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遙遠的青稞地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 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這時 石頭 飛到我身邊 石頭 長出血 石頭 長出七姐妹 那時我站在荒蕪的草原上 那時我在遠方 那時我貧窮而自由 這些不能觸控的 姐妹 這些不能觸控的 血 這些不能觸控的 遠方的幸福 遠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詩人海子痴迷於西藏文化,短暫的一生去過兩次西藏,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歌,這是其中一首。 理解海子的詩歌,必須先理解海子精神上的痛苦。詩歌,就其本質而言,不是技巧,而是一種精神。可惜,在中國,幾千年的詩歌傳統,講究的就是技巧,因為詩歌對文人而言,就是一件衣服,不得不穿。於是詩歌技巧發展到極致,而詩歌精神卻日漸衰微。而海子是不多的幾個真正擁有詩歌精神的人,是傳承屈原李白詩歌之火的傳人。 《遠方》寫於88年8月的西藏之行,表達了詩人精神上的矛盾痛苦。詩人一生嚮往遠方,遠方是詩人反覆吟唱的主題之一。最有名的就是“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祖國》),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可這句子裡包含了作者多少痛苦,堅毅,無奈,決心,卻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很難想象的。 《祖國》寫於87年,88年的《遠方》,很像是一種幻滅,對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的悔恨,其實不是這樣,早在84年的詩作《龍》裡,詩人就寫道,“遠方就是你一無所有的地方”,可見詩人從走上詩歌這條荊棘之路的起始,就清醒的知道,詩歌之路,是一條通往一無所有的艱難之路,可儘管這樣,詩人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在吟唱遠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孤獨,終於無法自抑的走上了不歸之路。 中國詩歌,追求“言近意遠”的意境,無論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直白,或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都因其言近意遠而流芳百世。海子的詩句“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遙遠的青稞地/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 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同樣言近意遠,不同之處在於,古人的詩歌情感含蓄,而海子情感強烈。從詩歌藝術而言,含蓄勝過直露,但含蓄並不勝過強烈。 海子在《詩學·一份提綱》中說道,“我恨東方詩人的文人氣質。他們蒼白孱弱,自以為是。他們隱藏和陶醉於自己的趣味之中。他們把一切都變成趣味,這是最令我難以忍受的。比如說,陶淵明和梭羅同時歸隱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羅卻要對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極大的珍惜和關注。這就是我的詩歌的理想,應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注生命存在本身。”(選自《詩學·一份提綱》)儘管出於民族情感,讀到這樣的文字我們會不舒服,但我們應該承認,海子的認識有極其正確的一面,正因為中國古人,用生活的趣味來沖淡生活的痛苦,表現在詩歌裡,就是情感含蓄的特點。而海子直麵人生的痛苦,表現在詩歌裡,就體現出強烈的情感色彩。從藝術上說,兩者孰優孰劣,可以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但我們不能否認,海子言近的詩句裡,包含了詩人對生命深刻而痛苦的體驗,這種體驗,不亞於任何一個偉大詩人,無論古今中外。而詩歌,缺少這種體驗,真有存在的必要嗎? 海子認為,“詩,說到底,就是尋找對實體的接觸。”(選自《尋找對實體的接觸》(《河流》原序)),而實體,海子也稱為“元素”,這些基本的元素或實體中,主要有“太陽”、“土地”和“水”,而石頭則是土地中最重要的成分,在和《遠方》同時創作的《西藏》一詩中,三節詩首句都是“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可見,海子對石頭有許多獨特的想法。