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退休筆記

    樓主您好,在農村還有很多人沒有購買養老保險,未來養老該怎麼辦?那麼這個問題問的好,沒有購買養老保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你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那麼是沒有養老金的待遇,這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既然自己沒有養老金的待遇,可想而知養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一些的。

    因為畢竟對你自己來說沒有穩定的收入,那麼這個養老就不能夠透過養老金的方式來養老了,只能透過別的方式來想辦法,比如說,你參保了,商業養老保險或者說,自己存有一定的投資理財行為,那麼都可以享受一定的收入,但是這些收入畢竟來講它是不如養老金穩定的,因為養老金是可以領取終身的,任何的一個投資收入都不能夠領取終身,這就是養老金和其他投資理財產品的一種區別。

    還有就是作為70歲以上老人是有這個高齡補貼待遇的,這個高齡補貼每人每月大概是100元左右的一個水平。所以,這是可以領到的錢,除此以外呢,如果說你是具備農村低保戶或者是一些農村5保戶的一些條件的話,那我們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待遇,但是這些待遇,他總是沒有養老金的穩定,因為隨時都有取消的可能。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2 #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首先在農村人沒有購買養老保險,那麼也就意味著自己,即使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也是享受不到基本養老金待遇。所以說這就是沒有購買養老保險帶來的一個結果。如果說自己在農村。生活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開支也比較少的話,那麼對於自己來說,沒有或者是有這個養老金,其實關係並不是很大。

    本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所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並不是很高,大概每個月也就是100多塊錢200多塊錢這樣的一個水平。當然有著個一兩百塊錢對於自己來說可能會改善一定的生活水平,但實際上沒有這一兩百塊錢也就過去了。作為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那麼他可以獲得一個高齡補貼待遇,7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每人每月都可以獲得100塊錢的一個高齡。

    除此以外,符合條件的你也可以去申請農村低保戶或者是五保戶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那麼在農村生活的農民,基本上他的這個生活開支相對比較少,尤其是作為農產品的開支幾乎是沒有的,因為自己家裡種地,就可以滿足日常的一個口糧。那麼養老生活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要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創造一些財富,那麼用作存款來讓自己養老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3 # 華北小強懂社保

    在農村還有很多人沒有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他們未來的養老會怎麼樣呢? 我想很多農民朋友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繳納,而是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繳納,其實對於我們城市而言,你那年交300多塊錢甚至500多塊錢並不多,但是農民朋友要繳納這些錢卻不是不是一筆很小的支出。

    因為本身我老家是農村的,我非常瞭解我們農村跑的就想法,因為我們基本上生活是自給自足,自己種菜比種地所需要的日常的飲食可以不用花錢的。

    對於其他方面的必需品之處也是非常小的,一般都是非常節約的人,但是如果一年要拿出300元,500元甚至更多來繳納養老保險的話,卻看不到未來能領多少錢,心想這也需不是一筆非常好的投資。所以很多農村朋友並沒有這些參保的意願,另外一個就是很不能說朋友對於養老保險的參保意識並不如居民醫療保險那麼強,因為繳納醫療保險我們生病住院都可以報銷,但是繳納養老保險我們並不能取得現實性的一些收益。

    對於一輩子省吃儉用勤儉節約的農村朋友來說,這繳納養老保險無疑是一筆比較大的支出。所以很多人都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但是他們養老問題又會怎麼辦呢?一般來說都是養兒防老。 還有些地區之前會有這樣政策達到60週歲的朋友,如果之前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也是可以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的。但是現在只想政策基本上已經取消了,所以大多數朋友朋友是,如果你不繳納保險是無法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的。

    現在農村的養老問題也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其實我認為如果僅僅依靠每個月100多塊錢養老保險金而言,是無法解決現實的問題的,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 4 # 幫兄聊社保

    在農村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購買養老保險,未來養老怎麼辦?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但是農村目前的參保人數還是比較高的。當然區域性地方參保人數不足,這個事實也是存在的。

    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資訊,截至2018年底,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52392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5898萬人,有4900多萬貧困人員直接受益;工程建設領域在建、新開工建設專案參保率均在99%以上;全年失業保險基金共向40.2萬名失業農民工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18.2億元。當然這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資料中,實際包含了部分沒有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但是沒有包含外出農民工中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民。

    2014年2月,國務院釋出了《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原來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根據該檔案規定,在該制度實施之前,已經年滿60週歲的城鄉居民,不再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免費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這從國家政策制度層面保障了這部分農村老人依法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合法權益,雖然每月100多元的養老金不高,但是作為在農村生活的老人,第一次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養老金,而且還是免費領取的,每年還將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調整,這對保障農村老人的基本費用還是比較好的,再加上自己種點蔬菜、糧食,發展點家禽家畜,日子還是能夠過下去的。

