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俊叔侃易學

    要講明白三生萬物,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一生二。從認識論角度來看,古人認為任何一個概念都是成對出現。就好比男和女,天和地,古人用陰陽概括。天地萬物不會自己去命名自己,所以需要第三個觀察和命名的人。

    人加上成對的概念,我們就可以來分辨也認識宇宙萬物。這就是三生萬物。

  • 2 # 三農科普

    “三生萬物,逢七必變”,是什麼意思呢?傳統文化中的七有何奧秘?

    “七”這個數字到底有多神奇?在《復卦》中有“反覆其道,七日來複”的說法,在《彖傳》中也有“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的描述。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為什麼不說“六日來複”,也不說“八日來複”呢?

    其實,我們從上面孔子寫得《彖傳》中已經看到了答案,他說“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古人說的天行就是天道,畢竟,古人在當時的條件下認知是有限的,主觀性更強一些,不像現在對宇宙和自然瞭解那麼多,也沒有什麼大資料可查。古人認為,“七”是在宇宙中一個迴圈的終止。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古人夜晚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最顯眼的是什麼?當然是北斗七星,在長期的觀察發現了一些規律,確立了二十四節氣和北斗七星對應四季的變化。例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轉了一圈就是一年的長度。

    現在來看,不只有北斗七星,還有七大行星和陰陽五行和為7的說法。還有,一週有七天,官階有七品,音樂有七個音符,彩虹有七種顏色,人有七竅,水的PH值是7等等。不給大家總結了,我們可以找出一大堆和七有關的現象,彷彿七是事物規律,是一個週期,逢七就變,也是表面上的一個極數,就像一張紙只能對摺七次一樣。

    咱們國家從古代開始就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人們日常活動都是圍繞農業生產來展開的。糧食就是農民的命,現在來看也是全人類的命。所以,古人會在夏糧豐收的農曆七月份舉行祭祀活動,向祖先彙報今年的糧食獲得了大豐收,也是一個半年的總結。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數字,例如,印度不喜歡6、8喜單數忌諱13。法國又不一樣,反而喜歡13,相信13能帶來奇蹟 ,也喜歡7,13,6和9。南韓人也喜歡3和7。菲律賓人更喜歡7和8,認為是最幸運的數字而泰華人喜歡9討厭6。 另外,德華人非常忌諱13,喜歡4,英國和美華人也喜歡4這個數字。而中國古代,特別是古代文化人更喜歡“7”這個數字,除了我上面說的這些,你還能找出哪些和“7”有關的嗎?期待你的分享!

    那麼古人說的“三生萬物,逢七必變”,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奧秘在裡面呢?

    這句話其實我的理解是有限的,看似很容易理解,要想一句話說明白還是很難的。所以,在網上也查了一下,對“三生萬物”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所謂的“三生萬物”,一是太極初始;二是陰和陽;陰陽矛盾統一,陰陽相交產生第三者就是三。三是陰陽後代之道,由此構成萬物。

    我們從上面的解釋,看著有點玄乎,也沒有頭緒,又陰又陽的,找不到頭緒。也沒必要去完全瞭解,總之是古人說的三生萬物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也是有出處的,不是我亂編的,它出至古書《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感興趣的可以在網上找找,理解的會好一些。

    說到“逢七必變”,不得不提一下《易經》,易經中有64卦,每一個卦有六爻,到七就會發生變化了。例如,在二十四節氣基礎上設立的十二訊息卦,立冬和小雪對應的是坤卦,由六根陰陽組成,到了“7”就變了,變成一根陽爻和五根陰爻的復卦,對應的是大雪和冬至節氣,代表著“一陽來複”。到了小滿和立夏節氣變成了六陽爻組成的乾卦,到了“7”就變了,變成由一根陰爻和五根陽爻組成的姤卦,對應的節氣是芒種和夏至,代表著“一陰來姤”。

    古人認為《易經》推演萬物變化的一種模型,能夠包含萬物。現在人已經很少有人看《易經》了,這些正常,畢竟時代在變遷,文化和觀念也在變化和進步,有了更科學的認知和對事物的理解。

    其實,在古代其它國家也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例如一些西方國家認為人間是由上帝創造的,一共花費了6天時間,到了第7天就休息了,也是說“逢七必變”。

    寫到最後: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無論什麼宗教或者文化,無論是古時候還是現代,都比較偏愛“7”這個數字,你覺得是巧合嗎?你能夠想到還有哪些和“7”有關的事情嗎?期待您的分享!

