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兩兒兩女,湊成兩個“好”字,可謂是好上加好,讓許多為撈兒子或女兒的家庭羨慕不已。
四個孩子老大是兒子,老二是女兒,老三是兒子,老四又是女兒。
大兒子初中畢業就去工地幹活,因為勤快會來事,深受工長喜愛。
幹了兩年,大兒子站穩腳跟又把二兒子也帶到工地幹活,哥倆勤勤懇懇幹了幾年後,將村子裡十幾個年輕力壯,找不到地方打工的人也介紹給工長。
老鄉能掙到錢,工長還能僱到可靠人,一舉兩得。
八十年代末的農村,大部分人都守家待地,即便有地方招工,拖欠工資現象嚴重,不知底沒人敢去幹。
大表哥帶出去的人卻能全額拿到錢,當時他成了少女們心中有本事的人。
在大表哥二十三歲時,上門提親的人紛至沓來。大表哥也飄了,挑來挑去挑花眼,眼瞅著快三十歲了,迫於家人的壓力選了一個鄰村沒品沒德的女孩。
可是二姨家沒有房子,大表哥和二表哥把打工賺的錢都交給二姨,二姨父帶著兩個女兒在家拉石頭,裝地基。
用了兩年時間,蓋蓋停停總算完工,四間嶄新的大瓦房建好了,大表哥和媳婦領證結婚。
大表哥結婚後,就不再出去打工,而是去市裡租了兩個水果攤位,經營水果生意。
二表哥沒有房子,繼續在工地打工,幾年後,二姨再次領著兩個女兒給二表哥蓋了四間房子。
二表哥娶的是本村女孩,等兩個兒子都成家,二姨一貧如洗。手上分文沒有還欠了四千元錢的饑荒。
在農村,兒子沒娶媳婦前,誰幹活多誰掙錢多都不去計較,因為那時的兒子跟父母是一家人。
等娶了媳婦跟父母就是親人,跟媳婦才是一家人,因此二姨這四千元饑荒讓誰去還都是錯。
哥倆平分也分不下去,兒媳婦說:“結婚前媒人並沒有告訴我有饑荒,如果知道有饑荒我不會嫁給你兒子。”
靠種地為生的二姨和姨父,此時都快六十歲了,兩個人為了四千元錢愁眉不展。
種一年地趕上年頭好只夠年吃年用,有點餘糧還想養一頭豬,養些雞。
養豬可以保證一年油水,養雞賣蛋可以攢點零花錢,用於親戚鄰居人情往來。還可以買點油鹽醬醋。
趕上年頭不好,四口之家口糧都堅持不到年底,更別說還饑荒。
萬般無奈下二姨父收拾行李出去打工,可是一個半輩子沒出過村子的老人,到了舉目無親的大都市,連東南西北都找不到。
正當他沮喪地坐在地上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一個衣冠楚楚的男人來到他面前,主動跟二姨父聊天。
老實巴交的二姨父把家裡情況合盤托出。那個人一聽,深表同情,滿口答應要幫二姨父介紹工作。
二姨父以為遇到好人,背起行李跟著那個人就上了車,兜兜轉轉到地方,二姨父抬頭一看,來到一個偏僻的大山深處。
再仔細一看,是一個黑煤窯,那個人跟一個像是小頭頭的人耳語幾句後就走了,留下一臉懵的二姨父不知所措。
小頭頭先帶二姨父把行李放進屋,然後給了一套工作服。讓他先負責在井上推煤。
此時二姨父才知道,自己被壞人騙到黑煤窯賣苦力。那個年代,沒有手機,又身處大山深處,二姨父仰天長嘆,感覺自己要累死在這裡。
幹了一年多,小頭頭可能是看二姨父老實巴交,任勞任怨,漸漸起了惻隱之心,再一個他歲數大了,繼續幹苦力真會出人命。
