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382274497767
-
2 # 使用者6041257759145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私之辯證”是中國傳統道德發展演化的一條主線。“公義勝私慾”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為道德的最高標準。強調在“義”和 “利”發生矛盾時,應當“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見利思義”,主張“義然後利”,反對“重利輕義”、“見利忘義”。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愛人要從愛旁邊的人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並把這樣的愛推廣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道),能將心比心(恕道)。立足於自己,承認人的差異,主張“合而不同”,“和為貴”,講求和睦相處,強調社會和諧,“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絡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凡人炎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同時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亦即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荀子·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裡講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聖心”是指一種道德境界。所謂“成德至善”,是說個體的道德品質是一個由一種較低的境界到另一種較高的境界,不斷前進而逐漸趨於“至善”的過程。——“存之又存,相乃不捨”,逐漸地但無止境地趨於“至善”。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認為,在塑造人格的過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奮發向上、切磋踐履、修身養性。
此外還有廉潔自律、寬厚待人、艱苦樸素、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師敬業,以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捨生取義、見義勇為、奮發圖強等。
-
3 # 一朵白雲在藍天上飄
道德品行優點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道德品質與道德行為是統一的。道德品質是自覺意志的結果。道德品質是透過道德行為整體,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徵和傾向。道德品質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
4 # 存在
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人生好處:有利於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保持;有利於本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於成就有益的事業、高尚的事業;有利於其他個人;有利於社會。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
5 # 含淚的故事
1,為人謙虛謹慎,樂觀向上,真誠,工作認真細心,積極主動,有較強的責任心與團隊精神。
2.為人誠懇,樂觀開朗,富拼搏精神,能吃苦耐勞。
3.有較強的學習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求知慾望強烈。
4.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踏實。辦事穩重,善於思考,易於接愛新的事物。
回覆列表
謙遜有禮,為人謙和,很少與人發生爭執,遇事冷靜沉著,有條不紊,捨己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