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量子位

    眾所周知,摩拜以智慧電子鎖知名,而ofo則採取了非智慧的簡易鎖快速佔領市場。

    馬化騰言下之意,將摩拜比作了智慧手機,而ofo則代表的是非智慧機,充其量最多也就是小靈通而已,在智慧手機大潮真正到來時,難免覆滅。

    朱嘯虎則再次迴應稱,價效比最優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實際上,摩拜和 ofo 的市場佔有份額資料不是一次兩次爭議了,雙方曾在今年年初各自引用了結果偏向自己的第三方資料報告,以此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市場第一”。

    已經有好幾次,因為資料排名問題,雙方相互針對、嘴仗公關戰不斷。

    之所以競爭如此激烈,除了互為市場競爭對手的原因外,其實還有兩方面更為關鍵的原因。

    一方面,無論ofo還是摩拜,都是在2016年資本大浪中催熟的“巨嬰”專案——資本洶湧,盈利堪憂,藉助燒錢補貼和瘋狂投放的模式搶佔市場份額。只有在聲勢和資料上造成“老子才是第一”的形象,或許才能進一步穩固投資人信心,為下一輪融資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在資本彈藥不斷加註加碼的情況下,透過品牌公關手段影響使用者行為,可以進一步為資料積累奠定基礎。

    在共享單車的未來盈利模式中,3公里內的使用者大資料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一項,不少分析認為,這些高頻且容易被清洗標註的資料,有助於實現使用者畫像描摹。

    摩拜CEO王曉峰也在接受採訪時談過,摩拜之所以稱得上“智慧”,就是可以獲得資料、分析資料,且利用資料在未來完成更多元宏偉的目標。

    王曉峰甚至還認為,如果把摩拜單車看作一輛兩輪汽車,那就是“自動駕駛”場景中的一種,未來可以透過這些資料去參與驗證無人駕駛的商業模式和具體運營。

    而如果不能實現車定位,“投完即走”,肯定是不會有前途的——除了給城市制造鋼鐵垃圾。

    今年4月,摩拜宣佈以物聯網平臺為依託,推出大資料人工智慧平臺:魔方。

    據介紹在魔方的幫助下,摩拜單車能借此整合地域、時間、天氣、運力、車型、人群及其他數百個變數因子,預測未來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的共享單車騎行狀態並進行視覺化展現,從而提升運營效率。

    摩拜單車大資料部門首席科學家尹大飛介紹,魔方的核心應用之一是對共享單車全天候供需做出精準預測,為車輛投放、排程和運維提供智慧指引,從根本上化解“潮汐現象”。

    此外,藉助密度聚類演算法,魔方實現了對於智慧共享單車停放狀況的精準預測,掌握熱門停車區域和停車峰谷時段,從而為智慧推薦停車點(SMPL)的設立和管理提供了資料依託。

    另外,真的分出輸贏也不見得對消費者就全然是好事,不是麼~

  • 2 # 鄰章

    各自為各自投資站臺,沒啥好說的。單說共享單車,其實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各方統計資料長期打架。這種打架或許是因為統計口徑不同,單著其中也有很多好玩兒的事情。大家都懂。

    而說到這兩位大佬互懟更支援誰這個話題,其實也就是再說摩拜與ofo 我們更看好誰。而從這個層面來說,其實我個人是更為看好ofo 一點兒。

    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有這麼三點。

    一、摩拜在過往相較於ofo的技術比較優勢正在縮減

    在過往,我們看到,技術優勢(諸如GPS定位、網際網路、智慧鎖)等,使得摩拜在單車市場上變得更具備一股酷勁兒,科技感,而摩拜也在講科技技術優勢當作自己的主要乃至核心優勢對外宣傳。在諸多對外宣傳的稿件中我們也能看到諸如“······大資料下市場份額急劇攀升,摩拜單車卻絲毫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其大刀闊斧開啟技術升級,在原有26項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將專利拓展至五十多項,成為自身決勝千里的”絕對本錢······”。