於是安排二姨父給工人做飯,原本他在家也是村裡辦紅白喜事做大鍋菜的廚師。
做飯要出去採購,在一次買菜時,同行兩個人都去喝羊湯,二姨父藉口沒錢獨自看攤,那個人喝得起勁還要了一瓶白酒。
二姨父一看機會來了,趁那兩個人喝得迷迷瞪瞪不注意時,偷偷跑到公用電話廳,給村裡打座機電話。
打完電話二姨父就躲起來,村裡人又聯絡了大表哥,後來大表哥把二姨父接回家。
此時全家人才知道二姨父的遭遇,想想都後怕。幾個孩子和二姨心疼得淚流滿面。
這時的大女兒也找婆家了,婆婆家五個女兒,一個兒子。家庭條件還可以,唯一的缺點是兒子從小被父母和五個姐姐慣著,有點懶惰。
大女兒顧不上那麼多,答應嫁過去,原因是婆婆家可以給她四千元彩禮錢。她太需要這筆錢了。
當大女兒用彩禮錢把二姨父欠的饑荒還清,二姨父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在農村,只要把兒媳婦娶回家,沒有饑荒父母的任務就完成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二姨父被騙去出苦力這一年,勞累過度加之上火,身體大不如從前,回到家病病殃殃僅兩年就撒手人寰。
二姨覺得天塌下來了,她後悔不該讓老伴出去打工,後悔當初眼瞎選的兩個兒媳婦,都是不善之人。
可是日子還要過,等二姨父燒滿三週年,二女兒也結婚了,嫁在三線城市,四個孩子中她算是有錢人。
四個孩子各自有了歸宿,家裡只留下三間老屋和孤零零的二姨。
身高只有1.5米,體重不過百的二姨在經歷姨父去世後,更是骨瘦如柴。
加上剩她一個人,吃飯不定時,也沒有什麼好吃的,飢一餐飽一餐。別說下地幹農活,就是走路都打晃。
親戚看二姨這種狀態,生怕她也活不久,便提出讓二姨跟著兩個兒子過,一個兒子輪半年。想法挺好,可是在兩個兒媳婦那都碰壁了。
大兒媳婦不同意的理由是:“我們租的房子太小,只有兩室,婆婆來了住不下。”
二兒媳婦不同意的理由是:“我們有兩個孩子,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沒有精力養老人,再說了,婆婆才六十五歲就要求養老太早,村裡七十多歲老人還下地幹活呢。”
二姨知道後,常常掛在嘴邊一句話“老了不中用了,遭人嫌了”。
兒子家不收留,兩個女兒也互相拉扯。
大女兒理由是:“自己跟公公婆婆同住,老媽有兩個兒子,而且給兩個兒子各自蓋了新房,娶上媳婦,怎麼也輪不到女兒來養老。”
二女兒理由:“自己住樓房,四十多平方米住不開。”
但好在女兒相對還有點良心,大女兒隔三差五來家給母親洗洗涮涮,打掃衛生。
二女兒幾個月回來一次,給母親買點吃的,送幾百塊錢。
這種平靜的日子很快被打破,大女兒回家看母親,發現母親比之前又瘦了一圈。
問怎麼了,母親說:“這陣不愛吃飯,吃點東西就飽,吃稀飯還行,吃饅頭咽不下去。總覺得嗓子眼有東西堵得慌。”
大女兒以為母親又上火了,去藥店給買些健胃消食片,囑咐她按時吃。
等大女兒再次回家時,二姨已經躺下不起,女兒要帶她出去遛達,她說渾身沒勁,不想走。
大女兒感覺不太好,給哥哥和妹妹打電話,因為哥哥和妹妹都住在市裡,離醫院近。
