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31263920840302

    風景名勝  早在明清兩代至民國時期,雷波的風景名勝就有雷波盪、龍湖、落水湖、龍洞、垂珠洞、雷神洞、寧遠樓、回波塔、八仙洞、溫泉、葡萄井和錦屏聳翠、龍頭山勝景、海池清濁、龍洞飛泉、天生橋樑等10餘景,後多遭毀壞。現雷波縣境內有鍾靈競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馬湖;自然景觀優美的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還有獨具魅力的彝族歷史文化和三國遺址,是極具開發潛力的旅遊風景區。隨著溪洛渡電站上馬,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改善,正越來越為國內外投資者看好。  孟獲殿  馬湖中有一綠樹掩映,風景秀麗的小島,形如龜,俗稱金龜島,島上有座全國獨一無二的彝族寺殿——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該寺共有二樓七殿,二樓:魁星樓、紫微樓;七殿:靈宮殿、觀音殿、孟獲殿、大雄殿、老君殿、三仙殿、灶王殿。供奉的神像有108尊。1996年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坐北朝南,寺殿內供奉著三尊彝族菩薩,中座為孟獲、身披大紅氈衣,腰佩寶劍,左邊是其弟孟優大將軍,右邊是軍師摩鐵大將軍。他們皆身著彝族服裝,形象威武,氣宇軒昂,栩栩如生,以漢族佛教菩薩同尊一寺而奇,是中國彝民族中唯一寺殿。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雷波馬湖  雷波馬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距縣城47公里,距西昌和樂山各280公里,距宜賓137公里。景區由馬湖、金沙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是小涼山深處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  馬湖屬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積73平方公里。東、西、南三面為高山屏障,北面為玄武岩、石灰岩碎塊堆積而成的天然石壩。湖區港灣深幽,湖岸曲折多變,湖底灰岩層光滑細膩,無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無任何汙染。湖周沿岸由茶園和森林環繞,林木蒼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風光秀美綺麗。金沙江峽谷山體陡峭,江水湍急,絕壁高聳,怪石如林,極為險峻。區內為彝族聚居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歷史和文化遺蹟,為景區增添了情趣。  馬湖景區內分佈著大量原始森林,古樹參天,藤蔓纏繞,地衣苔蘚遍地,充滿了原始古樸氣息。   龍湖溶洞  雷波馬湖龍湖溶洞位於雷波縣城東北部的馬湖南岸山腳下,距環海公路200米。洞口隱沒在鬱蔥的樹林之中,從公路到洞口有一蜿蜒小徑供遊人進洞觀覽。  龍湖溶洞深不可測,至今尚無人走到盡頭而找到第二個出口。洞內氣流暢通,涼風習習。洞高處達5餘米,最寬處達3餘米,低窄之處只能讓人蹲臥爬行透過。洞壁石鐘乳、石筍、石花等千姿百態、晶瑩剔透,並有珍禽築巢,令人美不勝收,留連忘返。  雷波盪   雷波盪位於縣城西部縣委機關所在地內,據《雷波廳志》記載,雷波盪在城西參府署內,形圓如規,週五十餘丈,瀦水清澈,四時不消,據傳說雷波縣因先有雷波盪而得名。  嘛咪澤   省級自然保護區嘛咪澤,位於雷波縣城西北94公里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風頂餘脈的一片原始森林,保護區面積3.88萬公頃,地勢西高東低,最低海拔1130米,主峰最高海拔3961米,氣候垂直分帶,從低至高依次為低山溫暖氣候帶,中山下部溫溼氣候帶,中山上部冷溼氣候帶,山頂高寒溼潤氣候帶。植被垂直分佈明顯,從下到上分為人工林、山地落葉灌叢、山地常綠針葉林、山地落葉闊葉林和亞高山草甸帶。其植被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168科463屬1247種,國家一級保護名貴古生植物珙桐、連香樹、紅豆杉、桫欏、水青樹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3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14種,脊椎動物30目84科221屬38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四川山鷓鴣、雲豹、牛羚、綠尾虹雉、黑頸鶴、林麝等7種;二級保護動物43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素有“亞熱帶動植物基因庫”之稱。  保護區內景點有40多處,著名的有云海、日出、晚霞、瀑布、雪景、原始森林,杜鵑花紅、白、黃、紫諸色俱全,每年從4到8月,隨海拔高度不同而先後開放,持續時間長達5個月之久,漫山遍野,形成了花的海洋;有數百畝成片的原始珙桐林,花開似鴿子飛翔,平均密度為每公頃65株,在中國境內罕見。林中奇花異草、溝壑縱橫、峰巒疊嶂、山谷深切、地勢陡峭、雲海茫茫、急流飛瀑,組成了一個壯觀綺麗、神秘奇特的高山生態自然景區。  