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樓閣 空中樓閣(kōngzhōnglóugé) 解釋空中所顯現的閣樓,懸掛在空中的樓房亭閣。指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或虛構的東西。也可喻為高明通達。 出處唐·宋之問《遊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示例茅盾《子夜》:“稟受了父親的名士氣質,曾經架起了多少的~。” 近義詞虛無飄渺、海市蜃樓 燈謎天宮;月宮;廣寒宮 10三重樓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 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與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 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 時人聞已,便生怪笑,鹹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 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脩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 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註釋: ⑴這是《百喻經》第10個故事,好高騖遠的人總想一步登天,而實際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須腳踏實地,萬丈高樓從地而起。 ⑵三重:重,層;三重,三層。 ⑶軒敞疏朗:軒敞,高大寬敞;疏朗,空氣流通而明亮。 ⑷渴仰:渴望羨慕。 ⑸解作彼家:會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⑹經地壘墼(jī):經地,丈量地基;壘墼,堆砌磚塊、磚坯。 ⑺固:固執,堅持的意思。 ⑻四輩弟子:佛教用語。亦稱“四眾”、“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信眾。 ⑼三寶: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佛指釋迦牟尼;法指教義、原理;僧指信眾。 ⑽道果:透過修行,脫離世俗,斷滅一切煩惱、自我,達到解脫的“涅盤”境界。 ⑾三果:小乘佛教關於修道的幾個階段。共分四果。須陀洹,漢譯為“入流”等,意為初入聖道,是第一果;斯陀含,漢譯為“一來”,意為意念未脫盡,還有一往來,是第二果;阿那含,漢譯為“不還”等,意為慾望煩惱已經斷絕,不再回到欲界,是第三果;阿羅漢,小乘佛教把佛弟子修行達到的最高境地稱“阿羅漢”,是第四果。 白話: ??從前有個富翁,愚蠢無知。有一次,他到另一個富翁的家裡,看見一座三層的樓房,樓又高又大,富麗堂皇,寬敞明朗,他十分羨慕,心裡想:“我的錢財並不比他少,為什麼以前沒想到造一座這樣的樓呢?”他立刻喚來木匠,問道:“你能不能照著那家的樣子造一座漂亮的樓?”木匠回答說:“那座樓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說:“那你現在就為我造一座像那樣的樓。” ??於是木匠便開始量地基,疊磚,造樓。富翁看見木匠疊磚,心生疑惑,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就問木匠:“你這是打算造什麼?”木匠回答道:“造三層的樓呀!”富翁又說:“我不要下面二層,你先給我造最上一層。” ??木匠答道:“沒這樣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層樓而造第二層樓的?不造第二層樓又怎麼談得上造第三層樓呢?” ??這個愚蠢的富翁固執地說:“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層樓,你一定得給我造最上一層樓!” ??其他的人聽到了這件事,都笑話他。 ??偈曰:無基不為樓,事無僥倖成。 ?????欲證如來果,當把根本修。 源流: 《菩薩善戒經》載: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由三級至四級者,亦無是處。(《大正藏》第三十冊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頁) 解說: 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此則可與第四十四則<欲食半餅喻>比看。 供您思考: ??末法眾生見海市蜃樓而自我陶醉,不斷煩惱謂能得道,不知佛法謂但憑一句即能圓滿,實與空中造樓的幻想沒有兩樣。 ??能海上師說過:不修解脫道,不以出離乘為基礎實是“輕毛菩薩”也。又說:早上吃晚飯,仍叫早飯。 ??聖法法師說:一棵樹最初必由一粒種子,下土發芽生根慢慢長大而成。一個人的知識學問也由從小一字一句地讀書,慢慢累積而成,樹有根水有源。知識由學問而學成,房屋也由基礎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樓閣呢?可是世間就有很多不要基礎而空中建樓閣的事情。 ??學佛的人只認識幾個佛學名詞,就以大法師大居士自居。學三天靜坐就開悟、得道、神通等等。不願從基本佛學學起,就要當大法師講經說法。不要初果、二果、三果,就想馬上證阿羅漢果。這不是和空中造樓閣一樣嗎? ??還有世間上的愚人,講實在話,講真理不愛聽,講神話、講鬼話、講小說——《封神榜》《西遊記》《遊天堂》《遊地獄》等話,偏偏愛聽。也認為事實,這不是和空中樓閣一樣是什麼?