哥哥說:“咱媽身體一直很好,能有什麼病,可能就是不愛吃飯,再就愛瞎想,我看就是心病。”
妹妹說:“我每天中午給工地的人做飯,我走了二十多個工人就沒飯吃,你領家跟前醫院先檢查一下,有事再說。”
大女兒心裡清楚,哥哥和妹妹不光是忙,更多的是怕花錢,因為她說得很清楚,自己可以帶母親過去,只是對市裡不熟悉,檢查時他們能到場就行。
即然市裡的一兒一女忙,大女兒只能帶母親去鎮醫院。醫生經過問診後讓她帶母親去大醫院做胃鏡。
這次大女兒先斬後奏,直接坐車把母親帶到哥哥所在水果攤市場。
嫂子一臉嫌棄,但礙於周圍攤位的人看著,拿出五百元錢塞給大兒子,讓他跟著去醫院。
檢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二姨患上胃癌晚期,醫生說,癌細 胞已經擴散食道也長滿了。
當四個孩子聚齊醫院,只有大女兒哭了,大兒子坐在長椅上低頭不語,二兒子去走廊裡抽菸,二女兒抱著膀對哥哥訓話。
當時我也在場,看錶哥表姐各懷心事,拿不定主意。我便跟另外一個親戚找到醫生,諮詢醫生有什麼治 療方案。
醫生說:“一種是保守治 療,前期用點藥 物控制癌細胞擴散,後期控制不疼少遭罪,好的話估計能活半年。”
“另一種是手 術治 療,把病灶取出來,患者可以進食,不然的話後期餓就能餓死。手 術成功的話能活一至兩年。”
我把醫生的話轉達給表哥表姐們,她們聽後沉默不語,可以看出都在糾結。
直到護 士再次出來追問辦不辦理住院,大表哥首先打破僵局說:“手術吧,我們不能眼看著老媽等著餓死吧。”
“手 術有用嗎,多活半年一樣還是救不活,我老丈人也是胃癌,做手 術遭老罪了。結果還不是走了。”二表哥不支援。
“多活一個月也要治,咱媽這輩子吃多少苦,為給你們倆蓋房子娶媳婦,吃沒有好吃,穿沒有好穿,日子剛有點起色,沒等享福就得病,你們不愧疚嗎?”大女兒邊哭邊說。
“你不懂就知道哭,手 術不一定就能多活,別全聽醫生的話,他們為了掙錢恨不得過度治 療。”二女兒擺出一副見過世面的樣子訓姐姐。
大女兒哭的更歷害了,當著我們的面,大表哥Z後決定手 術治 療,下一步就涉及費用問題。
我去通知護 士,可以辦理住院手續。順便去問主治醫生,大概需要多少錢?
醫生說:“農合的話估計要三萬多元錢,報銷後也接近兩萬元錢。”
四個孩子又接著研究兩萬元錢怎麼平攤,財大氣粗的二女兒說:“我沒有時間伺候咱媽,多出點錢,我拿一萬元錢。”
剩下的三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先說話。
大表哥看看站在一旁,一直冷眼旁觀的媳婦,弱弱地說,我拿五千元錢。其餘的你們倆拿吧。
二兒子心中竊喜,連忙對姐姐說:“剩下的五千元咱倆一家一半,各出兩千五百元。”
話音未落,大表嫂轉向大表哥問道:“你憑什麼拿五千,三個人每家三千三,你還養個兒子,到現在還租房子住,過得不比別人強。”
“咱媽住院你能伺候還是我能伺候?不伺候多出點錢怎麼了?”大表哥心裡有數。
表姐一聽嫂子這麼說還不樂意了呢:“俺哥是長子,咱媽給你們又蓋房子又娶媳婦,家產女兒一分沒得到,養老和治病錢我照樣跟著攤,你還不知足?”