    而從事實來說,以往ofo單車在技術上,的確與摩拜有著較大差距。而技術的差距,帶來的則是體驗的差距與運維的成本上升,過往缺乏GPS定位的ofo,時常會讓使用者面臨找車難、運維難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想必ofo自身也能夠切身的感受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往摩拜單車所具備的GPS、智慧鎖這些技術優勢正在不斷的被ofo追趕,使得摩拜的技術比較優勢開始縮減。

    自一月ofo推出其首款智慧鎖,並在北京市場部分地區首批試行後,ofo在後續幾個月內,開始快速的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連續與產業技術大佬達成合作,開始藉助合作伙伴的技術實力,來快彌補自身的技術差距。從目前資訊來看,ofo已經與華為、電信、支付寶、北斗導航微信、滴滴(據傳)建立了各種合作,以此彌補自身以往技術有待提升的短板和前段時間備受市場詬病質疑的單車押金問題。

    諸如在2月份,ofo與華為、電信達成合作,三方宣佈將共同研發基於新一代物聯網NB-loT技術的共享單車智慧解決方案。4月份,ofo與北斗導航衛星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合作研發“北斗智慧鎖”,而這將解決此前ofo缺乏GPS定位的一大缺陷,而北斗導航衛星的精準定位能力,對於解決ofo此前因定位不準而出現的找車難,運維難、被盜率高的問題是頗有裨益。

    而在前段時間備受業界關注的共享單車押金問題上,ofo率先走出了一步,在3月份ofo與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宣佈使用者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則可免去99元的押金,免費騎行,開始試行免押金模式。而對於使用者而言,免去押金,則是降低了准入門檻,對於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使用,是較具吸引力的。

    當然,面對ofo的進步,摩拜自然也沒閒著。在ofo與華為、電信合作NB-loT技術時,摩拜單車在2月也同樣與愛立信、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展開合作打造IoT端到端應用,在ofo與支付寶合作時,摩拜也與微信合作,推出紅包騎行,增進社交體驗。從種種行為來看,可以說雙方都是在玩一出跟隨戰略,都在將自己變得更像對手。

    但眾所周知的一點是,GPS、智慧鎖這些技術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成為產品護城河?其實誰都難以說清楚。從諸多市場現實中,我們也能夠看的,使用者對技術的改良式前進的體驗感知並不如相對於技術的從無到有來得激烈。當下,ofo在智慧鎖、GPS是從無到有,而摩拜當下能做的則是進一步的改良這些已有產品。從這個層面來說,摩拜的技術領先優勢,無疑是被削弱了。

    二、ofo的單車市場鋪貨率更高

    坦率來講,單車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場覆蓋率的競爭,誰能夠在相對市場中佔據擁有更多的單車數量,那麼它就有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被使用者找到,滿足使用者的短程出行需求。而從相關報道來看,在雙方當前推向市場的單車數量方面,相較於摩拜而言,ofo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據此前騰訊統計資料顯示,當前 ofo投放在市場的單車數量超過了100萬輛,而摩拜單車的數量大致在80萬輛左右。從絕對數量來看,ofo領先摩拜20萬輛左右。當然,在這裡需要考慮到的是:不同品牌的單車故障程度損毀率以及單車成本因素。這些因素將影響到單車品牌的實際服務能力以及長久的投放成本。從此前騰企鵝智酷釋出的調研報道來看:ofo使用者上報車輛故障比例在整體上仍然明顯高於摩拜使用者,二者分別為39.3%和26.2%。業內認為,損毀率30%以上是大機率事件。而2017年,據悉雙方都將進行大規模的投放,摩拜與ofo兩大巨頭的預估產能都將超過1000萬臺。而若以當前市場投入量、造價成本、損毀率綜合計算,ofo可能會略微佔據優勢。

    三、資本的投資力度

    眾所周知,共享單車的狂熱離不開背後資本的推波助瀾,而背後資本的支援力度也終將決定這場競爭最終將走向何方。而若從當前兩大主導廠商的所公佈的融資資料來看。綜合而言,摩拜單車當前佔據了上風,畢竟才獲得了6億美元的融資。而按照以往套路,不出意外的話,ofo的下一輪融資也應該是在是在路上了。

