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巧孔雀SG
-
2 # 夏蟲欲飲冰
不好說啊,我把兩者的作戰風格都寫出來,大家自己對比吧。
唐軍擁有良好的馬種和數量龐大的軍馬供應
在唐朝才剛開始建立時,唐朝的第一代統治者——唐高宗李淵,就建立了完善的馬政,將獲得的良馬集中遷移到合適的牧場,然後派專人供養,此後的唐朝統治者也一直非常重視馬政和改良戰馬的品質。
他們要求國土周邊的遊牧部落或國家向自己進獻良馬,而知道唐朝統治者這一喜好的遊牧民族也投其所好,主動進獻了許多優良的馬種,比如據《唐六典》記載,唐朝就曾大規模引進中亞地區的優良馬種,改良自己戰馬的質量:
“康國馬,康居國也,是大宛馬種,形容極大。武德中,康國獻四千匹,今時官馬,猶是其種”。
唐朝中前期的馬政非常成功,獲得了許多優良馬種,使得唐軍騎兵“即雜胡馬,馬乃益壯”,國家牧場中的馬匹存欄量甚至一度到達恐怖的70萬匹以上,創造了中原王朝養馬數量之最!使得唐軍能夠隨便“造作”——“凡馬軍,人支兩匹,一軍征馬二萬五千匹”,即給自己的騎兵配上雙馬、三馬甚至更多,而且就連唐軍的步兵也配上了馬匹(次一等)等駝畜。
ps:唐朝充沛的馬匹供應和戰利品售賣,造成了馬匹價格下跌,甚至出現過一匹馬只能換一匹素絹的情況,但這只是普通馬匹的價格,軍馬要貴很多,兩者價格相差數倍,而良馬的價格則更為昂貴。
與現代人的看法不同,古代其實一直存在兩種騎兵。
一種是大家傳統印象裡那些騎著戰馬、駱駝、大象等駝畜作戰的騎兵,他們手拿弓箭、長矛和刀劍等武器,藉助戰馬的速度和衝擊力對抗敵軍,較少甚至從不下馬步戰。
但也有一些騎兵在有需要時會下馬作戰,能在重騎兵和重步兵之間來回轉職,他們被稱為徒步騎兵或步行騎士、下馬騎兵等,而唐軍的精銳騎兵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以達成不同的戰術目的。
牧馬圖
另一種騎兵則被稱為“騎馬的步兵”,他們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騎兵,而是一群騎馬趕路、移動的步兵,他們極少騎馬直接衝擊敵軍,大多是藉助馬匹的高移動性趕赴戰場,然後下馬列陣迎敵,唐軍的許多步兵軍團就是其中好手。
農耕民族的騎兵與遊牧民族的騎兵相比,在控馬技術上有天然的短板,畢竟對遊牧民族而言,騎馬是每日的生活必備,他們從幾歲時就開始進行騎馬訓練了,其技藝和數量高於農耕民族的騎兵,晁錯在《言兵事疏》中就指出:
“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疲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所以有條件的農耕民族會為自己的步兵配備駝畜或是馬車,以提高機動性和儲存體力,用步戰對抗遊牧民族的騎兵,而唐軍就是其中佼佼者!因為按照唐軍的標準,軍隊中的駝畜數量必須要達到士兵數量的六成以上才算合格。
唐軍
唐軍強盛的騎兵隊伍
唐朝充沛的軍馬供應,使得除大唐騎兵能夠獲得戰馬供應以外,大唐的步兵也照樣“裝備”著許多軍馬或其他駝畜,如此才使得唐軍步兵主力能夠實施遠距離機動,快速地趕到戰場或追上敵軍,並保留有足夠的體力配合己方的騎兵軍團集中所有力量打擊敵軍的要害部分,從而橫掃突厥等遊牧民族的軍隊。
ps:遊牧民族打仗時往往是整個部落拖家帶口的共同前進或後退,隊伍中摻雜著牲畜、車隊和許多非戰鬥人員,這拖累了遊牧民族軍隊的機動速度,極易被唐軍追上。
而且唐軍的騎馬步兵或是下馬騎士對遊牧民族的騎兵來說就是一個無解的存在,因為這些遊牧民族的軍隊主要是弓騎兵,雖然具有高機動性、衝擊力和較強的火力投射能力,但是碰到唐軍後,遊牧民族就很難發揮其優勢了。
若是他們攻擊唐軍,那麼唐軍的騎馬步兵就會下馬組成軍陣進行對抗,同時唐軍的騎兵也會對其進行反擊,而遊牧民族騎兵卻很難突破由唐軍重步兵所組成的軍陣,因為唐軍的長矛手和弓箭手足以正面抵擋任何一支騎兵部隊的攻擊。
而一旦遊牧民族的騎兵開始避戰撤退時,唐軍又會重新騎上戰馬繼續追擊敵人,逼迫敵軍不得不遠遁。
為什麼突厥等遊牧民族的弓騎兵射不垮唐軍的步兵軍陣?
