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迪加小超銀
-
2 # 落日溫情
革囊渡遺址介紹在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奉科鄉。
奉科鄉位於玉龍縣境東部,東鄰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南接玉龍縣寶山鄉,西與香格裡拉縣隔江相望,北與四川省木裡縣一江之隔,鄉政府所在地距玉龍縣城168公里,海拔2100米。坐越野車沿玉龍雪山的公路向東北方向行進,一路可以看到非常壯觀的“玉龍十三峰”,白雪皚皚,山勢崔嵬,逶迤如一條玉龍常舞長空。
據當地人介紹,從奉科北面的三江口直到奉科以南的寶山石頭城的金沙江沿線,共有9個渡口,而古空美渡口是最大的一個。民間相傳,當年忽必烈就是從這裡渡江的,據說西岸村頭還有一個“渡江指揮台”遺址。這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古渡口,是玉龍縣奉科和寧蒗縣永寧兩地相互往來的一個重要渡口,由於其歷史知名度,如今也成為國內外特別是西方探險旅行者、揹包旅行者從麗江去永寧的一個必經渡口。
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不說,翻山越嶺180裡,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兩條船。 巧渡金沙江原來這兩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然後,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不以為然。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巧渡金沙江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口,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隻,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
從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時間裡,紅軍主力就靠這7只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繞圈子,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1935年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1935年5月9日在樹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紅軍早已毀船封江,無影無蹤地走了,體現出了將士們的機智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