“男女平等,法律都規定女兒跟兒子有同等贍養義務。”大表嫂也不甘示弱。
“女兒有贍養義務,有沒有分家產義務?我不僅沒得到一分錢家產,當初還拿出四千元彩禮錢幫你們還饑荒,我找誰說理。”大女兒約說越激動。
“不是幫我們,你是幫你父母。”大表嫂理直氣壯懟小姑子。
氣氛再次僵持不下,我趕緊岔開話題:“條件好的多出錢,條件不好的多出力,沒什麼好爭的。”
很顯然,伺候二姨就是大女兒和二兒子。
手 術很快做完了,醫生說比想像的要糟糕。二姨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大女兒和二兒子輪流伺候,大兒子和二女兒來了三四趟。
出院後大女兒把二姨接回家住,因為要吃藥,要吃營養品,而四個孩子中大女兒家Z困難,只能儘量讓二姨生活的好一些。
可能是上天眷顧二姨是個善良的人,二姨活了一年半。
在六十八歲這年壽終正寢。遺憾的是死在女兒家,明明哥倆之前商量好了,大兒子負責給母親發喪,二兒子負責給父親發喪。
可是因為大兒子在市內租房子住,沒法接回母親,而二兒媳婦也不肯讓步接婆婆回家發喪,二姨在女兒家閉上眼睛。
在農村,有兩個兒子家庭,老人死在女兒家,如果不是急病,不是意外,會被村裡人恥笑的。
不僅笑話兒子,女兒在婆婆家也受冷眼。屯中鄰居也會背後議論:這家人真差勁。
兩個兒子的行為再次把四個兄弟姐妹的矛盾激化。在給母親發喪時,兩個女兒氣的一分錢不掏。
意思是:老媽活時平攤費用是看在老人的面子上,不想讓老人為難,老媽走了,女兒遠嫁在外,發喪的好與壞都由兒子承擔,即便是丟臉也是丟兒子的臉。
隨著禮炮聲響起,哀樂聲漸漸遠去,二姨悲催的一生畫上句號。
同時四個兒女的情份也消失殆盡……
這種現象在農村普遍存在,原因之一: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生病面臨Z大的問題就是錢。
農村老人年輕時沒有大本事,根深蒂固相信多子多福,養兒防老。
為了撈兒子,生一大幫孩子,然後用畢生精力幫兒子蓋房子娶媳婦。
等兒子都成家立業,家裡也一貧如洗,再想出去打工沒人要,種地身體吃不消,只能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的活著。
不生病兒女給一口吃的還好說,一生病涉及到拿錢,這時的老人就成了兒女們的負擔。
同不同意住院?給不給治病?誰拿錢?拿多少?兄弟姐妹中老大起不了帶頭作用,沒有話語權,說服不了弟弟妹妹,矛盾就會出現。
原因之二:農村老人重男輕女,對兒子傾其所有,寵上天還覺得不夠,對女兒簡直就是能省則省,甚至很摳門。
父母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兒、女心裡不平衡,當父母需要兒女出錢出力時,被偏愛的那個往往過的很差,還沒有責任心。
被父母打 壓的兒、女過得好,但心寒不想管,矛盾顯而易見。
當然,在老人身體健康的時候,可能還沒有這麼多的問題。畢竟老人在誰家生活,還能帶一帶孩子,還能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該怎麼解決?