“這時 石頭/飛到我身邊/ 石頭 長出血/石頭 長出七姐妹”,我們不妨理解為,海子在這遙遠的地方,儘管孤獨,儘管痛苦,但依然思索著宇宙的實體,從這實體中,產生生命(血),產生美好的事物(姐妹)。而這些美好的事物和生命,卻依然是不可觸控的,儘管詩人已經來到了嚮往的“遠方”,來到了以為可以觸控實體和美好生命的遠方,可是,最後的感受,卻依然是不可觸控。“遠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我想,任何一個在精神上上下求索的人,都會有相同的體會,真正的美好永遠只存在於心靈之中,好比完全的圓只存在於概念之中一樣。但儘管如此,這種求索的勇氣和過程,卻依然是充滿美感,有無盡的感染力。 促使詩人執著於探索嚮往“遠方”的,無疑就是詩人所追求的心靈自由。“那時我在遠方/那時我貧窮而自由”,心靈的自由,是任何偉大藝術家所必備的先決條件,可是環顧中國的現狀,你能找到擁有自由心靈的藝術家嗎?尤其是用文字表達的文學家,他們早已習慣於在屋簷下思索,就算寫的完全是古人的故事,也已經無法擺脫屋簷下思索所養成的矮子習慣。只要看看中國有這麼多文人,在津津樂道專制皇帝的豐功偉績,就知道他們的思想有多麼鄙憐。 而海子則不同,海子生長在偏遠的農村,充斥城市的那種浸透骨髓的向上爬的願望,還沒有傷害農村的純樸,而海子很年輕的時候,就沉浸在學問之中,使海子得以保持赤子之心,思想也就更為自由。當然,作為一種比較抽象的文學形式——詩歌,也比較容易逃脫專制的粗暴蹂躪,這使海子在寫作上,體現出自由而流暢的氣勢,儘管不是那麼好理解。 閱讀海子的詩歌,令人痛苦。但是這種痛苦其實並不來自於海子的詩歌,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只是凡俗的生活使我們的痛苦變得麻木,而海子的詩歌又使它銳利而持久,假如你還在思考生命或生活的意義,這種痛苦難以避免。而海子的詩歌正具有深深切入人心的力量。 但是這種痛苦本身,也多少包含著些許幸福,也就是海子嚮往的“遠方的幸福”,儘管這種幸福,“不可觸控”,又“是多少痛苦”,但海子不會放棄,喜歡海子的我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我相信,海子用生命“傳遞的火”,不會“又是在白白地燃燒”(選自《獻詩》1989)。
遠方 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遙遠的青稞地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 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這時 石頭 飛到我身邊 石頭 長出血 石頭 長出七姐妹 那時我站在荒蕪的草原上 那時我在遠方 那時我貧窮而自由 這些不能觸控的 姐妹 這些不能觸控的 血 這些不能觸控的 遠方的幸福 遠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詩人海子痴迷於西藏文化,短暫的一生去過兩次西藏,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歌,這是其中一首。 理解海子的詩歌,必須先理解海子精神上的痛苦。詩歌,就其本質而言,不是技巧,而是一種精神。可惜,在中國,幾千年的詩歌傳統,講究的就是技巧,因為詩歌對文人而言,就是一件衣服,不得不穿。於是詩歌技巧發展到極致,而詩歌精神卻日漸衰微。而海子是不多的幾個真正擁有詩歌精神的人,是傳承屈原李白詩歌之火的傳人。 《遠方》寫於88年8月的西藏之行,表達了詩人精神上的矛盾痛苦。詩人一生嚮往遠方,遠方是詩人反覆吟唱的主題之一。最有名的就是“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祖國》),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可這句子裡包含了作者多少痛苦,堅毅,無奈,決心,卻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很難想象的。 《祖國》寫於87年,88年的《遠方》,很像是一種幻滅,對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的悔恨,其實不是這樣,早在84年的詩作《龍》裡,詩人就寫道,“遠方就是你一無所有的地方”,可見詩人從走上詩歌這條荊棘之路的起始,就清醒的知道,詩歌之路,是一條通往一無所有的艱難之路,可儘管這樣,詩人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在吟唱遠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孤獨,終於無法自抑的走上了不歸之路。 