    而過往其實兩家的融資額度是不相上下。此前據IT桔子統計資料顯示:摩拜與ofo雙方融資規模都在6億美元左右。

    但從歷輪融資金額漲幅來看,ofo似乎更能一次性吸引大幅投資。對比下表,我們能夠看到,ofo在A+輪融資之後,其融資數額增幅更大。諸如當前摩拜宣佈其E輪融資金額是在1億美元以上,而ofo的D輪融資則達到了4.5億美元。

  • 3 # 吸血鬼王十字

    都不支援。

    等到補貼沒了,就會像現在滴滴一樣,加錢都打不到車。到時候體驗該糟成啥樣。

    哦不對,滴滴是共享經濟,好歹提升了市場的總供給,讓供給曲線移動,降低了打車成本。打車市場是個完全市場競爭的市場,好歹價格是公允價格。

    共享單車不是共享經濟,是B2C。等塵埃落定,分出個你死我活之後,就成了寡頭市場。加價,廣告,維修不到位,壞的單車滿地停,到時候就會都來了。

    現在海外市場也拓展的不順利,憑什麼支撐高估值繼續融資?

    搞個基於腳踏車的相親平臺嗎?現在已經不是八十年代的四大件時代了,要的車可是得四個輪子的。

    搞個共享單車載人,像滴滴一樣?我覺得這個很有前途,可惜單車載人貌似是違法的。

    所以,也別現在看資料了,等錢燒完了,下個風口到了,滿地狼藉的都是誰吧。

  • 4 # 風投小伽阿康

    資料看似打架,其實不難理解。OFO單車投放量比摩拜高一倍又如何?使用率是否能有摩拜一半?馬總的話有理有據,不靠身價壓人,不盲目使用混淆視聽的資料。作為知名投資人,不可能不知箇中實情,但為何甘於活在報告、PPT中?PPT造車的悲劇就在眼前,回小學學下掩耳盜鈴這則寓言吧!

  • 5 # 望月的部落格

    先說結論,我支援馬化騰,因為我更看好摩拜。

    今年3月,ofo進駐桂林,大概是在5月30號左右,摩拜單車也開始在桂林紮根,讓我這個偏遠山區自媒體人也得以體驗共享單車服務。

    很不幸,這批投放的ofo和摩拜都是初代單車產品,所以,如果騎ofo,還必須去一個個撥弄那個數字密碼鎖,在炎熱的夏天,還是蠻難受的。

    而初代摩拜單車的確如傳聞中的那般,不怎麼好騎,尤其是有上坡的時候。

    但是,產品的缺陷總是容易彌補的,尤其是在雙方彈藥充足的情況下,最新一輪摩拜單車獲得騰訊領投的E輪6億美元融資,而據稱ofo新一輪的融資也快到位了,規模也在5億美元左右。

    不差錢的情況下,雙方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ofo可以輕鬆的加上電子鎖和GPS,而摩拜單車可以在新一代車型中加以改進,以變得更加好騎。

    但最重要的是戰略方向和思維模式。

    ofo的戰略似乎是規模+速度。拼命的造車、拼命的擴張地盤,拼命的搞活動,充100送100,免費騎車,造各種各樣的車,比如款輪子的,比如最近的公主車。

    我好看啊,我便宜啊,我多啊,我好騎啊,ofo的策略就是這樣——短、平、快,所以朱嘯虎在去年9月才有“90天結束共享單車戰鬥”的言論。

    可惜的是,大半年過去了,戰事並沒有結束,反而越來越膠著了。

    反觀摩拜單車,它從一開始的策略就是瞄著物聯網的方向去的,偏技術向。

    所以,在摩拜單車的使用者介面,可以輕鬆地找到附近的車輛位置,這不僅僅是方便騎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賦予了共享單車以更多可能。

    比如昨天的618電商節,摩拜單車就和京東合作了一把。

    在融資6億美元之後,摩拜給出了未來發展的三個方向:

    國際化——計劃到 2017 年底服務全球 200 個城市;物聯網——加速推動移動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實景應用;技術創新——摩拜將在人工智慧、智慧硬體等領域加速戰略佈局。

    相信也正是這樣的願景,才撐得起這樣大的估值,也才能讓投資人有信心進行這麼大筆的投資。

    那麼,ofo要融得新一筆同等規模的錢,就得講一個能撐得起這樣估值的故事,單靠規模恐怕很難,因為摩拜以及背後的金主看上去不是那麼容易被消滅的樣子,就算在海外市場,也不得不面臨諸多問題和摩拜的跟進。

