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jw聞新

    命題“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什麼意思?古人說得有道理嗎?”本文認為:

    《禮記》原句是“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而第二句“女不道母奸”,普遍認為是屬民間流傳。其句中“奸”字含義,為漢字一個字一言,作奸詐、不忠於君主、自私、取巧等解釋,屬貶義詞。

    華夏民族在漫長的封建社群制度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論和制度,傳承了許多觀念和道德。其中“三綱五常”就是封建禮教的核心之一。“子為父綱、臣為君綱、妻為夫綱”的“三綱”,就是三條繩索,緊緊勒住了人們的手腳。“子、臣、妻”三者,如有評論“父、君、夫”都屬“犯上作亂”。輕者,說你“大逆不道”“缺少教養”,重者“下獄坐牢”。這不決定於你說得對與錯,根本就是你沒有“發言權”。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父母也是人,總有缺點和錯誤。但是,在封建禮教思想束縛下,子女無權評說。為什麼呢?

    簡單說,就是“大逆不道”“犯了三綱”,動搖了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基石;就是衝擊封建社會“腐朽沒落”社會,促進舊制度變革;就是“家醜外揚”、“缺乏家教”而被社會責難。

    題主說“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本文認為,在當時社會條件下,這些封建禮教是服務於“集權、家權”的,是禁錮人的思想和觀念的,是維護封建政權存在的理論需要,也是落後的封建社會反映。無疑,這就阻礙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任何力量不可阻擋!

  • 2 # 萬水千山111

    這就是儒家文化極端糟粕的地方:年齡小的、輩分低的、地位低的,就不能指責年齡大的、輩分高的、地位高的人的錯誤;只強調尊卑等級服從,不強調是非曲直對錯。

    其實,在處理所有人的糾紛中分清對錯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首先做到這樣,一切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否則,只能是一筆糊塗賬,剪不斷理還亂,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仔細想想,這不是非常邪惡的強盜邏輯嗎?勢必天長日久,矛盾越積越多,最後兩敗俱傷、同歸於盡。儒家文化在中國歷史上起的好作用並不大!這樣的主張太缺乏智慧、太不讓人心服口服了!

    封建禮教真是害死人。中國歷史上這一類的悲劇太多啦。父母欺負子女、老師欺壓學生、哥哥欺負弟弟、姐姐欺負妹妹、上級欺負下級正職欺負副職。儒家思想就是明目張膽的鼓勵“不講理”。“不講理”,只能造成官大一級壓死人、敢怒不敢言,這就是儒家文化最糟粕的地方!

  • 3 # 黎明時分自然醒來

    《孝經》摘錄(原文和白話)。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白話——

    曾子說:“像慈愛子女、恭敬父母、安養親人、揚名後世,這都聽老師教導過了。可弟子還有一個疑問,請老師指教:兒子凡事都聽父親的吩咐,就是孝嗎?”

    孔子說:“什麼話!什麼話!從前,天子有諍臣七位,雖然他可能治天下無道,卻不會丟掉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位,雖然他可能治國無道,卻不會丟掉國家。大夫有諍臣三位,雖然他可能治家無道,卻不會丟掉采邑。士有諍友,美名就總是跟著他。父有諍子,就不會做不義的事情。因此,假如遇到不義的事情,兒子就不可以不規勸父親,臣子不可以不力諫君王。所以,遇到不義的事情就要規勸,這時候聽從父親,又怎麼算是孝呢?”

  • 4 # 夏天的風43357001

    此話有定道理。父過有損長輩顏面,對自己的形象,外揚是連體名聲。過,奸。二亊都是極端的醜聞。對精神上或心裡有極大的傷害。古訓是有做人處世的道理。

  • 5 # 安逸風聲W

    南方俗語是:“子不敎父子過,女不嫌母醜”,意思是子女不孝敬,不成人,不成才,都是父母子女敎育的失敗過錯,子女出生後,七坐八爬,九月叫爺,九月開始學叫爸爸媽媽,至十八歲可結婚生子,做爸爸了這十八年敎育是非常關健的,人也基本成型了,所以敎育,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女兒是不能嫌不能揭露母親的醜,即不當行為,生你養你母愛如山的。俗語,也是經驗總結之精華,之導向,照著做就行。

  • 6 # 若水6109

    “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說子女不言父母之錯,這是傳統禮教。這裡的“女不道母奸”之奸,可不是姦情之奸,可別誤會,要說是曹操之奸,奸臣之奸,就能懂了。奸酸刻薄,不孝公婆,不睦妯娌鄰里,小心眼佔便宜等,這都屬於奸之行為。在過去子女言父母過,被視為忤逆不孝,父母之過加子女之身,只能逆來順受才是孝。這裡所說的子女,是不僅僅單指子女,而是含蓋子孫後輩,兒媳、孫媳在此例。

    當然,現在沒這些規矩了。沒繼承父母財產,或父母沒財產可繼承,兒子都可以不養老了,更別說沒生沒養的兒媳了,還遵什麼孝之禮議呀。

  • 7 # 山高水長159172087

    這是純粹的封建糟粕。也就是說小不能犯上,這是父權和母權的典型表現。

    身為子女應當尊敬和孝順父母,但尊敬和孝順並不是說必須一味地縱容父母的罪過和惡行。

    身為父母應該是子女的榜樣和典範,而不是子女逆來順受、是非不明的標杆。

  • 8 # 音子76

    這是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孝”的觀念。在封建宗法制中,父親是一家之長,兒女們都要遵從父親的意志,包括過錯,所以父親有錯,兒子不能指出來。母親與女兒也是這樣,母親的缺點,女兒也要緘口不言,這也有一定的道理,為父母守住尊嚴,維護父母的聲譽和臉面,畢竟我們華人是很愛“面子”的。但做過頭了,就是“愚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莫甘娜背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