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熱心葉子9j
-
2 # 宸藍色星河
宋朝初期,沿襲舊制,最高學府是國子監,不過在宋朝叫國子學。宋仁宗慶曆年間,設立太學,到北宋末年最高達到近四千人。需要糾正一點認知的是,宋代的教育並不像很多文章裡寫的那樣,僅僅以儒學為主,讀讀四書,念念五經,而是很多學科同時存在,如官方設立武學、律學、算學、書學、畫學等學,范仲淹在營建蘇州學宮時還劃時代的實行文理分科,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現在。
簡單來講,國子監主要是教育管理機構,地方上設有州學縣學和書院。印刷術的普及,使《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入門級課本已經傳播到偏遠村落。這是此前朝代從未有過的。不少地區利用農閒舉辦冬學,請一些書生教授農家子弟識文認字。這使得宋朝的應試規模急劇擴大。以福州一地為例,北宋哲宗時參加解試時已達三千餘人,而到南宋孝宗,竟然達到了兩萬人。
宋仁宗寶元元年,朝廷下令藩府設立學校。六年後,朝廷再下令所有州縣皆設學校。這些學校劃有大量學田和房屋收租作為經費,不僅滿足學校日常開支,還免費供學生食宿。
宋哲宗時期,北宋二十四路共有學生十六萬七千多人,校舍十五萬間。這些學校財產收租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年收入錢三百零五萬貫,糧六十四萬多斛。這些學校規模之龐大,在校學生之多,都是空前的。
此外,宋朝還有大量私學。一些著名儒生紛紛設立精舍、書院,開門授徒。如著名的白鹿書院、嶽麓書院、應天書院、嵩陽書院、石鼓書院、茅山書院等等。南宋時期,各地書院達三百多所。州縣官學與書院相輔相成,促進了宋朝的文化教育繁榮發達,整體投入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驚人數字,繼而也使宋朝的文化藝術達到中國歷史上的巔峰。
在宋朝時期,文化的發展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巔峰,這不僅得益於寬鬆的社會環境,更得益於君王的政策引導。
一、國泰民安,經濟繁榮
在宋太祖趙匡胤打下宋朝江山之後,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治理,宋朝社會步入了繁盛時期。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環境十分寬鬆。學識文化不僅在知識分子階層成為一抹亮麗的風景線,就連在民間,百姓們之間也流傳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詩詞。宋朝的文人雅士數不勝數,有崇尚儒家學說哲學家的朱熹;開創婉約派的詞人柳永、李清照;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二、君王好文,重文輕武
宋太祖趙匡胤是靠武起家,但是在他的內心,永遠有著崇文的思想。在國家安定之後,趙匡胤便實施了重文輕武的政策,不僅對相同級別的文官有著更高的待遇,而且下令永不殺文人,這也對天下所有文人都下了赦免之令。在趙匡胤的眼裡,他認為文官更能夠輔佐君王治理國家,他在位時期也求賢納士,重用文人。宋徽宗也是一位文化成就非凡的君王,他不僅對書法作畫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勇於大膽創新,敢於跟從自己的思想突破固有的文化規律,是一位有著超高藝術細胞的君王。
有人說宋朝文化傳承了唐朝文化的精華,也有人說宋朝文化是別具匠心的自創文化。無論世人怎樣評價宋朝文化,宋朝都是中國歷史文化中進步最大,成長最快,碩果最豐的文化創作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