    對於在2014年之後,年齡不到60週歲的農村人員,則必須要按照國發(2014)8號檔案的要求,按年度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年滿60週歲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根據最近幾年我回老家調查瞭解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老人都在繳納,而且繳費檔次大都在1000元左右的比較多,少數部分家庭條件好的人,基本上都是按照每年2000元的標準來繳納。在繳費群體中,如果家中有人在地工作或是打工的家庭。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員更為積極,有的是老人自己交,有的人子女幫助交,這部分人在繳滿規定的15年繳費年限、達到60週歲都可以根據繳費年限的長短和繳費金額的高低,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兒女的負擔。

    但是的確有部分農村人沒有繳納養老保險,這部分由於不屬於建檔貧困戶,他們自己不交,家中的兒女不願意為其繳納,也不符合國家為他們繳納養老保險的政策,雖然目前這部分人屬於少數,但是他們達到60週歲以後,沒有一分錢的養老保險。對於這部分人,作為家中的兒女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承擔起為家中老人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因為把以後孝敬老人的錢來繳納養老保險,今後老人有了養老金,自己也可以極大地減輕經濟負擔,這是一種盡孝和今後贍養方式的改變。

    但是對於那些至今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農村老人,今後如果沒有養老金,那麼到老了只能依靠自己繼續種地,繼續餵豬餵羊來維持自身的生活,有兒有女的,也只有依靠兒女來養老,育的還可以依靠農村的低保、困難救助等來養老。但是這些措施都只能是過渡性、臨時性的措施。現在對於60左右的農村老人,國家是允許透過一次性補繳的方式來繳納養老保險的,按照每年繳費100元來計算,補繳15年也就是1500元,家裡養一頭豬就夠老兩口補繳15年養老保險費用,這種方式才是長期養老的方式,到現在還沒沒有農村養老保險的人員,也可以嘗試一下我的建議。

    綜上所述,農村還有部分人沒有辦理養老保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不過農村的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不同,農村養老保險允許在60週歲之前一次性補繳,所以現在沒有繳納的還有希望 ,對於不繳納的,只能依靠兒女來養老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5 # 快樂柑桔VI四嫂

    沒有購買養老保險,那就只有靠兒女養老吧。

    現在交養老保險還來及,農村戶口的可以補交,只要交滿十五年到60週歲,就可以領養老金了。最高檔的三千,低擋的一千,相信每個農民都能交的起。如果你今年正好6o週歲,交上就能開工資,有個五六年本金就能回來,壽命越長,領的工資就越多。

    有的農民就是不想交錢,還想要國家發養老金,整天的訴苦賣慘。現在農民種地不交一分錢,國家還給糧補地補,是不是有點貪心不足蛇吞象,得寸進尺了。

    現在城市裡的人都不讓補交了,農村戶口卻可以。看來國家還是考慮到了廣大農民的養老問題,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保障,建議那些沒交養老保險的農民,不要再抱怨了,趁著自己有能力,國家的政策這麼好,還是為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吧,讓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也減輕一下兒女的負擔。

  • 6 # 行者、法宇

    交社保和不交社保屬於個人行為,十個手指頭都不一邊齊,城市人有城市人的演算法,想辦法都去交社保,以為他們沒有退路,無產者,城裡人一般都不指望兒女。農村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交社保覺得虧的,把錢全用在兒女身上,指著他們養老,再退一步講,還有土地能夠生活,這就是真實的農村人想法,但是他們有幹不動的時候怎麼辦?指著兒女,有能力的能幫你養老,沒能力的連自己都顧不上,他們能為老人養老嗎?所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中國5000年的傳宗接代思想一直流傳下來,現在有了自媒體時代,他們的兒女不孝順,用自媒體哭窮,碰瓷,農鬧,把人自私的本性,演繹出高明的技藝惟妙惟肖。

  • 7 # 順其自然156514046

    農村養老確實是個問題。從現在的情況看,農村60週歲以上的老人國家每月發給一定金額的養老金。當然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其他途徑,否則無法養老。

    現在好多農民也買養老保險,年輕時把掙的錢拿出一部分買份保險,等老了按月領保險,錢雖然不是很多,但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農村也有的沒買保險,但為自己存下一定的積蓄,可以到老時用。也有的既沒保險,也沒積蓄就只能靠子女了。

    有人提出農民也應該退休,領退休金,這可能不現實,國家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最可行的辦法就是透過買養老保險的辦法來解決農民養老的問題。當然現在農村那些既無子女,又無勞動能力的老人多數都定為“五保戶”,基本上是國家供養。

