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映明
-
2 # 科技與金融學人
先說說美團的財報吧,看似扭虧為贏皆大歡喜,但實則卻有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意味。
印象最深的是前不久四川南充火鍋協會舉報美團的那次,表面上,美團為幫扶餐飲企業推出了各類優惠活動,但事實上,20%的扣點+強制優惠 30%-50%的活動+一定金額的配送費+三高的狀態(原材料成本高、人工工資高、房租高),商家的狀態無異於雪上加霜。
從最初的8%,到16%,再到現在部分地區高達20%,美團外賣的佣金費率早就已經觸到了一些中小商戶的盈虧線,特別是對於小吃類的商家來說。疫情之前,夜宵時段一直是生意最好的,美團看到之後,又想出了額外抽成的辦法,晚上10點到11點,每單要多抽6毛錢,12點到凌晨2點,每單多抽1元,很多商戶每天忙活到凌晨兩三點也賺不到什麼錢,因為錢全都被美團抽走了。
而如今,全國都在保障復工,美團不但沒有給商戶們實質性的幫扶,反而變本加厲,用提傭威脅商家與之進行獨家合作,如果被拒絕,就會採取漲佣金、降低排名、縮小配送範圍甚至強行關店等手段報復。
然而,佣金費率上漲還是冰山一角,與此同時,美團的收費專案也在增加,過去約定俗成的平臺補貼卻正在減少。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團施壓商家,商家就會自然而然的把這筆賬算在消費者頭上,所以,緊跟著的是,美團的使用者活躍度越來越低,使用者數也在明顯減少,再加上美團接連被曝出的負面行為,更是給了美團致命的一擊。
好比前段時間騎手直播騷擾女客戶一事,除了這種行為引發爭議之外,影片裡那位小哥也並非騎手本人,但他卻順利的通過了美團的人臉識別,無意間暴露出了美團內部的系統漏洞以及監管不力等弊病。
作為平臺而言,保護使用者個人、加強員工素質、加大管理力度都是最基本的準則,可美團這麼大一個平臺,連這點都做不到,大家又憑什麼要繼續信任你?
總之,美團現在可謂是拆了東牆補西牆,賠了夫人又折兵。雖然從高額的佣金費率裡擠出來了一些利潤,但對於大盤而言終究是杯水車薪,同時,它失去了很多新老顧客甚至商家的信任,其價值遠高於這些看得見的財富,就像一個徒有其表的空殼子,沒有了商家使用者的支援、失了人心,未來一定會徹底衰落。
-
3 # 東哥解讀電商
美團點評2019年Q4:營收282億元 同比增長42.2%
3月31日訊息,美團點評釋出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美團點評第四季度營收282億元,市場預期265.11億元,2018年同期營收為198.03億元,同比增長42.2%;調整後淨利潤22.7億元,2018年同期為調整後淨虧損15.82億元,同比扭虧。
美團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及淨利潤表現超過市場預期,受益於新業務持續發力以及高毛利的酒旅業務快速發展。
美團第四季度營收達282億元:包括餐飲外賣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37%;酒旅業務單季度營收同比上漲38%至64億元;新業務營收增速跑贏整體達到45%,實現營收61億元。受益於新業務發力,美團營收再漲。
雖然酒旅業務營收佔比僅有23%,卻貢獻了過半毛利。美團第四季度毛利潤達到97.18億元,酒旅毛利潤高達56.42億元,毛利率達到88%。這意味著美團透過低毛利高頻業務引流高毛利低頻業務的方式,實現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以往我們將目光聚焦在低毛利的外賣業務,所以低估了美團的盈利能力,現在新業務拔高其想象空間,值得市場關注。
回覆列表
美團2019年財報,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毫無疑問就是扭虧為贏了,但怎麼贏利的呢,原因也很簡單,三個字:漲佣金,對於資本家,這是常規操作,但估計無數店家對此有不同看法。
美團公司全年營收9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5%,其中佣金收入高達655.3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39.4%。
單從資料來看,可以說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只是美團外賣的商家們,估計心裡在滴血,畢竟美團的主要利潤點在抽傭上,箇中滋味變化商家們體會最深切。
美團成立初期為了競爭,抽成非常低還有補貼,以致於從2013年起連續虧損五年,直到2019年第二季度,才靠外賣在經營層面扭虧為盈,但弔詭的地方在於,去年整體經濟形勢下行,美團居然能扭虧為盈,可見是兔死狗烹,靠高佣金吸足了商家的血。
其實美團去年就開始逐漸提傭,有商家接到美團外賣通知,要將其佣金從16%提高到21%,同時,晚上9點之後,除了固定配送費,還要增加一筆額外費用,新政策推行後商家幾乎無利可圖。
這種高佣金直接影響了整個外賣行業的生態,導致萬千中小商家不堪重負,合著到最後,全是在為美團打工了。
但打工也好,至少有口吃的,萬萬沒想到,天降橫禍,這疫情一來,美團不說共度時艱,反而落井下石,抽傭不減,商家們也開始聯合抵抗,從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以公開信的形式向社會各界舉報美團開始,美團口碑就一路雪崩。
疫情初期,美團假惺惺規定佣金為每單收入的8%,菜品可由商家自行配送,但只維持了一週左右就坐不住了,大幅提升佣金抽成,從8%直接上漲到20%,並且強行更改為由美團配送,商家承擔部分配送費。
有商家算了下,扣除房租、食材、水電、人員等成本,餐廳的利潤基本在30%~40%之間,美團抽成20%就意味著美團什麼都不用幹,就能白白獲得商家一半的利潤,合不合理,大家品,大家細品。
美團這邊瘋狂吸血,商家為了維持原有利潤,自然就要提高商品單價,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掏錢的還不是消費者,同樣的商品,消費者付出了更高的價格,商家只能維持原利潤,大頭全歸了美團。
不僅如此,美團還有隨意更改商家優惠活動和強行逼迫“二選一”的騷操作。
再就是臭名昭著的強行逼迫“二選一”,入駐美團的商家不能同時入駐餓了麼,一旦發現有商家在餓了麼上線,立刻警告,警告不聽的佣金上浮3%~7%。
這不明擺著霸王條款麼,但商家不聽不行,要是敢有異議,就立刻降低排名、縮減配送範圍、限制流量三連,美團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商家基本就是接不到單的情況,而且還申訴無門。
美團在疫情期間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寒了商家的心,導致商家怨聲四起,還直接導致大批商家出走。
與之相對的是,口碑餓了麼在疫情期間做出各種減免佣金,支援商戶的行為,贏得了很多商家的好感。如今口碑餓了麼已達1億日活,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駐,並且未來淘寶、高德還會繼續注入龐大流量,而日均人數在7500萬左右的美團卻沒有新增來源了,兩個公司的差距也許會就此拉開。
其實從這次財報中也能看出端倪,雖然美團的各項資料都在增長,但核心資料活躍商家使用者數卻增長緩慢,僅有7.1%的增長,再加上近期大批商家出走,無疑將對美團的核心——外賣業務造成重創,美團的未來會怎樣,我感覺不樂觀,至於商家的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此高佣金下,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