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81801513437

    當前,中國農業正處於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的關鍵時點。然而,不得不承認,在農業技術創新不斷湧現,農業市場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大量農業技術創新的成果未能得到有效推廣應用,未能充分實現其在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上的價值,從而阻礙了農業生產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轉型。不難觀察到,傳統的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技術推廣體制已經不能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這主要表現在技術擴散行為的單向型、供需脫節、資訊不暢、資源缺乏有效整合等突出矛盾造成技術擴?速度緩慢、技術效率不高。因此,深入系統地研究中國農業技術擴散規律,構建新形勢下高效農業技術擴散體系已經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面臨的緊迫任務。

    如何有效地將農業技術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農業技術擴散研究的中心問題。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農民是技術創新的採用者和實踐者。傳統的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忽視了農民的意願和行為,這種自上而下的體系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一個成功的農業技術擴散體系的構建。需要深刻理解農民技術採用的行為。

  • 2 # 舊顏

    一、創新擴散的概念創新擴散是一種新的觀點、思想、技術,一旦被引入到一個社會系統,就會在這個社會系統中從一個決策單位(個人、家庭、集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傳到下一個單位。創新採用者——在社會系統中,第一個實踐一項創新的人。

    二、農業創新的採用(一)創新的概念農業創新是應用於農業領域內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知識及新資訊。——新技術、產品、裝置、觀念、方法。(二)農民對農業創新的採用過程

    1.認識過程——農民只聽說某種觀念、資訊。

    2.興趣階段——尋求更多資訊。

    3.評價階段——對有關創新資訊作出暫時的決定,並尋求支援。

    4.試驗階段——進行小規模試驗,作出進一步判斷。

    5.採用或拒絕——透過對試驗結果分析,對創新作出決定。

    (三)創新採用者的分類採用者群體——把農民對農業創新採用的時間不同分為不同群體,稱之。S型曲線——單位時間已採用農業創新的成員佔全體成員的百分比。總軸為採納者的百分比。鍾型曲線——在一定時間內,採用農業創新成員的百分比。縱軸是採納農民人數。

    1.創新者——第一個採用的人;年輕,受過良好教育,有創新力;

    2.早期採用者——下一組採用的人;

    3.早期多數

    4.晚期多數

    5.落後者——最後採用的人。年齡大,受教育程度低。

    (四)各類採用者採用過程各階段的時間差異規律從認識到試用所需時間: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早期多數<後期多數<落後者從試行到採用所需時間: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早期多數>後期多數>落後者從認識到採用所需時間: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早期多數<後期多數<落後者說明:

    1.創新者接受新事物快,但要真正採用農業創新,則需花費較長時間進行試驗、評價;

    2.後期多數有自己的經驗,遇事要經過自己的反覆試驗,一旦試驗成功則儘快採用;

    3.落後者認識較慢,只觀察等待,既不親自試驗,又不輕信別人的結果,只有在當地農民都採用的話,也只好隨大流。結論: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從試種到採用,花費時間要比其他採用者長,而早期多數雖然起步晚,但從試種到全部採用僅需較短時間。

    (五)農民對創新特徵的看法

    1.如果農業創新比舊事物有較大的優越性,則會迅速採用。如減少勞力、減少風險、增加收益。

    2.如果農業創新與潛在採用者的價值觀和需要一致,就會被迅速採用。

    3.如果農業創新實踐比較簡單,容易理解,或學習不復雜。

    4.可在小範圍內試驗的農業創新易被採用。

    5.農業創新的結果容易被看見,就會被採用。

    (六)溝通渠道對農業創新採用的影響

    1.認識階段 鄰居朋友、小組接觸、個別接觸是農民獲得資訊的主要途徑。

    2.興趣階段鄰居朋友、小組接觸、個別接觸是農民獲得資訊的主要途徑。而且影響度增強。

    3.評價階段鄰居朋友、小組接觸是農民獲得資訊的主要途徑其次是個別接觸。特別是鄰居朋友對資訊評價作用巨大。

    4.採用階段個別接觸是農民獲得資訊的主要途徑。其次是鄰居朋友、小組接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餘額寶裡有凍結的資金怎麼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