這是因為古代弓騎兵主要使用的是騎弓作戰,其射程、磅數和殺傷力遜於步弓,與自帶盾牌的步兵弓箭手對射時很吃虧,不穿鎧甲時也很難正面沖垮密集的步兵方陣。所以,一些遊牧民族的弓騎兵為了彌補火力密度和弓箭射程會放棄自己的戰馬,轉而下馬組成密集陣列作戰,依靠密集的軍陣發射大量箭雨殺傷敵人。
ps:很多網友可能都聽說過蒙古的“曼古歹戰術”和騎射天下無敵,射垮了無數敵人,但是蒙古人並不只靠騎射迎敵,要知道蒙古軍隊的四成都是重騎兵,其裝備的鎧甲比周邊許多民族的鎧甲都要好。
異族弓箭手
唐朝初期的薛延陀人(遊牧民族)就喜歡下馬迎敵,並多次擊敗了突厥騎兵和唐軍騎兵的衝擊,大量殺傷唐軍的戰馬,但這阻擋不了唐軍下馬步兵和下馬騎兵的進攻,因為唐軍的披甲率和持盾率很高,足以確保自己不被箭雨大量射殺,而由他們所組成的長槍陣卻是遊牧民族的步兵所不能抵抗的,因而敗於唐軍刀下。
ps:唐軍騎兵崇尚更為輕盈的騎兵戰術,所以為了保證機動性,許多唐軍騎兵都只自己身穿鎧甲,而拋棄了笨重的馬鎧,這就造成戰馬極易受傷。
從這條戰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唐軍的騎兵非常重視且善於用步戰克勝強敵,並能在騎兵和步兵之間來回轉職。
唐軍騎兵,可以看出其戰馬沒有穿甲
為什麼突厥等遊牧民族的具裝甲騎衝不垮唐軍的步兵軍陣?
這是因為遊牧民族雖然掌握有衝擊力強大的具裝甲騎,但是唐軍的重步兵卻對具裝甲騎有很強的剋制作用,尤其是當唐軍重步兵佔據山坡、山頭等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時,敵軍哪怕使用具裝甲騎多次衝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衝破由唐軍重步兵所組成的長槍方陣。
ps:所謂的具裝甲騎又叫甲騎具裝,是中國古代對重騎兵人馬皆穿鎧甲的統稱,“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
在唐朝和西突厥之間爆發的曳咥河之戰中,西突厥的沙缽羅可汗率領10萬大軍來襲,而唐軍和回紇聯合軍只有萬餘人,僅是敵軍的十分之一,但是唐軍大將蘇定方沒有懼怕,反而選擇積極應戰,他命令步兵手持長槍在曳咥河(額爾齊斯河上游)的南原“攢槊外向”組成密集陣型,抵抗外來突擊,而他自己則率領騎兵來到曳咥河的北原列陣。
唐軍騎兵
當西突厥的騎兵來到戰場後,首先對唐軍的步兵軍團發起了進攻,但無論西突厥人的弓騎兵、輕騎兵和具裝甲騎如何衝擊,唐軍重步兵組成的密集長槍陣都沒有崩潰,反而將敵人紛紛打退,而當西突厥的軍隊因為“三衝未逞,氣勢減弱”時,敏銳發現敵軍士氣衰退的蘇定方,乘勢帶領騎兵部隊向西突厥軍隊的側後方發起突擊,與步兵方陣聯手將10萬西突厥軍隊打的潰敗而逃,並追擊30餘里,斬獲數萬人,殺其貴族兩百餘人。
但就算獲得瞭如此大勝,蘇定方率領的唐軍也沒有停止追擊的步伐,而當唐軍在追擊過程中路遇大雪時,看著地上2尺多厚的積雪,唐軍的許多將士都向蘇定方請求暫停追擊以躲避風雪,但蘇定方告訴將士們勝利來之不易,如果現在不能徹底擊垮西突厥人,讓西突厥人得到喘息之機,那麼以後就再難以征服他們了。
並且,蘇定方還指出,西突厥人看到風雪瀰漫後,必定以為唐軍會顧忌雪深而暫停追擊,如果唐軍能抓住西突厥人的僥倖心理,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擊敗西突厥的軍隊。
最終,唐軍在蘇定方的鼓舞下重新跨上戰馬,對西突厥人實施了長途奔襲,趁著西突厥人毫無防備之機,突然出現在了西突厥人的營地附近,並對其發起攻擊,再次斬獲數萬人。
唐軍的具裝甲騎
唐軍的披甲率和鎧甲質量很高,確保了唐軍士兵的戰場存活率