  • 3 # 我給你說了我給你送

    天地之間有八種現象,一曰天,二曰澤,三曰火,四曰雷,五曰風,六曰水,七曰山,八曰地。自已以為始,逢七即相反。

  • 4 # 有趣的夢想家ua

    我所知道的七:七天為一星期天,一個週期,週而復始-…人死後在民間七天一紀念,上墳燒紙祭,十七後活動結束,有關七的典故說詞七月七牛郎會織女,另記得七步詩:煮豆燃豆箕…所提問題不敢妄論本人文化淺薄。

  • 5 # 漱水閒人

    六爻八卦,每爻都代表一件事的發生,所以才有六六大順的說法,如果七爻怎麼辦?肯定要變,變回一爻,也不是絕對的壞事,只是時間長一些從頭開始,從哲學的角度看,窮則思變,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到頭了就變,不變沒有出路。

  • 6 # 渾漫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其中的一就是陰,而二則是陽。三其實就是陰陽相合的產物。逢七必變是從易經而來,卦有64卦,每卦有6爻,至七則變。傳統文化中七是變數,也是幸運之數,待七而變,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習俗。

  • 7 # 風吹過9906

    陰陽合一道生有,

    年復元啟逢七變。

    承雙三和震乾坤,

    是善景泰樂取進。

  • 8 #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三生萬物”是老子《道德經》裡的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道家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類似的話,在儒家經典中也有,比如《易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見吉凶,吉凶生大業。”這是儒家孔子對宇宙生髮論的闡釋。因為儒道兩家思想,都是從《易經》中生髮而來的。《易》是儒道二家共同的源頭。所以,在解釋傳統文化的時候,兩家思想可以互為佐證。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一”就是太極,一生二,就是太極生兩儀。“二生三”之中,既包含著兩儀生四象,也含有四象生八卦,甚至是八卦相蕩,而生六十四卦的階段。《易傳》中,從太極生兩儀,到六十四卦的形成,是一個二進位制推導過程。到第六層的時候,就是六十四卦。老子闡釋,從道生一,做為第一個層次。太極的產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既無中生有。 一生二,所生的二儀,就是陰陽。這是第二個層次。之後,萬事萬物的產生髮展變化都是陰陽變化的結果。這就是二生三。三指的就是萬事萬物。

    “逢七必變”,是從《易經》六十四卦的《復卦》卦辭中來的,原文是“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其意思是說,天地之道,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地重複變化的。為什麼是“七日來複”,說起來沒有那麼複雜。古代用六十四卦中六十卦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一卦代表六天,因為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每個爻代表一天。到第七天的時候,本卦結束,進入下一卦,所以叫“逢七必變”。

    六十四卦中,有十二卦是代表十二個月的,稱為十二訊息卦。如下圖所示:

    十二訊息卦

    我們知道,易經和曆法緊密相關。我們古代的夏曆,是以寅月為歲首,也就是正月。最冷的冬至所在的子月,就是農曆十一月。冬至之時,一陽生成,所以,十一月以復卦表示。稱為“一陽來複”。十一月之前的十月(亥月)是坤月。十一月是復卦,一個陽。十二月是地澤臨卦,兩個陽。正月(寅月),陽氣增加到三個,是地天泰卦。這就是所謂的“三陽開泰”。到二月份(卯月),陽變為四,以雷天大壯卦來表示。三月(辰月)陽氣變為五,以夬卦表示。四月變為六陽,以乾卦表示。到五月是陽氣最盛的時候,這時候,一陰生,以姤卦表示。之後的六到十月,是陰長陽消的過程。十月變為純陰的坤卦。十一月又一陽來複,天地之道,週而復始。

    在十二訊息卦中。用的是乾坤兩卦的陰陽變化。從一陽來複,到變成乾卦,經過六次變化。到第七個月,變化的方向就改了。從原來的陰消陽長,變為陽消陰長。這也是“逢七必變”。其根本原因,因為六十四卦,都有六個爻。也就是觀察和研究事物的六個步驟。

    第三個問題,在傳統文化中“七”有何奧秘?在《易經》數除了表示數量的多少之外,還有另外的含義。比如,陰數和陽數,基本上和現代數學中的偶數奇數是一樣的。除此之外,在中國文化中,數字還有其它意思。比如,生數和成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有生數,有成數。生數是一二三四五,成數是六七八九十。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分別與水、火、木、金、土相聯絡。

    除此之外,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分別是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太陽用九表示、少陰用八表示、少陽用七表示、太陰用六表示。總之六八是陰、七九是陽。人的腦袋上有七竅,七竅皆屬陽。《黃帝內經》上說,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下竅屬陰,只有兩個。二是陰數。七是陽數。

    《易傳》說,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古人研究世界的時候,把自身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就是天人合一。其它每個數字都很神奇。從傳統文化中,都能找到神奇的用處。大家不妨多找找。

  • 9 # 心雨長歌

    易經中的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太極,陰陽和八卦,八卦是三畫,兩個重卦相疊是六畫,稱六爻,每一重卦從初一至上六為一全卦爻數。這裡所謂的逢七必變,也就是六極必變,陽極必衰,陰極復陽就是逢七必變的迴圈理數的演變過程。

