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宿命丶

    就目前趨勢來說美團如果上線打車服務勢必會有很多人去體驗,而且按照我現在打滴滴和司機溝通的時候發現很多滴滴司機很排斥新規,所以一直在等待著新的打車軟體,因為新規中對滴滴司機用車要求和排量要求的出現也就等於一大批滴滴司機下崗!而我以乘客角度來說,滴滴的倍率有時候真的很嚇人,而且司機繞路也是投訴無門,一點用也沒有

  • 2 # 重生劉偉

    美團是好樣的,就像八爪魚一樣四面出擊。要說中國服務最廣泛的平臺非美團莫屬了。美團在各個領域都能做的風生水起。出行平臺希望也能夠做出一點名堂出來。煞一下滴滴們的威風。

  • 3 # 憤怒的老張

    有關這個問題,需要放到兩家公司各自的成長路徑中去解讀,簡而言之可以看看他們的融資歷史,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基本上就出來了。

    美團網試水打車業務,肯定不是想與滴滴搶奪一般意義上的司機與乘客。

    一、滴滴大致的融資歷史

    滴滴目前估值500億美元,是全球未上市公司估值前三甲了,而滴滴在收購Uber中國、合併快的,是建立在差不多150億美刀的基礎上,才換來今天無敵的局面。以下是滴滴的大致融資史:

    2017年又融資了55億美元,合計近150億美元的超級融資額度,這個門檻足以秒殺任何一家企圖覬覦打車業務的公司。資本經過這一輪腥風血雨的燒錢遊戲後,不可能再允許另外一家公司這樣燒錢。

    為什麼呢?滴滴是順應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需求,2012年是移動互聯爆發的年代,也是智慧手機爆發的時代,加之移動支付的成熟完善,均為移動出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接下來就是拼資本與團隊運營水平。

    而美團網順勢試水打車業務,難道是因為2017年王興拿到了30億美元的融資嗎?顯然不是,因為他要關注的客戶,僅僅是滴滴使用者的某一個出行場景下的使用者。

    二、美團網的生態圈

    這幅圖清晰的展示了美團網的四架馬車業務,王興想讓它形成一個閉環:一個美團網使用者開啟APP,今晚預訂了南京某酒店,從車站到酒店,這個距離,可以聯絡美團網打車服務,然後到店入住後可以點一份美團網外賣或者檢視附近餐飲,如果外出吃飯,可以聯絡美團網打車業務,吃完飯再叫車去附近購物中心。在買好東西后,再透過美團網叫車服務送回酒店。

    就這樣,整個使用者的資料都落在美團網的資料庫裡,王興不想讓其他平臺介入美團網使用者的資料分享中。

    但從這一點上來看,美團網試水打車業務,就是為了解決使用者在美團網發起其他服務後,如果有距離問題,則可以進一步透過叫車服務解決,而不需要切換到滴滴APP來解決,這就是美團網的一站式APP解決方案。

    美團網打車服務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使用者使用美團網其他服務時產生的附加行為,但是再想想,作為本地化生活服務平臺,美團網上面的業務場景,基本上囊括了方方面面。而且美團網根本不需要像滴滴這樣透過大規模燒錢來搶奪使用者,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打車服務和使用外賣服務沒有什麼區別,美團網不需要做大規模推廣,使用者的習慣已經形成了,這才是滴滴害怕的地方。

    未來,美團網的打車業務應該會和商家捆綁起來做,甚至會成立類似外賣小哥這樣的車隊。為什麼呢?外賣小哥的車輛是基於電瓶車快速充電技術的大面積推廣,而目前微型電動汽車也在各大城市推廣中。

    未來,滴滴的龍頭位置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滴滴要做好使用者消費場景的細化,這一塊的競爭是區域性的,也是全面的競爭。

    滴滴,美團網打車已來,請接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