首先個人覺得,老人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老人偏心後患無窮。
兒女儘量不要提以前的事情,兄弟姐妹之間,還是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對自己的父母也要多體諒一下,老人生病的時候,做為子女,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如果覺得自己多花錢、出力吃虧,那兄弟姐妹之間,商量好,就平均攤,照顧老人也是一樣。
如果說,誰實在沒有時間照顧,那麼也可以讓其他有時間的兄弟姐妹,幫忙多照顧一下。
但是,自己也儘量抽時間來照顧老人,並且對照顧老人多一些的兄弟姐妹的辛苦給予認可和感謝。
如果所有人都拉扯逃避,就共同出錢請人伺候老人。只有做好這些,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才會少一些。
二姨六十八歲患上胃癌,從檢查出來到手 術僅僅活了一年半,在這短短的500多天裡,嚐盡人情冷暖,看透世態炎涼。
二姨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兩兒兩女,湊成兩個“好”字,可謂是好上加好,讓許多為撈兒子或女兒的家庭羨慕不已。
四個孩子老大是兒子,老二是女兒,老三是兒子,老四又是女兒。
大兒子初中畢業就去工地幹活,因為勤快會來事,深受工長喜愛。
幹了兩年,大兒子站穩腳跟又把二兒子也帶到工地幹活,哥倆勤勤懇懇幹了幾年後,將村子裡十幾個年輕力壯,找不到地方打工的人也介紹給工長。
老鄉能掙到錢,工長還能僱到可靠人,一舉兩得。
八十年代末的農村,大部分人都守家待地,即便有地方招工,拖欠工資現象嚴重,不知底沒人敢去幹。
大表哥帶出去的人卻能全額拿到錢,當時他成了少女們心中有本事的人。
在大表哥二十三歲時,上門提親的人紛至沓來。大表哥也飄了,挑來挑去挑花眼,眼瞅著快三十歲了,迫於家人的壓力選了一個鄰村沒品沒德的女孩。
可是二姨家沒有房子,大表哥和二表哥把打工賺的錢都交給二姨,二姨父帶著兩個女兒在家拉石頭,裝地基。
用了兩年時間,蓋蓋停停總算完工,四間嶄新的大瓦房建好了,大表哥和媳婦領證結婚。
大表哥結婚後,就不再出去打工,而是去市裡租了兩個水果攤位,經營水果生意。
二表哥沒有房子,繼續在工地打工,幾年後,二姨再次領著兩個女兒給二表哥蓋了四間房子。
二表哥娶的是本村女孩,等兩個兒子都成家,二姨一貧如洗。手上分文沒有還欠了四千元錢的饑荒。
在農村,兒子沒娶媳婦前,誰幹活多誰掙錢多都不去計較,因為那時的兒子跟父母是一家人。
等娶了媳婦跟父母就是親人,跟媳婦才是一家人,因此二姨這四千元饑荒讓誰去還都是錯。
哥倆平分也分不下去,兒媳婦說:“結婚前媒人並沒有告訴我有饑荒,如果知道有饑荒我不會嫁給你兒子。”
靠種地為生的二姨和姨父,此時都快六十歲了,兩個人為了四千元錢愁眉不展。
種一年地趕上年頭好只夠年吃年用,有點餘糧還想養一頭豬,養些雞。
養豬可以保證一年油水,養雞賣蛋可以攢點零花錢,用於親戚鄰居人情往來。還可以買點油鹽醬醋。
趕上年頭不好,四口之家口糧都堅持不到年底,更別說還饑荒。
萬般無奈下二姨父收拾行李出去打工,可是一個半輩子沒出過村子的老人,到了舉目無親的大都市,連東南西北都找不到。
正當他沮喪地坐在地上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一個衣冠楚楚的男人來到他面前,主動跟二姨父聊天。
