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爆笑豬腩肉

    最近越來越多的圈內人開始隨大潮進入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從傳統的web或者桌面端設計開始學習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設計。在很多人眼裡,設計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和傳統網際網路產品的區別無非就是載體從電腦變成了手機,所以只要熟悉一下各個手機中不同的規範和特性就算是完成了過渡,學習了下ios human guideline,瞭解了一下擬物化設計和扁平化設計,就以為是瞭解了移動網際網路的設計方法。其實這種思想完全是隻看到表現而沒看到本質的錯誤,移動網際網路和傳統網際網路的區別不光是設計標準和設計規範的變化,而應該從整個物理環境的變化來重新全面的認識。那麼我們分析一下,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和傳統網際網路產品有什麼區別呢?

    一,使用場景的複雜使用者在使用桌面客戶端或者訪問web頁面的時候,多半是坐在電腦前,固定的盯著螢幕和使用鍵鼠操作,這個時候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場景是簡單而固定的。但是在使用手機的時候,使用者可能在地鐵中,在公交上,在電梯中,無聊等待時或者邊走路邊用。如此複雜的場景,需要產品的設計者考慮的要素也自然非常的複雜。比如在公交車上擁擠和搖晃時,使用者如果才能順暢的單手操作?比如在地鐵或者電梯的訊號不好的情況下,是否要考慮各種網路情況帶來的問題?比如使用者在無聊等待玩遊戲,或者在床上睡前時,又變成了深入沉浸的體驗?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情況在設計時是否都有考慮清楚?

    二,使用時間碎片化使用者在使用電腦時,大部分時間還是固定的,無非可能因為工作和同事溝通一下,或者起身上個廁所,一般都有10-20分鐘完整的時間片在操作電腦。但是移動端就不一樣了,使用者既然在移動,使用手機時要隨時隨地觀察周圍的情況,隨時可能中斷現在的操作,鎖屏,再繼續剛才的操作。所以使用者使用移動產品的時間不是連成片的,而是一段一段的,有的時候中斷回再回來,有的時候中斷就不會回來了。

    三,螢幕尺寸的縮小使用者使用電腦產品的螢幕尺寸是可以很大的,小則13寸大到27寸,這樣使得桌面產品和web產品有充足的區域展現資訊,整個介面利用率就可以很高。我們在做互動設計的時候會有一種方法,如果一個次要資訊的出現不會影響大部分使用者的時候,那麼這個次要資訊是可以放在介面上的,這就是為什麼網站可以加入很多廣告banner的原因,因為只要保持到一個度不影響正常的使用就不會破壞整體的使用者體驗。但是在移動端,這個度是非常的小的,因為螢幕尺寸的限制,本身需要你展現的必要資訊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和抉擇,次要的資訊再一出來肯定破壞體驗。將前2條結合你會發現,使用者在使用移動產品是需要非常追求效率的,所以移動端產品的設計難道會大大增加。

    四,無法多工的處理資訊使用者在使用桌面產品時,是更加容易的進行多工操作和處理的,比如我正在瀏覽web查資料,又正在進行文件的整理,還可能開著QQ和朋友聊天。因為大螢幕的關係和系統機制讓使用者能夠高效的同時處理多個資訊,當然,還得益於固定的使用場景和完整的時間片。但是因為前面也提到的問題,移動端的產品往往是沉浸式的,使用者在同一時期只可能使用一個應用,完成一個流程,然後結束,再去開啟另一個應用和另一個流程,所以大部分移動產品設計時往往講求遵循的是單一的任務流,期間結束和跳轉的設計非常的少。

    五,平臺的設計規範和特性最後才是各自的平臺規範和標準,比如什麼ios human guideline或者WindowsPhone的metro理念,縱觀知乎和各大網站,很多人每天關注的都是這些比如擬物化設計和扁平化設計的風格,返回按鈕的邏輯或者隱藏title之類的方法論細節。的確你瞭解這些資訊是可以快速方便的設計出一個可用的移動產品的,但是如果沒有了解之前所說的幾條移動產品和傳統網際網路產品在使用者體驗上的區別,你可能永遠也無法參透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體驗的規律和本質。

    希望你採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質的教育資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