唐軍的鎧甲質量和數量都很好,按照《唐會典》的記載,唐軍一共裝備十三種鎧甲:“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四曰文山甲、五曰烏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絹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鎖子甲、十有三曰馬甲。今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鎚、鎖子皆鐵甲也。”
而按照《神機制敵太白陰經》等書籍的記載,唐軍的披甲率則達到了60%左右:
“一萬二千八百人,甲六分,七千五百領;戰袍四分,五千領。一隊五十人,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
著甲武士圖
這些鎧甲能最大限度地確保唐軍士兵在戰鬥中的存活機率,在同等打擊程度下,降低士兵的傷亡率,而大多數遊牧民族的鎧甲質量和披甲率低於唐軍,這在戰鬥中很吃虧。
ps:在唐軍的諸多對手中,突厥人的鎧甲並不比唐軍差,這是因為突厥人是“鍛奴”出身,而吐蕃人和高句麗人的鎧甲也不錯,被唐朝將士稱為“精甲利刃”。
全副武裝的唐軍士兵,身穿鎧甲,手拿長槍,腰配橫刀、長弓、箭囊
唐軍優良的兵員
在唐朝的中前期,唐軍主要實行府兵制,兵員多為自耕農、富農、小地主等良家子。
府兵制源於北周,盛行於隋唐,該制度的核心與基礎是寓農於兵和均田制,即從農民中遴選兵源。而唐朝自建立初期就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數百個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和完善的戶口冊,將全國農戶分為九等,從六等以上的農民中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免除其賦稅,讓其平時務農,農隙訓練,打仗時自備軍械、駝畜、乾糧等。
ps:府兵的挑選標準是“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而且對身高還有要求,優先挑選五尺七寸(約為1.7米)以上的人入伍。
府兵制極大地降低了國家養兵的成本,並保證了兵源的優良,所以大家只看府兵的兵員結構就能看出,唐朝初期的府兵絕不是啥炮灰軍種。
唐朝除了實行府兵制外,軍隊中也有許多外族僕從軍,這些僕從軍的來源很雜,兵員素質不一,但都能提高唐軍的戰鬥力,或是充當帶路黨,帶領唐軍熟悉當地地形。
ps:唐朝北方的僕從軍主要是騎兵,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唐軍騎兵的短板。
除了僕從軍外,唐軍還直接吸納胡人或歸化胡人入伍,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唐朝的邊軍內,而唐朝的許多大將都是胡人或有胡人血統,比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哥舒翰、高仙芝等。這些胡人士兵和將領除了直接為唐朝作戰外,還分化了敵人的反抗勢力,為唐軍帶來更多勝利。
唐軍擁有充沛的武器供應
唐軍除了擁有優良的兵員外,還擁有精良的武器和完善的編制,而關於唐軍的武器,哪怕是不關注古代軍事的讀者也一定聽說過唐刀、陌刀和唐直刀的大名,相信大家一定對唐軍列裝的兵器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所以小編今天就不詳細講這些武器本身了,我來為大家介紹唐軍的軍團編制和其列裝的武器比例。
