那麼那個學位存在或者不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已經不大。

    我有一個學生,大學並非學的計算機專業,但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天賦已經成為一名很成熟的程式設計師。有的公司想請他去工作,我想這時候沒人在乎他的學歷之類的東西吧?

    我有幾位作家朋友,不用說學位,連大學都沒有上過,可他們的作品和影響力都在那裡擺著。

    第三,學位是否重要,還得看用人機構的包容性。

    蘋果用人可以不講學位,但我們大陸的絕大部分用人機構,怕是沒有幾個敢有這樣的勇氣。

    公司的文化,決定了學位的重要性。

    你要是信了庫克的話,那在大陸怕是行不通。

    因此,對於能力超群的人來說,庫克的話是一針強心劑。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聽聽就可以了,好好的上課去吧。

  • 7 #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認同庫克的說法,大學學位怎麼可能是必要的東西呢,就我們國家來說,何止一半的人沒有大學學歷,如果是必要的東西,那也太階層固化了,也太可怕了。

    大學裡可以有不錯的學習氛圍,可以有同齡人的互動,可以接觸較廣的知識,但社會更是一所大學。如果說大學裡可以玩一些虛的東西,可以讀些人文、哲學等虛的東西,那是值得的,可以讓人心靜的。如果讀大學就是為了就業,讀大學就在創業,那還不如不讀,或者延緩一下再讀。

    目前我們就讀大學的群體太單一了,太單調了,都是高中自然延伸到大學。其實完全可以在真正想系統的學習,想純粹探索時再走進大學之門。也就是說,就本科而言,也可以30多歲,40多歲甚至更大的年齡再讀,我們的大學機制也要朝更多元方向設計,不僅是學科的多元,也有學生年齡層的多元。

    再說,一張文憑的分量越來越輕了,不同領域不同工作都有不同的認證,不同的文憑,有時圈層的力量更大,你曾經的老闆是誰,你有人介紹,謀得的工作就不一樣了。

    就大陸各大學看,除了北大清華這些知名學府外,幾百所普通的大學都沒有什麼分辨度了,反正有張文憑,就認證為是大學生就可以了。

    技術相關類的學校要多些,給不讀大學的人更多點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後物件和結婚前對你一樣好嗎?如果沒有孩子你會選擇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