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辰悅耳

    有一個說法叫抱團養老。這個很不錯。就是關係非常好的同學或者同事朋友,大家年紀差不多,聊天能聊到一起去,那就住到一個小區,或者一個單元,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找個特別大的院子,幾家一起住,更好。在生活能自理時就幾家人自己打理生活,如果年紀大了幹不動家務了,那就僱上一個或兩個人,負責大家的一日三餐,洗洗涮涮,把錢直接給到護工,比給養老院強多了。生活還有保障,幸福指數很高。

  • 2 # 京都老客41118

    我現在已經退休多年了,已經老了。怎麼選擇生活?我的選擇:1.首先必須明白老人必須自立自強,誰都靠不住,唯一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內心必須強大。2.自己的錢必須謹慎支出,保證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有錢能支出。除此之外,誰來要錢都不行。3.借現在身體好,給自己力爭一個較長時間的好生活期,包括找個好老闆,鍛鍊身體、保持身心健康,注意養生。4.能有機會和資金,多出去旅旅遊,自己給自己愉快、健康,多一日算一日。5.如果有可能提前考察比較適合自己的養老院,無法自理時,把自己送進去。6.盡心過好現在每一天,能多快樂一天,都算賺到了,如果真到了最悲慘的困難境地,無論如何最終就是個死嗎,那時候就交給社會了,大不了慘死街頭,狼拉狗啃也認命。

  • 3 # 湘衡人

    人算不如天算,怎麼合由你選,現實版層出不窮,有些上半生風光,晚年淒涼?

  • 4 # 使用者一朵白蓮

    問的好!人?安排的,再好!也不如天?安排的更好!順天承運,永遠最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當下,返觀自我,改邪歸正,利人利己,奉獻一切,無憂無慮,幸福永遠!……

  • 5 # 善良荷葉q2

    人自然要老,誰也朵不過,生來應講有多少付出,活應只想怎麼幹,才是人生的價值。

  • 6 # 適應自己就好

    昨日玩童今日翁,

    歲月如梭快如風;

    人生自古誰不老,

    順其自然渡此生!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轉眼幾十年的光陰就過去了,自己再過兩年就步入花甲之年,可惜農村老人,沒有退休一說,只要能幹得動,有事情做,還是不要閒著,除了自己老兩口開消以外,多少再存點錢,以備老了用。再者,到了真幹不動了,至於怎麼養老,我想兒女們不會看著不管的,生兒育女就是為了防老,大多數農村人,還都是靠兒女們給養老。至於網上傳的不孝順的,不為自己父母養老,還是很少很少的,那樣不養父母老的人,會被人笑話看不起的。

  • 7 # 鐵杉

    這個問題很難辦,問題多多。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想出既實際又可行的辦法。現在中國社會的一些情況變了,有些傳統的觀念和方法可能已不大適應,特別是孤寡和難靠兒女的那部分人,確實很難。這方面是否可向西方國家借鑑,採取一些現實的做法。

    觀念變了,做法也須改變,有些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並不奇怪!

  • 8 # 藍海西

    有規劃,沒條件也只是規劃,白搭。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車道山前自己趟著吧。選擇,有的選嗎?

  • 9 # 曾2968

    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怎麼選擇人老後的生活方適:心裡想的都不是如願易嘗的:有些老人還想雄心壯志有些老人們更沒有別的想法:混到最後無力為止:

  • 10 # 利民利人

    我已經退休二十多年了,剛退休時先後兩次出國探親,在南半球的紐西蘭住了一年時間,後來又當侯鳥,冬天去廣州居住,夏天回到老家山西省高平市居住。七十五歲以後,年事已高,不想折騰了,定居在老家居住。我老伴兩個人單獨據住,如今雖然說已經是八十多歲的人了,但是身體狀況良好,生活完全是自理,不靠任何人照顧。我們的生活很有規律,按時吃飯睡覺,每天堅持在公園裡走路鍛鍊身體,持之以恆,雷打不動!我們健康快樂地安享晚年生活。無需顧保姆,也不需要進養老院,也不需要跟其他人搭夥養老。我們老倆在一起單獨養老就非常好的!

  • 11 # 爽朗的快樂的老頭

    一切順其自然,考慮再多也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12 # 成熟雪梨My

    這個問題真的不是太好回答。我這邊有幾個實際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是我沒有固定工作。第二是我的孩子自身有慢性病,身邊離不開人。第三是我沒有退休金。第四是我一個人養孩子………如果沒有這些問題,我會選擇獨居生活。畢竟現在的生存環境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 13 # 灑脫的直爽的老農民

    我年青的年代無嘗修公路填壩修水庫出資建電站學校算是為國家做過貢獻。現在老了還好每月有一百多元的養金用來買點米至於柴火可以去撿。農村人沒有大病可以多活幾天,真正到了山窮水盡的時侯哪一個不是非正常死亡。

  • 14 # 在路上165537102

    去養老院,有吃、有喝,最好是生活能自理,但這又自己取決不了,反正就是別有病沒完沒了的治,這和錢沒關係。

  • 15 # 紅山樹538

    我老了,但願孩子們照顧,若是他們顧不上,我就審請去養老院,也許是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對於老了以後的事看的很淡,現在只求身體好,不給孩子們增加負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農業大學那麼多,可做一線生產技術的農業年輕人卻這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