按照《神機制敵太白陰經》等唐代書籍的記載,唐軍的主力部隊大多是步騎混編,一個標準的唐軍軍團約有兩萬人(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減),其中包括12500人的步兵、6000左右的騎兵和1000左右的輜重兵,這些士兵都配有精良的武器裝備,其披甲率達60%,弓弩率配備率達120%,長槍裝備率100%,橫刀裝備率80%:
甲,六分,七千五百領;戰袍,四分,五千領;槍,十分,一萬二千五百條,恐楊兵縛;牛皮牌,二分,二千五百面;馬軍以團牌帶四分支;弩,二分,弦三分,副箭一百分,二千五百張;弩,七千五百條弦,二十五萬只箭;弓,十分,弦三副。箭,一百五十分。弓,一萬二千五百張,弦三萬七千五百條,箭三十七萬五千集。射甲箭,五萬只。生鈊箭,二萬五千只。長垛箭,弓袋,胡祿(箭壺)長弓袋,並十分一萬二千五百副;佩刀,八分,一萬口;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棓(大棒,一說是連枷),二分,二千五百張;馬軍及陌刀,並以啄鎚、斧鉞代,各四分支; 搭索,二分,二千五百條,馬軍用。
唐刀(橫刀)
這些武器的價格都不便宜,唐軍使用的一口普通橫刀就價值700文,除此之外還有價值800文、900文,甚至更高檔更昂貴的橫刀,而戰馬的價格更貴,但唐朝政府會給每個騎兵發兩萬五千錢作為買馬的津貼,這極大減輕了士兵的負擔。
那麼唐朝的物價怎麼樣呢?這裡我用糧食價格作為對比。
唐朝中前期農作物的平均畝產在1~1.5石之間,而糧食價格在每鬥13~20文之間,大家換算一下就能知道唐軍的財大氣粗了。
ps:上述資料來自於《唐代糧食畝產量》。
唐大刀
上述的這些還只是唐軍作戰時的武器裝備,沒有包括唐軍的後勤裝備,要知道唐軍士兵還要自帶飯盒、馬具、藥材、衣物、鑿子、鋸子等等,而一隻完善的唐軍部隊甚至還要攜帶七千五百頭驢作為駝畜使用(每10人配六匹駝畜)。
這些士兵的軍容也很整齊劃一,各有軍旗排程,能按照統帥的命令擺出種種複雜的陣型迎敵,據記載,唐軍在戰鼓和軍旗配備上很完善:
“隊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圖禽,與本陣同,五幅。認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圖禽,與諸隊不同,各自為識認,出居隊後,恐士卒交雜。陣將門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紅,恐紛亂大將軍。陣將鼓一百二十面,臨時驚敵所用。”
蒙古騎兵的戰術戰法
蒙古大軍在常年戰爭中早已建立了比敵人更優秀的作戰體系,蒙古騎兵最顯著的特點是其高速機動性,長途大迂迴,長途奔襲作戰和避實擊虛,分進合擊包抄等是蒙古騎兵最為擅長的戰術。
在野外作戰時,蒙古軍隊總是非常注重輕騎兵和重騎兵的配合作戰,他們喜歡在發起戰爭之前,把精騎當做騎哨派去抓“舌頭”(俘虜)、探尋敵情虛實和物資情況,為接下來的行軍作戰做好基礎,並襲擊敵人的運糧隊,或是村莊,打擊對手的物資供給,分流敵人兵力。
行軍
這些蒙古精騎甚至會跑到距離大部隊一二百里之遠的地方作戰,雖然他們的人數不多但對於防護不多,戰力低下的敵人時,蒙古精騎的攻擊常有奇效,總是能夠將敵人的情況摸得明明白白,並及時傳回大部隊:
“其行軍,嘗恐衝伏,雖偏師,亦必先發精騎,四散而出,登高眺遠,深哨一二百里間,掩捕居者行者,以審左右前後之虛實,如某道可進,某城可攻,某地可戰,某處可營,某方有敵兵,某所有糧草,皆責辦於哨馬回報……韃人未嘗屯重兵於城內……城內並無一兵,只城外村落有探馬星散擺佈,忽遇風塵之警,哨馬響應,四散刺探,如得其實,急報頭目及大勢軍馬也。”摘自《黑韃事略》
精騎也會被派去襲擾敵方軍陣或行軍中的敵人,用以拖住敵人,為大軍趕到爭取時間,當然要是能夠嚇得敵人慌亂,或是出現潰逃那這些蒙古騎兵也不吝在後追殺。而如果敵人勢大,那他們也不羞遁走,並且他們很喜歡假裝戰敗或打不過對手,然後掉頭而逃,目的是誘使敵人的騎兵或軍隊出兵追趕,與己方其他部隊脫節。