老實巴交的二姨父把家裡情況合盤托出。那個人一聽,深表同情,滿口答應要幫二姨父介紹工作。
二姨父以為遇到好人,背起行李跟著那個人就上了車,兜兜轉轉到地方,二姨父抬頭一看,來到一個偏僻的大山深處。
再仔細一看,是一個黑煤窯,那個人跟一個像是小頭頭的人耳語幾句後就走了,留下一臉懵的二姨父不知所措。
小頭頭先帶二姨父把行李放進屋,然後給了一套工作服。讓他先負責在井上推煤。
此時二姨父才知道,自己被壞人騙到黑煤窯賣苦力。那個年代,沒有手機,又身處大山深處,二姨父仰天長嘆,感覺自己要累死在這裡。
幹了一年多,小頭頭可能是看二姨父老實巴交,任勞任怨,漸漸起了惻隱之心,再一個他歲數大了,繼續幹苦力真會出人命。
於是安排二姨父給工人做飯,原本他在家也是村裡辦紅白喜事做大鍋菜的廚師。
做飯要出去採購,在一次買菜時,同行兩個人都去喝羊湯,二姨父藉口沒錢獨自看攤,那個人喝得起勁還要了一瓶白酒。
二姨父一看機會來了,趁那兩個人喝得迷迷瞪瞪不注意時,偷偷跑到公用電話廳,給村裡打座機電話。
打完電話二姨父就躲起來,村裡人又聯絡了大表哥,後來大表哥把二姨父接回家。
此時全家人才知道二姨父的遭遇,想想都後怕。幾個孩子和二姨心疼得淚流滿面。
這時的大女兒也找婆家了,婆婆家五個女兒,一個兒子。家庭條件還可以,唯一的缺點是兒子從小被父母和五個姐姐慣著,有點懶惰。
大女兒顧不上那麼多,答應嫁過去,原因是婆婆家可以給她四千元彩禮錢。她太需要這筆錢了。
當大女兒用彩禮錢把二姨父欠的饑荒還清,二姨父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在農村,只要把兒媳婦娶回家,沒有饑荒父母的任務就完成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二姨父被騙去出苦力這一年,勞累過度加之上火,身體大不如從前,回到家病病殃殃僅兩年就撒手人寰。
二姨覺得天塌下來了,她後悔不該讓老伴出去打工,後悔當初眼瞎選的兩個兒媳婦,都是不善之人。
可是日子還要過,等二姨父燒滿三週年,二女兒也結婚了,嫁在三線城市,四個孩子中她算是有錢人。
四個孩子各自有了歸宿,家裡只留下三間老屋和孤零零的二姨。
身高只有1.5米,體重不過百的二姨在經歷姨父去世後,更是骨瘦如柴。
加上剩她一個人,吃飯不定時,也沒有什麼好吃的,飢一餐飽一餐。別說下地幹農活,就是走路都打晃。
親戚看二姨這種狀態,生怕她也活不久,便提出讓二姨跟著兩個兒子過,一個兒子輪半年。想法挺好,可是在兩個兒媳婦那都碰壁了。
大兒媳婦不同意的理由是:“我們租的房子太小,只有兩室,婆婆來了住不下。”
二兒媳婦不同意的理由是:“我們有兩個孩子,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沒有精力養老人,再說了,婆婆才六十五歲就要求養老太早,村裡七十多歲老人還下地幹活呢。”
二姨知道後,常常掛在嘴邊一句話“老了不中用了,遭人嫌了”。
兒子家不收留,兩個女兒也互相拉扯。
大女兒理由是:“自己跟公公婆婆同住,老媽有兩個兒子,而且給兩個兒子各自蓋了新房,娶上媳婦,怎麼也輪不到女兒來養老。”
二女兒理由:“自己住樓房,四十多平方米住不開。”
但好在女兒相對還有點良心,大女兒隔三差五來家給母親洗洗涮涮,打掃衛生。
二女兒幾個月回來一次,給母親買點吃的,送幾百塊錢。
這種平靜的日子很快被打破,大女兒回家看母親,發現母親比之前又瘦了一圈。
