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教育被職業化之後最核心的問題:脫離生產勞動實踐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自然生命悄無聲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對均衡穩定性的“生態食物鏈”。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透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

    剛出生的人類嬰兒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身軀、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不能獨自抵禦生存環境傷害、不知該如何與同伴進行分工協作......作為自然生命物質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人類孩子出生後必須透過不斷模仿學習才能從長輩那裡繼承綜合生存技能。當然,為了將業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傳承下去,人類社會形成了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完備的群體生存技能傳承體制——教育。那麼,為什麼說教育被職業化之後最核心的問題:脫離生產勞動實踐。呢?

    語言文字學、數學、物理、地理、化學、自然、政治、歷史、醫學、藝術、體育、資訊通訊......現代學校教育內容幾乎涵蓋了所有人類已知社會文明形態。但是,為了規範教學管理秩序、提升教學考試成績,除體育課在操場之外,其它科目全在教室裡完成。故而,從小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卻不識農桑、不會做家務的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何不食肉糜”式的專家學者也越來越多。

    2022年秋季學期即將實施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細分了個年齡階段孩子應該掌握的基本生產勞動與生活技能,其中不乏包括種植、養殖、手工製作、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木工、陶藝、布藝等日常生活勞動等都將計入學校義務教育目錄清單。可見,教育主管部門也已經意識到教育脫離生產勞動實踐著實不妥,剩下的問題便是寸土寸金的城鎮環境中,哪裡可以規劃成孩子們的菜園子?

    上學時間,離學校較遠的7:30左右必定要出家門、放學回家的作業指不定做到何時;假期,寒暑假作業少不了、校外&技能提升一大堆;家長們忙著職業工作,極少有時間陪伴孩子、並且現有城鎮綜合生活環境也不太適宜引導孩子們參與勞動實踐,比如許多年輕父母自己都懶到除了賺錢啥都不想幹,吃飯叫外賣、家務找家政、洗衣送洗衣店......如此成長環境,孩子們能有生產實踐機會嗎?

    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意思是自己成家立業以後,才知道生活艱辛的滋味;自己有了子女,才知道養育子女不容易,從而感知、回報父母的恩情。同理,孩子們只有親歷生產勞動實踐,對自然物質形態才能有真實的感官認知;孩子們只有親歷體力勞動實踐、品嚐到勞動果實的甘甜之後,方才知曉生活的艱辛&精心坐在教室裡好好學習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回望來路,廣大的70-90後都曾經為了可以免除體力勞動而努力學習文化課業,今天亦有許多農村的孩子因努力學習而免於輔助家長幹農活兒。

    為了跳出“農門”而奮發讀書、學歷認證與生產勞動實踐無關、接受完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寧可留在城鎮送外賣也不回鄉種地、博士管理街道+教小學生+上菸草流水生產線、為了快速賺到更多錢而貪腐+造假+投機取巧等已越來越普遍......自從教育工作脫離生產勞動實踐成為獨立的人類社會事業以來,學業升級考評、學歷認證、職業認證考評便與實幹型生產勞動實踐漸行漸遠。同時,由於文化學歷高的人更容易進入具備人類社會消費財富分配的決策階層,“學而優則仕”已然成為所有孩子學文化不幹勞動實踐的最佳藉口。

    常言道:“做事,就是最好的學。”現代人類社會文明成果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源於生產勞動與生活實踐,所學知識也只有透過生產勞動實踐檢驗才能分辨有沒有實用價值。然而,職業化的學校教育為了追求考評的便利性、為了追求高學分沒有給生產勞動實踐留座位,家庭為了響應學校教育、為了響應優生優育捨不得也沒地方引導孩子們從事生產勞動實踐。所以,教育被職業化之後最核心的問題:脫離生產勞動實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賭博“大亨”畲智江將被引渡到大陸,港臺為何強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