而一旦敵人開始追趕的時候,蒙古精騎們就會若即若離,既不會逃得很遠,也不會離得很近,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在馬上回身射擊敵人,不斷殺傷不斷引誘,他們的逃跑很有目的,就是想讓敵人與大部隊脫節,或是將其引誘到自己大軍的埋伏地口袋陣裡,然後殲滅之,這被蒙古人稱為“曼古歹戰術”,非常經典。
回身射
在引誘敵人追擊之時,蒙古人非常捨得下本,他們會主動拋棄輜重,把黃金白銀等貴重物品故意亂丟,許多敵人見到此狀都把持不住,都以為蒙古軍隊真的戰敗了,要麼會哄搶貴重物品致軍陣混亂,要麼就會瞬間上頭,追著“逃亡”的蒙古人不放,一直被蒙古軍隊若即若離的引誘到埋伏地全部白給為止:
“或力交刃,佯北而走,詭棄輜重,故擲黃白(金銀),敵或謂是誠敗,逐北不止,衝其伏騎,往往全沒。”
蒙古軍隊還是心理戰術方面的專家,他們不光懂得圍三缺一的道理,還會使用疑兵之計,當他們人數少的時候,他們會在地上提前撒上塵土,然後用戰馬託著樹枝奔跑,使得塵土遮天蔽日,讓敵人以為蒙古騎兵們人數眾多,不戰自潰,而一旦敵人潰敗了,那等待他們的將是最恐怖的情形,擁有眾多馬匹的蒙古騎兵們會追殺他們到崩潰:
“或其兵寡,是先以土撒,後以木拖,使塵沖天,敵疑兵眾,每每自潰,不潰則衝,其破可必。”
當要打硬仗時,蒙古人還非常善用俘虜兵和附庸兵,將其當做第一道炮灰使用,去抗線,消耗敵方的作戰意志和體力,而蒙古騎兵則會在稍安全的兩翼,“或驅降俘,聽其戰敗,乘敵力竭,擊以精銳”。並且他們還非常懂得圍三缺一的戰術戰法,用這一心理戰術使敵人上當潰逃,自己則尾隨追殺,追亡逐北。對於蒙古人的這種戰法,希臘傳教士卜蘭迦賓觀察得也很細緻,他記述道:
“當他們發現敵人的時候,便會主動出擊,每個人會射出三四支箭,如果無法將敵人擊退,就立即退回原地。但這絕不是縮退,而是誘使敵人發動更大的進攻。如果為敵的是一支大軍,他們就飛馬離開,停在距敵一二天的地方,並擄掠途徑之地。他們會挑選一個地方駐紮下來,等待敵人經過,於是從天而降。他們的戰法多變,騎兵第一次衝鋒時,只派出俘虜兵和附庸兵,精兵安排在左右兩翼,常使敵人以為自己在數量上佔優勢。如果敵人奮死抵抗,他們會開啟一個缺口,把敵人放出去,然後追擊,追擊中儘可能多地斬殺敵人於馬下。
而當蒙古人的大部隊追上敵人之時,他們的指揮官就會佔據高處,然後仔細觀察敵人的軍陣情況和周圍地勢環境,看有沒有便宜可佔,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登高望遠,先相地勢,察敵情偽,專務乘亂。
找好觀察點之後便是作戰了,蒙古統帥要麼會派出一些精騎(一般為弓騎兵)先上前去試試敵人成色,要麼就找準時機直接發起衝陣。
蒙古人會將敵人的軍陣包圍起來,環陣而動,一次不行就兩次、十次、百次,一天打不敗敵人,就兩天、十天、百天的包圍,就是要讓敵人疲憊露出弱點。
在戰鬥中,三三兩兩的蒙古騎兵們會遮蔽戰場,以散兵小分隊的形式繞陣行動,四面包圍,其中的一些會抓住機會遠遠地向敵人軍陣拋灑幾波箭羽或是抵近(僅距離二三十步,甚至會衝到距敵五步左右)襲擊敵人缺少騎兵和弓弩手遮蔽的近戰步兵陣線或是軍陣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敵人,並隨時撤退或接近,速度極快,讓敵人摸不著頭腦,不會給敵人包圍自己的機會,然後一聽到“姑詭”的命令就會集合起來一起行動:
“其陣利野戰,不見利不進,動靜之間,知敵強弱,百騎環繞,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里,摧堅陷陣,全藉先鋒,衽革當先,例十之三,凡遇敵陣,則三三五五四五,斷不聚簇為敵所包,大率步以整而騎宜分,敵分亦分,敵合亦合,故其騎突也,或遠或近,或多或少,或聚或散,或出或沒,來如天墜,去如電逝。謂之鴉兵撒星陣,其合而分,視馬策之所向;其分而合,聽姑詭之聲以為號。自邇而遠,俄傾千里。”
