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宇宙的vlog
-
2 # 紙箱客
一、疫情下如何進行企業運營,沒有方法可借鑑,因為疫情影響導致裁員、降薪也不是公司情願的事情。
有的公司是出口型公司,所有的產品都是走海外渠道。但在目前的疫情下,很多產品不能實現出口,而公司又不能明確疫情持續的時間,只能在權衡之後,做出裁員的決定。
有的公司客戶集中在【疫區】,在一段時間內不可能產生業務,故此,公司臨時的措施也會是先裁員。
當然,還有一些公司有其它因為疫情影響的原因而裁員,但公司絕對是【不情願】裁掉辛辛苦苦招聘、培訓的優秀員工。
二、只要公司還在,就不怕沒有工作。
公司臨時採取措施裁員,目的不外乎是先儲存自身,不至於因為疫情而造成公司【倒閉了】。
只要公司還在,等疫情穩定,公司一定會把原來的員工叫回去。這是【負責任】的公司做法。
總結:
公司在非常時期給員工保全了平臺,短時間內犧牲了員工工作權利,但作為負責任的公司,還是會在疫情穩定後召回被裁掉的員工的,這樣負責任的公司還是值得回去的。您覺得呢?
-
3 # 職說永遠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弊。
雖然公司的做法不地道,但是這番操作也看的懂。
公司因為疫情的原因,降低人工成本,將員工辭退。目前疫情穩定了,公司需要正常運轉,現在需要員工工作。考慮到新招聘員工的不穩定性和招聘的難度。於是就聯絡老員工通知重新上班。
從你的角度來說,其實沒有必要考慮該不該去,假如目前已經有工作了,就不用考慮了。假如沒有工作,就考慮一下還願不願意重新回去上班,公司是否會正常發工資,就可以了。
但是有一點,公司僅僅為了降低成本就將員工辭退,多少是有些不地道,對於這種公司一般來說,掙錢就好,沒必要投入感情。
-
4 # 自在微風X
這個問題問的好,符合當前的社會百態。很多企業都是這樣的!
疫情期間公司由於不能經營,為了減少損失做了裁員行為,無可厚非,也可以理解。
現在疫情穩定了,企業開始復工了,一時找不到人就想到了老員工。簡單的分析一下該不該回去呢?
①當前是否有新工作了,如果有了,你感覺有發展前景比以前還掙得多,那就不要回去了。
②如果沒有工作,還處於奔波狀態,也可以回去,看你自己,畢竟以前的公司環境熟悉,能儘早進入工作狀態,早點有工資收益。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小宇宙,作為職業規劃師、面試教官,看到你的這個話題,忍不住想回答。我非常建議你回去原公司。
原因有以下4點:
1.公司現在把你叫回去,證明你是公司需要的人才。
如果有機會回去原公司,對你來說,一切都是熟悉的環境,對你是有利的。
你不需要重頭開始建立同事關係,不用熟悉新的業務流程,也不需要重新瞭解公司的業務層級;你可以很快回歸工作狀況,發揮你的創造力和價值。
對於公司來說,反正都是需要招聘人才的,把老員工找回來是划算的,既省去重新招人的成本,也減少工作磨合程度,提升工作效率。
我服務過很多的客戶,部分客戶選擇迴歸原公司,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會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援,給予相應的工作資源,加上熟門熟路,工作起來會更順心。
2.公司現在狀況變好了,值得你加入。
你們公司在疫情初期,高層人員可能擔心公司業務危機,所以透過裁員去化解可能的危機。現在大陸疫情被控制住了,經濟形勢好轉。
你們公司高層人員也可以正確評估今年的業務量了,這個時候把你找回去。證明公司整體業務向好,未來的發展機會不錯。
在今年的求職市場,大部分公司都在艱難生存中,業務狀況良好的公司,是非常難得的。你可以仔細評估公司的經營狀況,做出合理的判斷。一旦確認公司的經營狀況不錯,應該選擇主動迴歸。
3.換一個新公司,風險更大。
現在你還待業在家,我估計你可能還沒有找到滿意的新工作。今年疫情原因,很多的公司都縮減了新招聘員工數量,找工作的難度比較大。如果你持續沒有找到新工作,你的收入為0,而你也會陷入焦慮中。
如果你短期內找到新的工作,也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你需要熟悉公司業務流程,可能還有一段培訓期,短則3個月,慢則半年,你才轉為正式員工。試用期工資一般是按照正常工資的80%發放,你會損失一定的經濟收入。
如果你的試用期考核不過關,或者新工作與你心目中想要的工作有差距,都可能會導致你很快離職。那麼,你也需要重新找新的工作,迴圈往復,從而降低你的職場穩定性。你的簡歷也會因為有一段很短時間的工作,而變得不太好看。
所以選擇新公司,也不是萬無一失,而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4.成年人看利弊。
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有一句經典臺詞“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很多時候,我們的一些情緒確實會存在,我也是對你表示心疼。畢竟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就因為疫情一下子被公司裁員,一下子又叫回去工作。說心裡一點不生氣不委屈,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些都是一時的,如果原公司的工作可以實現你的價值,所有的委屈到最後可以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和職場經驗。
等2-3年後,你再回頭看這件事,你會覺得風淡雲輕了,會覺得其實一時情緒不太重要。
以上這些,都是我服務1200多位客戶累積的經驗,你可以作為考慮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