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帆起航在遠洋
-
2 # wenyingniao
老年人害怕改變,尤其是與鬧市相對隔離的農村老人,他們更願意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不是迫不得已不會輕易換生活場景。所以對他們而言,城裡條件再好也沒有他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好……
-
3 # 慢步花胡筒
人活著的基本層次感為,吃,住,自由,交流,平等,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提升新的平臺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由於各種各樣因素導致矛盾的出現,使得農村老人不願脫離原來的熟悉的環境與新環境磨合而回農村繼續生活。
-
4 # 志同道合179276449
為什麼有的老人願意在農村,卻不願意到城市裡跟子女或養老院享受綿衣玉食的生活?農村老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熱愛農村,久居農村一輩子,習慣了農村的生活方式,熟悉了農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農村老人為什麼不願意跟子女去城市,我分析原因如下,
一,不喜歡城市的生活方式,覺得城裡陌生,熟人少,很寂寞。
二,和子女住一起,覺得不自然,不方便,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他們年齡大喜歡吃些偏軟的食物,而年輕人喜歡吃些偏硬的食物。
三,城市一般情況都是緊閉門,很少有老人串門的情況,所以覺得城裡沒有農村自由,老人們在一塊說說笑笑比較方便。
四,城市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沒有農村空氣新鮮。
所以,農村老人寧願留守在農村,也不願意跟子女到城裡生活。
-
5 # 農民小席
雖說老人在城市裡跟子女或者養老院能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對於農村老人而言,那種“錦衣玉食”的生活遠不如在農村平淡自由的生活。
農村老人幾乎都是以種地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都是在農田裡勞作,他們習慣了農村的這種生活,也喜歡農村的這種生活。倘若讓他們去城裡跟子女生活或者在養老院生活,那他們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習慣,也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設施,還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模式,更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節奏。與其說讓他們適應城裡的一切,還不如讓他們安心的生活在農村,畢竟他們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再一個,在農村生活還可以種種菜,也可以養養雞鴨,又能跟左領右舍的鄰居喝喝茶,或者打打牌,或者聊聊天。這樣的日子不但過的充實,而且還富有樂趣。不像生活在城裡,雖說衣食無憂但精神世界過的很貧瘠。
所以說,在農村生活習慣了的人肯定不適應城裡的生活環境,他們也就寧可待在農村過平平淡淡的日子,也不願跟著子女去城裡過那種“錦衣玉食”的生活。
-
6 # 水波不興3291
藉著題主提出的問題,我結合自身經歷,談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本人出生於農村,長大於農村。只是因為讀過幾年書,到城裡工作了,僅此而已。
先談一下我的堂兄,我們這一輩人中的老大。現在己經七十多歲了。他有兩個孩子,女兒也己經當奶奶了。兒子大學後在一個地級市工作,距家千里之外,其餘各方面情況都很好。哥哥、嫂子在農村老家鎮守根據地。年頭節下,孩子們來了熱鬧熱鬧,又回去上班了。只是堂哥、堂嫂上了年紀,曾經身體不舒服到我工作的地方看病,大夫檢查說是直腸癌,差一點把我們嚇死。轉到市醫院,準備第二天做手術,在上手術檯前喝了幾口礦泉水,引起一通拉肚子,完了一檢查,完全沒事了,有點腸套疊而已,算是虛驚一場。另一次堂嫂有病了,根本無法檢查,經與侄子商量,直接送另一個地級市專科醫院住院,折騰了二十多天。後來,侄子想了個給堂兄檢查一下病情的理由,把其父母騙到他工作的城市,從此堅決不讓回老家住了。那年過年,我家老人尚在世,堂兄在電話上給老人拜年,三句話之後嚎啕大哭,止都止不住,讓我心酸了好幾天。我也想:農村活到六十多歲了,老了要改變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不適應也在意料之中。更不應該的是:堂兄還很嚴肅地要求侄媳婦再生一個孩子,惹得兒媳大為光火,直鬧得一起生活不下去了。好在侄子能幹,立即又買了一套房子,把父母安排到新房子裡去了,否則就真不好辦了。此後,堂兄在電話上一頓訴苦,叫我給堅決地懟回去了才作罷。這件事,使我意識到:多年的農村生活、農村勞作,那習慣己經深入骨髓,上了年紀,老觀念加上一些固執,還天真地安排起兒子的家裡大事來,不鬧翻那才是怪事。現在,他有時侯想不通了,我在電話上即開導、又調侃、又埋怨一通,他就想通了。
另一位是我的舅舅。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外省省會城市一箇中直單位工作,也己經結婚,情況非常好。之前,舅舅曾到縣上說,他和我妗子要去唯一的兒子那裡生活了,準備不回來了。在飯桌上,我很委婉地講了幾個我見過的、聽過的例子,意思是最好別去。我知道:一個是舅舅、妗子年齡尚不大,剛過六十三歲,另一個是舅舅那絕對家長制的作風,一點就著的火爆脾氣,一旦相處不融洽,去時容易回來難,到時恐怕就沒有退路了。他聽懂了我的意思,表示他去了儘量注意,但去還是要去的。兩個月之後,他又來城裡,才給我談了詳細情況,實際上,己被驅逐回來兩週了。他說:兒子工作很忙,各種出差,大多時間見不到人。家裡由省城長大的兒媳婦主持。舅舅依然是農村說一不二的大男人風格,兒媳本身就看不慣,加上人家壓根兒不想照顧老人,於是家裡戰火洶湧澎湃,此起彼伏。約一個月後,兒子出差回來,兒媳控訴一番,第二天直接趕出家門,回你老家去!兒子自然也是無可奈何啊!之後是大罵兒子不是東西,這一輩子再不到他狗日的門上去了!他當時惡狠地說。我只能耐心地解勸一番,讓他消消氣。
人都會老,老了都要人照顧,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問題是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眼界、生活習慣、生活狀況己經徹底定型化了。可他們有時還很天真地認為:我供養你上大學,現在工作了,我要享兒子的福去了。或許在兒媳婦的眼裡,找了個農村的窮鬼,不但不會出房子首付款,來了也沒有自己的工資,還要我們養活;日常生活中,飯也不會做,地也不會掃,還要人伺候,時不時還吹鬍子瞪眼的,我怎麼這麼倒楣呀!這大概就是無法克服的矛盾的根源吧。客觀地說:孩子們也沒有錯呀!
再過十一、二年,我也要退休了。我想:老了,恐怕只能跟孩子去同一個城市生活了,這一點大概無可更改。但我們夫婦絕對不會同孩子們一起住。租房子也好,買房子也罷,絕對另安一個家,給我們老兩口一份閒適,給孩子們一份自由的生活和私密的空間,能減少很多衝突。一旦有事兒了,孩子們能就近照料一下就行了。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苦掙苦熬一輩子,我們夫婦退休了,都能按時領取一份不菲的養老金,不給孩子們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
說老人跟兒女到城裡生活,享受錦衣玉食,想多了吧!
回覆列表
老人在農村生活了快一輩子了,那是他的家,他熟悉那裡的一草一木,更熟悉那裡的人。出了門就可以隨便找個人聊天。
如果去了城市兒女家或養老院,雖然吃的好穿的好,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到處是陌生的人,總會覺著很不習慣,很寂寞,所以老人都願意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