    相信現在ofo正忙著給投資人講故事,在這個時候馬化騰親自出馬,我懷疑是為了動搖部分投資人和機構的信心——你看,ofo沒什麼前途的,改投摩拜還來得及。

    摩拜和ofo未來的走向還很難說,但投資人,尤其是馬化騰和朱嘯虎這樣體量的投資人,親自站出來為各自投資的共享單車站臺,還是讓人吃驚的。

    不得不說,共享單車之爭,越來越好看了。

  • 6 # 周韌PM

    從平時的感受,北京ofo遠多於mobi;共享單車是持久戰,城市覆蓋的投入很大;更看好ofo,低價競爭策略更持久,說ofo損壞率高的,要看高多少,我沒有資料感覺高的不會很多。

  • 7 # 科技喳

    今晚大家熱議“馬朱“口水戰,交流幾點:

    2,潮汕人馬化騰,比較實在,思維偏產品,不像其他網際網路大佬發聲前要權衡那麼多。這有點像白鹿原上的白嘉軒,做事更憑內心。《白鹿原》第13集,白嘉軒因為放石頭出去當麥客而與鹿子霖扭打起來的時候,他的身份不是白鹿原族長,而是一個要捍衛自己內心價值觀的人。

    3,馬化騰更關注偏產品和技術,也比大多數大陸巨頭創始人、董事長更懂產品、技術。尤其是,他反駁朱稱“token不算智慧鎖,必須雙向通訊才算”,這真是一個有點技術門檻的問題。

    4,馬的邏輯非常清晰,看問題一針見血。用被淘汰的“小靈通”來反駁朱稱“雙向通訊完全沒必要”的問題。對於朱試圖用價效比來轉移話題時,他更是直言“再便宜再價效比高的功能機在智慧化浪潮下必然不堪一擊,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投資了而歪曲,如是我們投了OFO肯定也不看好這樣的模式而必須要改。”

    5,公關傳播,有時是無心插柳,無招勝有招。從結果看,馬化騰這次不經公關部策劃、確認的朋友圈跟貼,就達到了這種境界:用摩拜在微*信支付佔有率是對手一倍的資料,成功阻擊對手的艾瑞資料,並透過智慧機PK小靈通的比方,把OFO在產品、技術上的落後昭告天下。

  • 8 # 王可

    我是支援馬化騰的觀點的。

    我認為共享單車實際是單車分時租賃,是公共服務領域一場具有積極意義的社會實踐,可以稱之為一場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最終建立新的秩序,革命過程中勢必對現有的秩序進行顛覆。這種顛覆是具有兩面性的,破壞性與建設性。

    顯然摩拜單車根據有建設性,其產品針對應用場景進行了非常必要的工業設計,不僅有網際網路應用技術的植入更重要的是其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抗損性都顯著高於普通的輕便腳踏車,這是對使用者高度負責的體現。好的產品起碼是適用性的產品,質量過關的產品才是建立新秩序的基石。

    相比之下,OFO小黃車完全是資本驅動野蠻生長的模式,其產品絕大多數就是輕便腳踏車,就是市場上安全性可靠性最低的腳踏車,目前面臨的破窗效應已經非常明顯。透過不停的增加投放量佔領市場的推廣策略,就是以競爭為導向的策略,這種策略註定是破壞有餘而建設不足。其市場推廣策略更是攻擊性十足,前不久公然使用比達諮詢的調研報告中涉嫌虛假的資料鼓譟宣傳,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質疑,比達諮詢涉嫌公關黑產,已經被起訴。

    目前OFO小黃車在多地遭遇清退,面臨巨大的公共管理政策風險,因為公共利益無小事。在公共服務領域需要建設者而不是破壞者,滴滴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OFO作為滴滴再投資專案其拓展軌跡與滴滴高度雷同,其面臨的困難也必將是相似的。

