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獨邏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出生時山東已為金人所佔,早年與黨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擒殺叛徒張安國,迴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議,創制飛虎軍,以穩定湖湘地區。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冑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並徵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 2 # 風珺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辛棄疾二十五歲時,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其友陳亮從故鄉浙江永康專程拜訪辛棄疾,兩人於鉛山長歌互答,稱第二次鵝湖之會(即辛陳之晤)。鵝湖之會後,辛棄疾又陸續出山兩次做官。

    開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府赴任。但詔令到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辛棄疾現存詞600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清平樂·村居》等等。

  • 3 # 宸藍色星河

    我叫辛棄疾,出生在1140年的南宋。字幼安,號稼軒,民族:漢族,山東濟南人。

    我出生的時候北方就淪陷於金人之手,我的爺爺辛贊雖然在金國工作,但他身在金營心在宋,一直希望能夠拿起武器和金人大幹一場決一死戰。我從小就目睹我們漢人在金人的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所以我在青少年的時候就立下要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是不是有一種俠義之氣)

    我在21歲的時候就加入了一個兩千多人的起義活動,當了小領導。當時的金人起內訌,他們的前線被手下殺了,金軍向北撤退,我就奉老大的命令南下與南宋政府聯絡。等我完成任務回來的時候,聽到我的老大耿京被叛徒殺了,義軍潰散,我非常的氣憤,便率領五十幾個人偷襲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抓回了建康,交給南宋政府處決了。由於我在起義軍中表現好,宋高宗便任命我為江陰籤判,從此我開始了在政府上班的生涯,這年我二十五歲。

    在南宋政府上班期間,我寫了很多關於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儘管這些書深受人們的稱讚,廣為傳頌,但是已經不想打仗的政府卻反應冷淡,只是對我在建議中的實際才幹很感興趣,於是經常派我去江西、湖南、湖北,這些地方出差,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就完全背離了我的理想,雖然我幹得非常好,但是歲月流逝,人生短暫而壯志難酬,這讓我的內心非常痛苦壓抑。

    現實是殘酷的,雖然我的工作幹得比較出色,但由於我性格豪邁倔強和執著北伐的熱情,使我在官場上難以立足,這就阻攔了我仕途的發展。41歲的我被罷官了開始了我中年的養老生活。

    1203年,六十四歲的我親自到前線鎮江任職,我精神為之一震終於可以再次北伐了,但是我再次遇到了沉重的打擊,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被迫辭職。於是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懷古》這篇傳唱千古之作。

    1207年秋天10月3日,我帶著憂憤的心情和愛國之心離開了人世,享年六十八歲。

    唉!想我這一生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終因一生抱負未得伸展憂憤而卒。哀哉!哀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疫情在今年七月結束,你最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