空中樓閣 空中樓閣(kōngzhōnglóugé) 解釋空中所顯現的閣樓,懸掛在空中的樓房亭閣。指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或虛構的東西。也可喻為高明通達。 出處唐·宋之問《遊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示例茅盾《子夜》:“稟受了父親的名士氣質,曾經架起了多少的~。” 近義詞虛無飄渺、海市蜃樓 燈謎天宮;月宮;廣寒宮 10三重樓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 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與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 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 時人聞已,便生怪笑,鹹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 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脩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 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註釋: ⑴這是《百喻經》第10個故事,好高騖遠的人總想一步登天,而實際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須腳踏實地,萬丈高樓從地而起。 ⑵三重:重,層;三重,三層。 ⑶軒敞疏朗:軒敞,高大寬敞;疏朗,空氣流通而明亮。 ⑷渴仰:渴望羨慕。 ⑸解作彼家:會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⑹經地壘墼(jī):經地,丈量地基;壘墼,堆砌磚塊、磚坯。 ⑺固:固執,堅持的意思。 ⑻四輩弟子:佛教用語。亦稱“四眾”、“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信眾。 ⑼三寶: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佛指釋迦牟尼;法指教義、原理;僧指信眾。 ⑽道果:透過修行,脫離世俗,斷滅一切煩惱、自我,達到解脫的“涅盤”境界。 ⑾三果:小乘佛教關於修道的幾個階段。共分四果。須陀洹,漢譯為“入流”等,意為初入聖道,是第一果;斯陀含,漢譯為“一來”,意為意念未脫盡,還有一往來,是第二果;阿那含,漢譯為“不還”等,意為慾望煩惱已經斷絕,不再回到欲界,是第三果;阿羅漢,小乘佛教把佛弟子修行達到的最高境地稱“阿羅漢”,是第四果。 白話: ??從前有個富翁,愚蠢無知。有一次,他到另一個富翁的家裡,看見一座三層的樓房,樓又高又大,富麗堂皇,寬敞明朗,他十分羨慕,心裡想:“我的錢財並不比他少,為什麼以前沒想到造一座這樣的樓呢?”他立刻喚來木匠,問道:“你能不能照著那家的樣子造一座漂亮的樓?”木匠回答說:“那座樓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說:“那你現在就為我造一座像那樣的樓。” ??於是木匠便開始量地基,疊磚,造樓。富翁看見木匠疊磚,心生疑惑,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就問木匠:“你這是打算造什麼?”木匠回答道:“造三層的樓呀!”富翁又說:“我不要下面二層,你先給我造最上一層。” ??木匠答道:“沒這樣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層樓而造第二層樓的?不造第二層樓又怎麼談得上造第三層樓呢?” ??這個愚蠢的富翁固執地說:“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層樓,你一定得給我造最上一層樓!” ??其他的人聽到了這件事,都笑話他。 ??偈曰:無基不為樓,事無僥倖成。 ?????欲證如來果,當把根本修。 源流: 《菩薩善戒經》載: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由三級至四級者,亦無是處。(《大正藏》第三十冊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頁) 解說: 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此則可與第四十四則<欲食半餅喻>比看。 供您思考: ??末法眾生見海市蜃樓而自我陶醉,不斷煩惱謂能得道,不知佛法謂但憑一句即能圓滿,實與空中造樓的幻想沒有兩樣。 ??能海上師說過:不修解脫道,不以出離乘為基礎實是“輕毛菩薩”也。又說:早上吃晚飯,仍叫早飯。 ??聖法法師說:一棵樹最初必由一粒種子,下土發芽生根慢慢長大而成。一個人的知識學問也由從小一字一句地讀書,慢慢累積而成,樹有根水有源。知識由學問而學成,房屋也由基礎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樓閣呢?可是世間就有很多不要基礎而空中建樓閣的事情。 ??學佛的人只認識幾個佛學名詞,就以大法師大居士自居。學三天靜坐就開悟、得道、神通等等。不願從基本佛學學起,就要當大法師講經說法。不要初果、二果、三果,就想馬上證阿羅漢果。這不是和空中造樓閣一樣嗎? ??還有世間上的愚人,講實在話,講真理不愛聽,講神話、講鬼話、講小說——《封神榜》《西遊記》《遊天堂》《遊地獄》等話,偏偏愛聽。也認為事實,這不是和空中樓閣一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