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人一個59523417
-
2 # 美麗月亮灣
四句並非全是抒情。
本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境界雄渾,浩瀚空曠的藝術畫面。詩的前三句粗筆勾勒,以浩茫寬廣的宇宙天地和滄桑易變的古今人事作為深邃、壯美的背景加以襯托。第四句飽蘸感情,凌空一筆,使抒情主人公——詩人慷慨悲壯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畫面的主位上,畫面頓時神韻飛動,光彩照人。從結構脈絡上說,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
不是。
賞析《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註釋】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涕:眼淚
1、《登幽州臺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語言風格是沉鬱悲壯。
2、這是一首弔古傷今,吟詠歎惋的生命悲歌,詩人透過書寫登樓遠眺,憑今弔古的感概,抒發了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鬱的思想感情。
3、請對“古人”和“悠悠”進行解釋。
古人:賢明的君主(禮賢下士的聖君)。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4、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畫面。
我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賞識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5、此詩篇幅膽小,但是內涵豐富,請談談你的理解。
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時”的哀嘆。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
6、給全詩劃分朗讀節奏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7、“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中的“古人”“來者”具體指代的什麼人?
“古人”指古代惜才愛才的賢明君主,“來者”是指詩人以後的賢明君主。
8、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了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能實現遠大政治理想的悲涼,壓抑感和孤獨感。
9、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沒什麼特殊之處,千百年來卻一直不減它動人的力量。試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並分析它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
《登幽州臺歌》傳達出時間的綿長無盡,以及個人置身其中的孤獨感,喚起的是人類共有的那種在廣袤時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處且何去何從的茫然感。它在藝術表現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體的景或事而來打動人。
10、賞析詩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這兩句詩從時間角度寫出來時間之悠久綿長,表現了了主人公的孤獨,又表述了對古代那些禮賢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緬懷古人的同時,寫盡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為下文抒發悲愴的心情做鋪墊。
11、“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中有兩個“不見”,它們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兩個“不見”都表達了作者感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不見”的“古人”和“來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樣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賢臣。這兩句緬懷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
不同點:前一個“不見”是感懷歷史,後一個“不見”是對將來提出希望,悲愴之情遞進,由古及今。
12、“獨愴然而涕下”屬於何種描寫?寫出了什麼?“獨”有什麼作用?
神態描寫。形象逼真地描寫了詩人熱淚飛灑的情態和悲憤;渲染了詩人心中不可名狀的孤獨和悲憤。
13、《登幽州臺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孤獨地站在幽州臺上,仰首責問蒼天,大地茫茫,空闊寂寥,沒有一個知音。內心滿懷悲憤。
14、“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中的“人”“者”是指什麼人?
任人唯賢的人。
15、“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一句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詩人不被理解賞識的孤獨和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抒發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