  • 10 # 安逸金桔Qu

    “三生萬物,逢七必變”,我的理解“三生萬物”指的是“三”是吉祥物,也叫吉祥數字,如“三生有幸”,古有“三尺劍”。

    那麼“三”是如何產生的?一陽二陰因而就產生了三,也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這個三不僅僅是3個數字,而是代表客觀世界的萬物永珍,因為陰陽結合而產生了第三者,陽為天、為太陽,陰為地、為月亮,相對組合而產生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也稱太極、八卦、五行,這個“三”也稱為尺度和戒律。

    “逢七必變”,指的是人類世界的週期律,一個星期為七天而迴圈運轉,天有七仙,地有七夕,人有七竅,詩有七絕,音樂有七旋。“逢七必變”是中國文化千古不變的定理,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定理及神秘奧妙,其實就是人為發展的規律,亦或是大自然獨特的深奧秘密。這是哲學研究的發現。

    華夏民族自遠古以來,或朝代的興衰更迭,事物的推陳出新,人類的新陳代謝都避不開“逢七必變”的定律,六六大順就是從“逢七必變”而產生的,從一到六截止,而“逢七必變”也叫時間的迴圈輪迴,事物發展到“七”數之時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極大。

    以上從“三”到“七”這個數目字在生活當中它也是代表吉祥圓滿的標誌,而“九”為頂天數目叫完美極限,而人生的完美是不容易達到的,而只能“逢七必變”。人們常說的“四”“六”不成材而“三”和“七”組合叫十全十美,而三七相乘等於二十一的數字在風水學上也是吉祥數字,因此,以上這些就是自然奧秘的哲理定律。謝謝!

  • 11 # 雲天絲雨

    何謂“三生萬物",即:一畫開天(陽爻一),兩畫闢地(一一陰爻)。一加二等於三,組成天地丶陰陽丶三才。三生萬物即天地生萬物之意。逢七必變,七字屬火,火,動象,上炎之象。易曰:“動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六八文治,七九武興。餘以為,逢七必變並非絕對。或許因一九三七,七七事變,日本侵華有關?這只是個個例。

  • 12 # 心海仲振立

    大家早上好,居道教創史人老子,太上老君李耳。

    相傳太極陰陽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思是說,第一天太陽,第二天大地和空氣,第三天造出來萬物,人和動物。

    逢七必變,萬事萬物都有自然規律,相傳盤古開天地闢地,女媧娘娘造人,只用七天。第一天先造出太陽和大地空氣,第二天造出山川,第三天造出海江河和水。第四天造出人男和女,第五一天造動物,第六天陰陽八卦第七天人和自然發生聚變,有思想有知識,最後上天對人類社會承罰。一直到現在,我從那裡來,我要去何方,這就人類在探索,千百萬年來不解之謎。

  • 13 # 奉獻250196020

    我們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宇宙,二是陰陽,乾坤,男為乾,女為坤,,,,我們不去講易經,八卦,太複雜,一般人很難懂。簡單地說,為什麼說三生萬物呢?如果一個人不結婚,總有死亡的一天,如果結婚生子,就會子子孫孫無窮盡,動物,植物也一樣,有了三生萬物,自然界才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再說,七是變數,逢七必變,每週有七天,從星期一到星期六,就是星期天,週而復始。人間也有頭七之說,人死後,到陰朝地府走一趟,七天又由黑白無常押送回家,最後一次回家看看。然後就回陰間。人間也有做頭七,做五七之說。在封象斷吉凶時,古人也用七七四十九拫竹籤,進行測算。七這個數太神奇,

  • 14 # 覺巴巴

    《易經》只有六爻,七就一定會變成另外的爻象了。七是復,是反覆。

    《聖經》說上帝用了七天創造了世界,七也指安息日,七靈、七印、七號、七碗、七災,七是完全的數目,七是四加三而成的;四代表世人,三代表神,人和神連起來就是完全。

    中國神話說女媧七天造人。華人說東南西北上下為六合,七的人就站在了六合的C位上。

    中外了都有說七星,七個天體。七曜,天上的七曜代表著地上的陰陽和金木水火土五行。重視這七種事物對整個世界的影響。

    《黃帝內經》說女性的人體生理節律,也是每七年了一個大變化。而男性是女性生的,生理節律則是八年。

    綜上所述:

    “七”應該是“時間上”的一個週期。一個週期的完成。這個週期是這個世界很多事物的一個規律。

    “七”應該是“空間上”的一個整體。如七大洲、七星,這個完全的世界是很多事物完整的規律,如人有七竅才完全。

    至於為什麼呢?還應該仔細去琢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松靠什麼讓蔣門神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