溪洛渡水電站  溪洛渡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下游,雷波縣和雲南省永善縣境內,為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三個梯級,是金沙江上最大的水電站,中國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的巨型水電站,也是世界第一高壩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攔沙、防洪、旅遊等綜合效益的世界級水電站,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正常蓄水位610米,庫容量141.7億立方米,最大壩高278米,它將波濤洶湧的江水攔腰斬斷,形成“高峽出平湖”,綿延208公里的金沙江峽谷水上旅遊走廊。  樂水湖  位於雷波縣城東北1.5公里處,橫亙於海灣鄉之中,呈南北走向,湖面面積約700畝,積雨面積約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3米,常年蓄水330萬立方米,有效取水137萬立方米,是一個高山淡水湖泊。湖泊與雷波縣城錦屏山交相輝映形成山湖城一體,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意境。湖岸農舍炊煙雞犬相聞,一派田園風光景象。上個世紀50年代曾全部乾枯,當地人以為神靈作祟,故名“落水湖”,後改稱為“樂水湖”取“智者樂水”之意。該湖小巧玲瓏,環境優越,開發的指導指導思想是建成與縣城相連線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和雷波縣城的“後花園”。  黃茅埂  關於黃茅埂,歷史上圍繞它所發生的事件很多,為它增添了不少人文和神秘色彩。遠古時彝族祖先古侯,曲涅部落從雲南遷徙涼山,到美姑會盟定居時,就曾歷經艱險翻越過黃茅埂。三國時,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自率領一路大軍沿金沙江而上,經雷波小谷堆翻越黃茅埂,進軍卑水(今昭覺、美姑一帶)。彝族的一代畢摩宗師阿蘇拉則,結束了多年遊歷參學,晚年就在黃茅埂的龍頭山下比爾巖洞,潛心修道,從事彝文經書的整理,他去世後其子孫還修建有儲存,傳承其父遺留經書、道具的藏經樓……諸如此類,不勝列舉。黃茅埂確實不同凡響,不愧為“涼山第一山”。  黃茅埂山勢雄偉壯觀,特別是南端的龍頭山,地勢非常險峻,形似龍頭,時常雲霧繚繞,猶如飛龍騰空。此外,自然資源也很豐富,山脊的東西兩側,特別是東側,擁有大片原始森林,主要樹種為杉、樺、松、柏和硬雜木林等,山頂也較平坦,有草場約50萬畝,溪溝、山泉較多,水源充足,是良好的天然牧場。  黃茅埂的景觀,用什麼來形容和概括呢?無論是日出、雲海、草場,還是春色、雪景……都無法涵蓋其神韻。翹首仰望、遠眺,它是何等雄偉,氣勢磅礴,浩瀚、瑰麗、神奇,雲濃霧密,莽莽蒼蒼,向下俯視、鳥瞰它又勢如奔馬,宛如游龍,逶迤、崢嶸、壯麗、綿延千里,寥廓無涯。  黃茅埂日出:在黃茅埂欣賞日出,可以不受季節的限制。黃茅埂山頂,地勢較平坦,視野開闊,有“會當臨絕頂,一攬眾山小”的感覺。天氣晴朗時,可以隱隱約約看見群山遠處,像金色飄帶般的金沙江,閃耀著淡淡的金光。如果是春天來到黃茅埂山頂,而且又是明媚清新的早晨,山頂的草地上泛著的晶瑩露珠,空氣裡瀰漫著破曉時的陣陣寒意,山野間不時傳來零零星星的鳥鳴聲,整個世界非常寂靜,夜空開始發亮了,天色已經微明,在東方,可以看見一道亮光,上邊呈藍綠色,下邊是粉紅色,最後成為一道金紅色的光,整個天際越來越大,亮光愈來愈呈現粉紅色,愈來愈明亮了,湛藍色的底色漸漸退去。一輪紅日,冉冉東昇,此時的黃茅埂也被染成了紅色,慢慢地太陽由紅色變成了金色,整個山野也變成了金黃色,我們每個欣賞日出的人,都變成了小金人,霞光滿天、雲空廣袤,迎著清晨和煦而清新的山風,真爽啊!   黃茅埂牧場:來到黃茅埂,不能不到牧場去看看,佔地近20萬畝的黃茅埂牧場,屬高山草場,來到此地宛如來到了內蒙古草原。真是無法想象,在莽莽蒼蒼的黃茅埂,還有如此綠草如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令人驚歎不已。這裡牧草豐盛,地勢和緩平坦,是綠色生態之遊,放牧的最佳之地。在這個高山草原上,現在主要是放牧高原之舟——犛牛,還有黃牛、羊、馬等。由於氣候和山地的因素,繁殖力不高,數量很少,而犛牛在此如魚得水,繁殖力特強,現草場上放牧著集體和個人的3000多頭或黑白相間,或純黑色,膘肥體壯的犛牛。由於是敞放,犛牛或三五成群,或孤身獨往,悠然自得,遍佈在草原的每一個角落。春天,索瑪花盛開在草坡嫩綠的草葉上,在這充滿誘惑的季節裡,牧民躺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當流動的山風掠過草地、掠過頭頂時,不免心猿意馬,頓感心曠神怡,牧民的歌聲,粗獷渾厚,與春天的旋律交織在一起,蒼茫的天際與綠草如茵的牧場,頓覺顯得格外空曠、廣袤。走到草場邊沿的地方,裸露的石頭,無規則橫七豎八,躺在那裡並泛著幽暗的光,與明快的草綠色形成了巨大視覺反差,在一些坡地的較高處,生長著一叢叢低矮的高山灌木。在低凹的地方,終年雨水、霧水,植被凝聚,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顯得那樣嬌氣清澈,有的還形成涓涓溪流,流向遠方,匯入大江大河,這是黃茅埂的生命之泉。   黃茅埂花海  黃茅埂的花那是遠近聞名的,花的種類無法統計,各種花木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每當春天來臨,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黃茅埂的井葉特西、西甘薩、合姑洛等地,無論是在河谷、山腰、山頭,還是牧場、地邊、草甸,到處都是百花盛開,花團錦簇,色彩斑斕。特別是美麗的索瑪花,一片一片鋪在山坡上,黃茅埂就像披上了一個巨大的錦緞。站在遠處眺望,迎著和煦的山風,索瑪花的花海里翻騰著波濤,到處散發醉人的花香,為黃茅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帆布池養殖小龍蝦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