    至於以後如何解決養老問題,本人認為還得走個人交一部分,國家籌一部分的辦法解決養老問題。總之天上不會掉餡餅,啥也不幹就指望國家養著,可能性不大。

  • 8 # 風中有麥香

    我是農村的,我叫麥香十里。看了樓主的問題,我覺得樓主偏見太大。你怎麼知道農村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購買養老保險?只從國家釋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我們村家家戶戶都交。只不過沒有城市人交的多,人家是按月的,咱是按年的。這說明黨和國家還是能體諒我們農民。知道農民沒錢,把檔次定的不高。我們交的少,到時領養老金時,就不會太多。這大家心裡都清楚。

    網上許多農民網友說,在建設社會主義前期,中國農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農民種地的吃不飽,把糧食交給國家。讓工人兄弟吃細米白麵,自已在家吃糠菜窩頭。那時的口號好像是,餓死自已,也要交愛國糧。還有出勞工,比如修鐵路,修大運河等國家工程。農民們頂烈曰,冒嚴塞,肩扛手提,一釺一釺的修好了多少鐵路,挖了多少條河。那時沒有挖掘機,都是他們用雙手,用一把釺,一根扁擔,兩個籮筐,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現在想起,我也好感動。他們那一代人,卻是受苦了。國家也拿出了基礎養老金,補貼農民,是有點少,但國家還不夠富強,如果太多的話,也拿不出。隨著國家的昌盛,農民基礎養老金再提高一些,加上我們自已交的養老金,農民養老不成問題。

    我是農民,感謝國家,感謝黨。原來種地交公糧,現在種地得補貼。還有養老錢,讓我們老有所以依,老有所靠。

  • 9 # 東楚龍野虎

    一個79年出生今年才41歲的七0後公開說不交社保,調查不交社保老了怎麼辦?他們有三個乃至四個依賴:

    第一個依賴,依賴土地。一般來說,老人養老生活要求消費水平不高,一個老人只要健康豐衣足食就行!比如說吃,一畝地可收二千斤糧食,而一個老人全年至多消費600斤糧食。至於蔬菜之類全是宅基地上長一些時鮮蔬菜,加上自己養的雞鵝鴨,吃肉吃蛋也化不了什麼錢。所以豐衣足食根本不用憂愁。

    城市老人不同,一粒米一根蔥一個蛋一塊肉全要化錢買,不交社保就餓肚子,不能保障豐衣足食!

    第二個依賴,依賴國家。現在三農作者正在開展一場運動,就是絕不交一分錢社保,國家必須包養所有農民老。理由就在於整個國民中農民貢獻最大,農民養活城裡人,我窮我有理,我不交社保我有理。事實上呢,國家的確對農鬧作出極大讓步,就是既非無子女又不交社保的老農,每人發一張基礎養老金卡,每月由財政將納稅人錢發老農養老金,今年最低120元,也有160元,400元,500元,800元,甚至一千二百元。農民拿了這些每月養老金支付一些諸如鹽糖調味品及電費等,也基本滿足吃喝之外其他生活需求。因為現在農村住房比城市豪闊太多,居住不要錢,且不要社群物管費,很多人家二三層別墅,是城裡老人望塵莫及的。

    城市老人不同了,居住侷促,很多城市老人居住在車庫或地下室。看過上海石庫門舊房,老人居住只有幾個平方,無洗浴間,無抽水馬桶,蟑螂老鼠成群結隊,而且社群物管費衛生費電梯費也繁多。

    第三個依賴,依賴私房積蓄。農村老人不交社保金,其實自己多少有些儲蓄,一個鄉鎮農商銀行年儲蓄近億元,這些錢都源於農民。一些農民認為與其錢交給社保,不如存銀行實在。悟空問答就有農民網友在談到自己不用交社保,已存了一百萬元在銀行,僅每月吃利息就達二千多元。這就是農民不交社保也很好養老的定心丸。

    城市一些沒社保的老人由於沒工作,收入有限,儲蓄反而比不上農村能人儲蓄多。

    第四個依賴,依賴農村福利收入。農村福利收入有的大有的小,象城郊結合部農民拆遷,土地賣給開發商,一拆就成百萬千萬富翁,北京深圳都有農民拆遷要價億萬元的。一些偏遠地區固然沒有這些天價福利,但小福利還是有的,比如國家投入萬億扶貧資金,比如國家每年給農民二十多項農業種植養殖補貼,(每畝田種糧補貼就是一百元),這些補貼大小也是錢。

    城市無社保老人哪來福利補貼?

    第五個依賴,依賴女兒。時代變了,養個女兒又孝順,噓寒問暖,還可以獲得幾萬十幾萬元彩禮錢,所以有女兒養老。

    城市老人嫁女談不上什麼彩禮。

    第六個依賴,勞動賺點錢,只要身體健康,能吃能動,就能賺錢。比如現在做護工每月收入五千到一萬二,做門衛的每月三四千,做保姆每月收入三千到六千,做和尚吹拉彈打鼓,每月收入七八千,做小生意買賣每月收入三四千……多少賺一些吧!

