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7年,漢獻帝以魏王曹操勞苦功高,特賜十二旒(liu)王冠,乘金車,駕六馬。
從此曹操雖無皇帝之名,但已有皇帝之實。
自從黃帝制定衣裳制度開始,古代對服裝穿著的階級要求就確定了起來。
這種前後垂珠簾的帽子,就是帝王象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垂珠簾,它有個更正規的名字,叫做垂旒,旒有條帶狀裝飾物的意思。
垂旒就是我們常在電視上可見的,裝飾在帽子前後的珠子。
垂旒是什麼時候興起的,現在也沒個具體說法,但至少在先秦時期就有了,秦始皇畫像中就有旒這一物件。
旒的意義非凡,除了裝飾外,更重要的是警惕帝王行為,和它配合的還有充耳。
這一整套就叫做“冕冠”,也叫平天冠。
我們常說冠冕,其實冕要在前,就是垂旒懸掛的地方,叫做冕綖,前圓後方,象徵著天圓地方,前低後高,表示為君者要謙遜俯敬。
冕綖前後各有垂旒,每一條垂旒都是五色彩條串好五色圓珠,取“五行”之義。
冕綖之後才是冠,稱為冠卷,兩旁有一個小孔,用來插簪束髮,同時靠近耳朵處,各有一顆珠玉,稱為黈纊(tuokuang),也叫充耳。
垂旒和充耳,各取王者不可視非、不可視邪、有所不聞、不聽讒言好話的含義,就和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是一個道理。
於是就誕生兩個成語:視而不見和充耳不聞。
垂旒蔽目,心持天下大公,外杜辯言之邪徑,然後潤色先型,甄別士品,民安於野,吏勸於廷。
旒的要求很是嚴格,不同的身份地位,所佩戴的數量不同。
一般是天子十二旒,三公和諸侯九旒,卿大夫七旒,士三旒,曹操以諸侯身份帶十二旒冕冠,已是名副其實的君王了。
眾所周知,在文化傳承這塊,恐怕沒有比得上我們的老祖先,冠冕作為最具身份意義的物件,其傳承也是被完美地保留下來。
甚至於面臨侵襲時,由於誓死捍衛衣冠制度,遼、金、元等朝代的皇帝,也不可避免地要服從此制度,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當然因為時代不同,潮流也是要有點改變的,遼帝的冠冕為金飾,垂白珠十二旒。
其他的也有點不同,垂旒、充耳等一個不少。
所以宋、明皇帝的冠冕上,自然也是要有垂旒的,材料使用上有所不同,但數量大致相同。
至於為什麼我們很少見到宋、明、清的皇帝戴垂旒呢?其實還是和制度有關。
以《周禮》的要求,凡是帝王舉行祭祀大典時,必著袞服,而垂旒就是其裝飾之一。
也就是說,只有在進行重大祭祀、登基、大婚的時候,皇帝、諸侯、三公九卿等人才需要穿上冠冕、玄衣、裳等,以最隆重的服侍,舉行最隆重的典禮。
在平常的時候,比如平時接見官員的常朝,則穿著可以稍微輕鬆一些,畢竟這一套穿戴下來,既重又煩,皇帝也不可能天天穿,萬一損壞了又是一筆鉅額維護費。
那常朝時皇帝穿什麼呢?
漢朝時期,皇帝召見百官或生日時,戴通天冠,此後一直流傳下來。
唐朝李世民時期,他更喜歡帶翼善冠,穿白練裙襦,宋朝皇帝同樣帶通天冠。
明承唐飾,簡化了翼善冠,清朝開始廢除了平天冠和通天冠,使用朝冠代替,冕冠算是成為了歷史了。
公元217年,漢獻帝以魏王曹操勞苦功高,特賜十二旒(liu)王冠,乘金車,駕六馬。
從此曹操雖無皇帝之名,但已有皇帝之實。
自從黃帝制定衣裳制度開始,古代對服裝穿著的階級要求就確定了起來。
這種前後垂珠簾的帽子,就是帝王象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視而不見和充耳不聞
垂珠簾,它有個更正規的名字,叫做垂旒,旒有條帶狀裝飾物的意思。
垂旒就是我們常在電視上可見的,裝飾在帽子前後的珠子。
垂旒是什麼時候興起的,現在也沒個具體說法,但至少在先秦時期就有了,秦始皇畫像中就有旒這一物件。
旒的意義非凡,除了裝飾外,更重要的是警惕帝王行為,和它配合的還有充耳。
這一整套就叫做“冕冠”,也叫平天冠。
我們常說冠冕,其實冕要在前,就是垂旒懸掛的地方,叫做冕綖,前圓後方,象徵著天圓地方,前低後高,表示為君者要謙遜俯敬。
冕綖前後各有垂旒,每一條垂旒都是五色彩條串好五色圓珠,取“五行”之義。
冕綖之後才是冠,稱為冠卷,兩旁有一個小孔,用來插簪束髮,同時靠近耳朵處,各有一顆珠玉,稱為黈纊(tuokuang),也叫充耳。
垂旒和充耳,各取王者不可視非、不可視邪、有所不聞、不聽讒言好話的含義,就和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是一個道理。
於是就誕生兩個成語:視而不見和充耳不聞。
垂旒蔽目,心持天下大公,外杜辯言之邪徑,然後潤色先型,甄別士品,民安於野,吏勸於廷。
旒的要求很是嚴格,不同的身份地位,所佩戴的數量不同。
一般是天子十二旒,三公和諸侯九旒,卿大夫七旒,士三旒,曹操以諸侯身份帶十二旒冕冠,已是名副其實的君王了。
宋、明的皇帝帶垂旒嗎?
眾所周知,在文化傳承這塊,恐怕沒有比得上我們的老祖先,冠冕作為最具身份意義的物件,其傳承也是被完美地保留下來。
甚至於面臨侵襲時,由於誓死捍衛衣冠制度,遼、金、元等朝代的皇帝,也不可避免地要服從此制度,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當然因為時代不同,潮流也是要有點改變的,遼帝的冠冕為金飾,垂白珠十二旒。
其他的也有點不同,垂旒、充耳等一個不少。
所以宋、明皇帝的冠冕上,自然也是要有垂旒的,材料使用上有所不同,但數量大致相同。
至於為什麼我們很少見到宋、明、清的皇帝戴垂旒呢?其實還是和制度有關。
以《周禮》的要求,凡是帝王舉行祭祀大典時,必著袞服,而垂旒就是其裝飾之一。
也就是說,只有在進行重大祭祀、登基、大婚的時候,皇帝、諸侯、三公九卿等人才需要穿上冠冕、玄衣、裳等,以最隆重的服侍,舉行最隆重的典禮。
在平常的時候,比如平時接見官員的常朝,則穿著可以稍微輕鬆一些,畢竟這一套穿戴下來,既重又煩,皇帝也不可能天天穿,萬一損壞了又是一筆鉅額維護費。
那常朝時皇帝穿什麼呢?
漢朝時期,皇帝召見百官或生日時,戴通天冠,此後一直流傳下來。
唐朝李世民時期,他更喜歡帶翼善冠,穿白練裙襦,宋朝皇帝同樣帶通天冠。
明承唐飾,簡化了翼善冠,清朝開始廢除了平天冠和通天冠,使用朝冠代替,冕冠算是成為了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