問怎麼了,母親說:“這陣不愛吃飯,吃點東西就飽,吃稀飯還行,吃饅頭咽不下去。總覺得嗓子眼有東西堵得慌。”
大女兒以為母親又上火了,去藥店給買些健胃消食片,囑咐她按時吃。
等大女兒再次回家時,二姨已經躺下不起,女兒要帶她出去遛達,她說渾身沒勁,不想走。
大女兒感覺不太好,給哥哥和妹妹打電話,因為哥哥和妹妹都住在市裡,離醫院近。
哥哥說:“咱媽身體一直很好,能有什麼病,可能就是不愛吃飯,再就愛瞎想,我看就是心病。”
妹妹說:“我每天中午給工地的人做飯,我走了二十多個工人就沒飯吃,你領家跟前醫院先檢查一下,有事再說。”
大女兒心裡清楚,哥哥和妹妹不光是忙,更多的是怕花錢,因為她說得很清楚,自己可以帶母親過去,只是對市裡不熟悉,檢查時他們能到場就行。
即然市裡的一兒一女忙,大女兒只能帶母親去鎮醫院。醫生經過問診後讓她帶母親去大醫院做胃鏡。
這次大女兒先斬後奏,直接坐車把母親帶到哥哥所在水果攤市場。
嫂子一臉嫌棄,但礙於周圍攤位的人看著,拿出五百元錢塞給大兒子,讓他跟著去醫院。
檢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二姨患上胃癌晚期,醫生說,癌細 胞已經擴散食道也長滿了。
當四個孩子聚齊醫院,只有大女兒哭了,大兒子坐在長椅上低頭不語,二兒子去走廊裡抽菸,二女兒抱著膀對哥哥訓話。
當時我也在場,看錶哥表姐各懷心事,拿不定主意。我便跟另外一個親戚找到醫生,諮詢醫生有什麼治 療方案。
醫生說:“一種是保守治 療,前期用點藥 物控制癌細胞擴散,後期控制不疼少遭罪,好的話估計能活半年。”
“另一種是手 術治 療,把病灶取出來,患者可以進食,不然的話後期餓就能餓死。手 術成功的話能活一至兩年。”
我把醫生的話轉達給表哥表姐們,她們聽後沉默不語,可以看出都在糾結。
直到護 士再次出來追問辦不辦理住院,大表哥首先打破僵局說:“手術吧,我們不能眼看著老媽等著餓死吧。”
“手 術有用嗎,多活半年一樣還是救不活,我老丈人也是胃癌,做手 術遭老罪了。結果還不是走了。”二表哥不支援。
“多活一個月也要治,咱媽這輩子吃多少苦,為給你們倆蓋房子娶媳婦,吃沒有好吃,穿沒有好穿,日子剛有點起色,沒等享福就得病,你們不愧疚嗎?”大女兒邊哭邊說。
“你不懂就知道哭,手 術不一定就能多活,別全聽醫生的話,他們為了掙錢恨不得過度治 療。”二女兒擺出一副見過世面的樣子訓姐姐。
大女兒哭的更歷害了,當著我們的面,大表哥Z後決定手 術治 療,下一步就涉及費用問題。
我去通知護 士,可以辦理住院手續。順便去問主治醫生,大概需要多少錢?
醫生說:“農合的話估計要三萬多元錢,報銷後也接近兩萬元錢。”
四個孩子又接著研究兩萬元錢怎麼平攤,財大氣粗的二女兒說:“我沒有時間伺候咱媽,多出點錢,我拿一萬元錢。”
剩下的三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先說話。
大表哥看看站在一旁,一直冷眼旁觀的媳婦,弱弱地說,我拿五千元錢。其餘的你們倆拿吧。
二兒子心中竊喜,連忙對姐姐說:“剩下的五千元咱倆一家一半,各出兩千五百元。”
話音未落,大表嫂轉向大表哥問道:“你憑什麼拿五千,三個人每家三千三,你還養個兒子,到現在還租房子住,過得不比別人強。”
“咱媽住院你能伺候還是我能伺候?不伺候多出點錢怎麼了?”大表哥心裡有數。
表姐一聽嫂子這麼說還不樂意了呢:“俺哥是長子,咱媽給你們又蓋房子又娶媳婦,家產女兒一分沒得到,養老和治病錢我照樣跟著攤,你還不知足?”