    騰訊作為AT之一,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是少數具有穹頂效應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其投資摩拜除了資本支援更總要的是戰略協同與網際網路生態的融合,這是穩健務實的發展助力。OFO小黃車與滴滴的生態融合更像是資本導向的故事,因為滴滴的生態還在雲裡霧裡,能夠給OFO小黃車帶來的助力十分有限。阿里的支付寶目前要將共享單車統統接入是豐富自身生態多元化的場景接入,並不能成為OFO小黃車未來發展的背書。OFO小黃車的發展目前虛實難測,服務只有覺得的好,沒有絕對的大,一時間的市場規模領先是代表不了什麼的,中國那麼大在公共服務領域我覺得不會出現一個廠商一統江湖的,滴滴就很明顯,發展都今天真的一統江湖了嗎?C2C模式專車,易到用車還沒徹底死去,合乘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是嘀嗒拼車,滴滴的順風車業務在很多地區合法性還不清楚,而B2C模式專車正在以融資租賃的模式異軍突起,服務品質優勢明顯,神州專車與首汽約車在全力全國佈局,各地方專車也在網約車政策明朗之後紛紛加入戰局,其中不乏有主機廠支援的具有產業鏈資源深度加持的品牌。滴滴融資目前可謂成功,但發展成功嗎?破壞性正在充分體現,建設性體現在哪裡?一個目前難言成功的滴滴去給OFO小黃車做成功背書?做不好產品,為了競爭而競爭的網際網路公司,融資再成功,最終也是耍流氓!

  • 9 # 使用者5484304681

    摩拜和ofo從誕生起就在爭第一,馬化騰和朱嘯虎的分歧在於,一個崇尚技術,一個看中市場,這是兩種模式之爭。

    出色的技術造就優秀的使用者體驗,這也是摩拜比小黃車體驗好的地方,不容易壞,掃碼也快,每個車都有實時定位,增加了物聯網的想象空間。

    ofo靠鋪量快速佔領了市場,但是損壞率過高,維修成本高,同時也破壞了使用者體驗,加上兩種單車的騎行體驗越來越接近,ofo的優勢並不明顯。

    我個人ofo摩拜都騎。說一點個人心得,在使用者運營上,摩拜明顯道高一丈。當ofo還在生硬的免費騎的時候,摩拜就創造出了紅包車,引發了對手的跟進,最近還推出節日集貼紙的活動,感覺很有趣,端午節我還集齊了,拿了55元的獎勵金。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覺得摩拜的前途可能更看好。

    加上有騰訊這個靠山和馬化騰的力挺,摩拜的勝算又大了些。別忘了,上次共享出行領域的大戰,騰訊押寶的滴滴笑到了最後!

  • 10 # 新農人張小橙

    小馬哥表示從微信支付看摩拜的資料比ofo要高出1倍,朱嘯虎則表示要看街頭實際的資料,說到這裡小編要表示一下了,小編天天騎共享單車,基本上只騎摩拜,家附近不是沒有ofo就是壞了,剛好早上我也發了條朋友圈,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答案几乎是一邊倒的。

    晚上6點多的時間,又爆出“小黃車”小程式遭到封殺,不過經騰訊科技核實,被封殺的ofo小程式系山寨ofo,ofo官方也表示,該小程式不是出自本公司。微信官方迴應,該小程式註冊主體為個人,因涉嫌違規提供“社群”服務,微信平臺依據相關規範進行下架處理。

    談談我個人的幾個觀點:

    1、產品體驗差別大

    摩拜第一代產品體驗很差,很重且很費力,ofo第一代普通腳踏車則騎行體驗不錯,單是摩拜的產品迭代能力很強,馬上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車,尤其是第三代車,著實讓我想擁有一輛,而ofo的產品越做越差,最新的車超級難騎,還容易壞,路邊偶爾看到一輛都是壞的,尤其是機械鎖操作還繁瑣。

    2、團隊差別大

    從產品的迭代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雙方之間團隊的能力,ofo的團隊雖然很多出自名校,但過於年輕,明顯跟不上公司成長的步伐,滴滴的團隊介入之後應該會有改變。相反摩拜的團隊無論是CEO還是董事長,甚至是創始人胡瑋煒均是屬於比較老道型別的。

    這是一個從使用者角度客觀來談的,希望ofo把車做好,社會就會少很多垃圾。更多關注“張醫生的網際網路筆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約瑟夫環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