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距182986935
-
2 # 巴黎鐵塔
1、14——16世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時期
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資本原始積累;工業生產組織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場;新航路開闢,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國際關係:早期殖民擴張。
思想:文藝復興。
2、16——18世紀: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以手工勞動為主,生產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場。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展開,資本主義的議會民主制度開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只是在少數國家確立,大多數國家仍處於封建制度統治之下。
國際關係:爭奪殖民霸權和歐洲霸權。
民族解放運動:中心在美洲(北美獨立運動和拉美獨立運動)
思想: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政治構想。
-
3 # 博學伊迪4j2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絡。
2、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透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絡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類別:一是殘遺物(或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
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還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今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絡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3、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絡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 此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蹟遺址、自然景觀一旦受到某種嚴重威脅,經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調查和審議,可列入《處於危險之中的世界遺產名錄》,以待採取緊急搶救措施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自然雙重遺產。世界遺產除了是對於一處地方或一個國家的一種光譽,也為當地旅遊業和當地商品帶來了機會,不少中國的名勝因被冠上世界遺產之名而吸引了四方八面而來的大量旅客及商機,但卻由於對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加上旅遊的過份開發及人為破壞,造成一些對古蹟及自然風貌的不良影響。不過亦有部份不太知名的古蹟卻相反地因被列入世界遺產而受到學者、政府,以致各地人民的特別關注和保護。
-
4 # 李子葉12
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但工業繁榮,海外貿發達,權隸制度高度發展。歷史上較為完備的一套法律體系,對維繫統治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學歷史和建築藝術發達,影響深遠的文他在法律語言文字藝術宗教等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和貢獻。
回覆列表
本階段世界歷史發展的特徵仍然應從以下四條線索去分析,即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在政治上戰勝封建主義進而形成世界體系。
2、被壓迫民族和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
3、工人運動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4、意識形態的變化。
其中第一條線索最為複雜,是主線索,對另幾條線索起到了制約作用。
它還包含殖民侵略、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和國際關係等。
這四大內容也可看成近代四大進步的歷史潮流。17到18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總特徵是,世界處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總趨勢是,封建制度進一步解體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開始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