“男女平等,法律都規定女兒跟兒子有同等贍養義務。”大表嫂也不甘示弱。
“女兒有贍養義務,有沒有分家產義務?我不僅沒得到一分錢家產,當初還拿出四千元彩禮錢幫你們還饑荒,我找誰說理。”大女兒約說越激動。
“不是幫我們,你是幫你父母。”大表嫂理直氣壯懟小姑子。
氣氛再次僵持不下,我趕緊岔開話題:“條件好的多出錢,條件不好的多出力,沒什麼好爭的。”
很顯然,伺候二姨就是大女兒和二兒子。
手 術很快做完了,醫生說比想像的要糟糕。二姨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大女兒和二兒子輪流伺候,大兒子和二女兒來了三四趟。
出院後大女兒把二姨接回家住,因為要吃藥,要吃營養品,而四個孩子中大女兒家Z困難,只能儘量讓二姨生活的好一些。
可能是上天眷顧二姨是個善良的人,二姨活了一年半。
在六十八歲這年壽終正寢。遺憾的是死在女兒家,明明哥倆之前商量好了,大兒子負責給母親發喪,二兒子負責給父親發喪。
可是因為大兒子在市內租房子住,沒法接回母親,而二兒媳婦也不肯讓步接婆婆回家發喪,二姨在女兒家閉上眼睛。
在農村,有兩個兒子家庭,老人死在女兒家,如果不是急病,不是意外,會被村裡人恥笑的。
不僅笑話兒子,女兒在婆婆家也受冷眼。屯中鄰居也會背後議論:這家人真差勁。
兩個兒子的行為再次把四個兄弟姐妹的矛盾激化。在給母親發喪時,兩個女兒氣的一分錢不掏。
意思是:老媽活時平攤費用是看在老人的面子上,不想讓老人為難,老媽走了,女兒遠嫁在外,發喪的好與壞都由兒子承擔,即便是丟臉也是丟兒子的臉。
隨著禮炮聲響起,哀樂聲漸漸遠去,二姨悲催的一生畫上句號。
同時四個兒女的情份也消失殆盡……
為什麼感覺大多數農村老人一生病,兄弟姐妹就開始鬧矛盾,該如何調解?
這種現象在農村普遍存在,原因之一: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生病面臨Z大的問題就是錢。
農村老人年輕時沒有大本事,根深蒂固相信多子多福,養兒防老。
為了撈兒子,生一大幫孩子,然後用畢生精力幫兒子蓋房子娶媳婦。
等兒子都成家立業,家裡也一貧如洗,再想出去打工沒人要,種地身體吃不消,只能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的活著。
不生病兒女給一口吃的還好說,一生病涉及到拿錢,這時的老人就成了兒女們的負擔。
同不同意住院?給不給治病?誰拿錢?拿多少?兄弟姐妹中老大起不了帶頭作用,沒有話語權,說服不了弟弟妹妹,矛盾就會出現。
原因之二:農村老人重男輕女,對兒子傾其所有,寵上天還覺得不夠,對女兒簡直就是能省則省,甚至很摳門。
父母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兒、女心裡不平衡,當父母需要兒女出錢出力時,被偏愛的那個往往過的很差,還沒有責任心。
被父母打 壓的兒、女過得好,但心寒不想管,矛盾顯而易見。
上面這些,都有可能是老人生病之後,兄弟姐妹之間鬧矛盾的導 火 索。
當然,在老人身體健康的時候,可能還沒有這麼多的問題。畢竟老人在誰家生活,還能帶一帶孩子,還能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該怎麼解決?
首先個人覺得,老人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老人偏心後患無窮。
兒女儘量不要提以前的事情,兄弟姐妹之間,還是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對自己的父母也要多體諒一下,老人生病的時候,做為子女,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如果覺得自己多花錢、出力吃虧,那兄弟姐妹之間,商量好,就平均攤,照顧老人也是一樣。
如果說,誰實在沒有時間照顧,那麼也可以讓其他有時間的兄弟姐妹,幫忙多照顧一下。
但是,自己也儘量抽時間來照顧老人,並且對照顧老人多一些的兄弟姐妹的辛苦給予認可和感謝。
如果所有人都拉扯逃避,就共同出錢請人伺候老人。只有做好這些,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才會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