    城市無社保養老金老人抹不開面子,只能做些撿垃圾活計,收入有限。

    這六個依賴相結合,讓很多農民放心大膽不交社保,很多人私下說:交什麼社保,放心,國家不會讓你餓死,不交社保老了也有飯吃!城鄉情況不同心態不同,所以城市下崗職工沒工作沒收入砸鍋賣鐵借銀行貸款也要交社保,因為他們不存在這六個依賴!

  • 10 # 不老松林589

    看了這麼多關於社保的爭論文章,覺得這個題目問的最好!值得來一個大大的贊!

    其一是大大提升了華人對社保制度的認識,體現出國家對人民切身利益的關懷和重視。回想在社保和農保實施之初,社保機構專門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宣傳。還對工作人員下達過《社保擴容》的任務指標,要求到工廠企業去說服領導業主為職工上保。僅管如此,宣傳力度仍顯得是杯水車薪。

    二是城市市民絕大多數人因兩手空空,沒有任何生產資料,除打工出賣勞動外,缺少其它謀生手段。再加上在社保制度實施之前,國家在建國不久,即對企業工人都建立了《退休制度》。所以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企業職工十分看重社保的延續,其重視程度遠超對經濟補償的多寡的關心。幾年後國家又將社保制度延申到個體經濟和自由職業從業人員中,記得當時還得到了這批人的熱烈歡迎擁護,體現了黨和國家的關懷!

    三是農村社保農保的多樣性存在,及農村千百年形成的養兒防老的傳統,農業社會自耕自足的歷史傳承,都造成了農民對史無前例的社會養老制度的輕視和忽略。現在農村現存的退休養老方式,既有改革開放初期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也有不少進城經商小販和服務行業的農民,這部分人大都是參加的城鎮職工統籌社保,與城市人參保人同等待遇。順便說一下,當年這些人當中有些務工者,曾苦苦要求企業和社保局,退還企業為他己繳的社保.情景。理由是要回家蓋房結婚!現在真為之挽惜呀!這是題外話!還有參加農保的人,由於農保制度設計針對性強,估計參保人數不少。據說為適應社會生活水平的提升,農保也相應提高了繳費檔次,相對應也提高了應領取的保費。農保制度應該成為農民參保養老的主要方式!對於新一代的年青農民工和農村大學畢業生,絕大多數可能己在城市工作定居,他們應該是己參加了城鎮職工統籌社保。再沒有退休養老的問題。

    四是現在網上爭論最多最烈的是,農村尚未參加社保的40,50和少數60後農民的養老問題!在網上反映最多最強烈的是這三個年令段農民的後人。因為他們是與之聯絡最緊密,可以說是利益最直接的關係人。如果按《民法》規定,他們應擔起養老全責。把自的應負的法律責任,甩鍋給國家,甩給城鄉職工社保,理所當然的遭到廣大參保人的反對。因為社保法規的立法原則十分明確規定,資金來源就是由參保本人,參保人的服務機構,和國家共同出資組成。保費的分配按照社會主義多勞多得的原則,多交多得,長交多得。從未履行社保法規義務,卻又要享受社保法規帶來的利益,明顯是違背法律的無理要求。

    五,如同題主所說,現階段在農村,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買養老保險,未來怎麼辦?這個提醒十分重要,應引起上下重視!從這個角度來看,近兩年的老農養老問題爭論,客觀上進一步證明,國家出臺符合城鄉實際的養老制度,是何等的及時!何等的重要!何等的得人心!如果不參保將會給老人及其後人帶來多少困難和憂慮。希望相關機構耍加大宣傳力度。網民傾訴的年老無助,生活困難場景就是例項,促進尚未參保的人克服眼前困難,早日參保。以免將來陷入老無所依的困境!

    對於現在正在爭議的這些老人及其子女,要負起贍養父母的法定責任。要學法懂法守法。生活困難不是獲得網上同情點贊能解決問題的。如果給未參保的謀一人群發給,只有參保人才能得到的養老金,那所帶來的震動將是《地動山搖》級別的大亂!這一小部分老農民倒是《平等》了,對數以億計的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大有上當受騙的感覺。本題主所說的農村那麼多未買保險的人,更加不會參保了!己參保尚未退休的人,難道還要去找社保局索還己交的保費嗎!這個後果對任何人都是難以承受的!

    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離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但隨著國家發展進步,會逐步提升老農補貼。現在國家拿出88元,各地可根據財政狀況,可增發若干。現在上海江蘇等地實發已超三百元。國家也會逐步增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扣籃大賽還沒結束,戈登為何脫下鞋子?鞋子彩蛋圈粉國內球迷,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