中國詩歌,追求“言近意遠”的意境,無論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直白,或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都因其言近意遠而流芳百世。海子的詩句“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遙遠的青稞地/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 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同樣言近意遠,不同之處在於,古人的詩歌情感含蓄,而海子情感強烈。從詩歌藝術而言,含蓄勝過直露,但含蓄並不勝過強烈。 海子在《詩學·一份提綱》中說道,“我恨東方詩人的文人氣質。他們蒼白孱弱,自以為是。他們隱藏和陶醉於自己的趣味之中。他們把一切都變成趣味,這是最令我難以忍受的。比如說,陶淵明和梭羅同時歸隱山水,但陶重趣味,梭羅卻要對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本身表示極大的珍惜和關注。這就是我的詩歌的理想,應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注生命存在本身。”(選自《詩學·一份提綱》)儘管出於民族情感,讀到這樣的文字我們會不舒服,但我們應該承認,海子的認識有極其正確的一面,正因為中國古人,用生活的趣味來沖淡生活的痛苦,表現在詩歌裡,就是情感含蓄的特點。而海子直麵人生的痛苦,表現在詩歌裡,就體現出強烈的情感色彩。從藝術上說,兩者孰優孰劣,可以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但我們不能否認,海子言近的詩句裡,包含了詩人對生命深刻而痛苦的體驗,這種體驗,不亞於任何一個偉大詩人,無論古今中外。而詩歌,缺少這種體驗,真有存在的必要嗎? 海子認為,“詩,說到底,就是尋找對實體的接觸。”(選自《尋找對實體的接觸》(《河流》原序)),而實體,海子也稱為“元素”,這些基本的元素或實體中,主要有“太陽”、“土地”和“水”,而石頭則是土地中最重要的成分,在和《遠方》同時創作的《西藏》一詩中,三節詩首句都是“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可見,海子對石頭有許多獨特的想法。“這時 石頭/飛到我身邊/ 石頭 長出血/石頭 長出七姐妹”,我們不妨理解為,海子在這遙遠的地方,儘管孤獨,儘管痛苦,但依然思索著宇宙的實體,從這實體中,產生生命(血),產生美好的事物(姐妹)。而這些美好的事物和生命,卻依然是不可觸控的,儘管詩人已經來到了嚮往的“遠方”,來到了以為可以觸控實體和美好生命的遠方,可是,最後的感受,卻依然是不可觸控。“遠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我想,任何一個在精神上上下求索的人,都會有相同的體會,真正的美好永遠只存在於心靈之中,好比完全的圓只存在於概念之中一樣。但儘管如此,這種求索的勇氣和過程,卻依然是充滿美感,有無盡的感染力。 促使詩人執著於探索嚮往“遠方”的,無疑就是詩人所追求的心靈自由。“那時我在遠方/那時我貧窮而自由”,心靈的自由,是任何偉大藝術家所必備的先決條件,可是環顧中國的現狀,你能找到擁有自由心靈的藝術家嗎?尤其是用文字表達的文學家,他們早已習慣於在屋簷下思索,就算寫的完全是古人的故事,也已經無法擺脫屋簷下思索所養成的矮子習慣。只要看看中國有這麼多文人,在津津樂道專制皇帝的豐功偉績,就知道他們的思想有多麼鄙憐。 而海子則不同,海子生長在偏遠的農村,充斥城市的那種浸透骨髓的向上爬的願望,還沒有傷害農村的純樸,而海子很年輕的時候,就沉浸在學問之中,使海子得以保持赤子之心,思想也就更為自由。當然,作為一種比較抽象的文學形式——詩歌,也比較容易逃脫專制的粗暴蹂躪,這使海子在寫作上,體現出自由而流暢的氣勢,儘管不是那麼好理解。 閱讀海子的詩歌,令人痛苦。但是這種痛苦其實並不來自於海子的詩歌,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只是凡俗的生活使我們的痛苦變得麻木,而海子的詩歌又使它銳利而持久,假如你還在思考生命或生活的意義,這種痛苦難以避免。而海子的詩歌正具有深深切入人心的力量。 但是這種痛苦本身,也多少包含著些許幸福,也就是海子嚮往的“遠方的幸福”,儘管這種幸福,“不可觸控”,又“是多少痛苦”,但海子不會放棄,喜歡海子的我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我相信,海子用生命“傳遞的火”,不會“又是在白白地燃燒”(選自《獻詩》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