蒙古弓騎兵和重騎兵
他們的這一陣法謂之“鴉兵撒星陣”,目的是為了困住敵人,幫助己方打亂敵軍軍陣,創造混亂和緊張情緒,同時還為了誘使敵人的騎兵發起追擊,使其與己方的步兵脫節,而一旦對方分兵脫節或是軍陣出現混亂缺口,那麼在後面等待已久的重騎兵們就會抓住戰機莽上去衝鋒。
蒙古騎兵的作戰
從這一戰術中可以看出,蒙古人並不是靠輕騎兵的騎射去把敵人的整個軍陣擊潰,這樣的情形倒是存在,但並不多見,更多的情況是他們用騎射襲擾對方,使其出現陣型混亂,然後好召集大部隊抓住破綻趁機衝陣。
而當發現自己的騎射手無法給敵方整齊的軍陣造成困擾,或是被敵方騎兵驅逐了,那麼蒙古統帥便會讓重騎兵們準備衝陣。蒙古人的重騎兵是全能型兵種,既能騎射也能近戰突陣,還能下馬步戰,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當接到衝陣的命令後,蒙古重騎兵們就會分成幾片區域,以一支支衝擊隊向敵人軍陣發起波次衝鋒,如果敵人無法阻擋住蒙古人的衝陣,那麼不論敵人和自己人數相差多少,蒙古重騎兵們也必須要衝鋒到底,即使是陷入眾多敵人的包圍也是如此,目的是創造戰機,之後的蒙古大軍則會從此處缺口進入徹底擊垮敵人。
如果敵人阻擋住了第一支蒙古重騎兵的衝陣,那麼已經喪失了速度的他們就必須儘快調轉馬頭,以九十度的迴旋在敵人軍陣前“橫過”,讓出位置,讓第二隊前來衝陣的重騎兵接著衝擊這一處的敵人軍陣,如果還是不能沖垮敵人軍陣,則再次橫過,讓位給下一支前來衝陣的重騎兵,就這樣輪番衝擊,直到在敵人陣線上的某處打開了一個缺口為止。
至此就到了勝利的最後時刻,在一聲“姑詭”的召集令下,蒙古重騎兵們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合起來衝擊這一點,一起發動衝陣,徹底擊垮敵人,讓其軍陣潰亂,士兵四散而逃。為了降低敵人的抵抗意志,蒙古人還會“貼心”的在包圍圈內給敵人讓出一個缺口,也就是圍三缺一,之後便是輕裝騎兵們的追亡逐北了,徹底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徑突敵陣,一衝即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撞,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方其衝敵之時,乃遷延時刻,為布兵左右與後之計,兵即四合,則最後至者,一聲姑詭,四面八方,響應齊力,一時俱撞。”
對自己民族的戰術戰法,成吉思汗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表述,《蒙古秘史》中記載,成吉思汗帶領大軍與乃蠻部決戰之時,用這樣一句話來描述自己部下的戰鬥情況:
“進如山桃皮叢,擺如海子樣陣,攻如鑿穿而戰。”
給大家解析一下這句話,所謂的“山桃皮”指的是一種三三兩兩分佈在蒙古草原上的低矮灌木,“進如山桃皮叢”就是說自己的騎兵行動時,總是三三兩兩的散佈,以小分隊的形態前進。而所謂的“海子”指的是湖泊,蒙古人把稍大一些的湖泊都叫做“海子”,這裡的“擺如海子樣陣”指的是成吉思汗的部隊擺出的陣型廣闊,猶如湖泊一樣龐大,將敵人包圍籠罩。最後一句的“攻如鑿穿而戰”就很好理解了,這裡就不做贅述。成吉思汗這段話的大意基本和《蒙韃備錄》以及《黑韃事略》中記載的蒙古軍隊戰術戰法一樣,可見其普遍性和代表性。
除了騎馬衝陣以外,蒙古人也是步戰好手,許多蒙古騎兵都隨身攜帶騎弓和步弓兩種,還有增加防護的盾牌,以便適應不同的作戰情況:
“蒙古不花引兵趨之,馳報,木華黎夜半引兵疾馳,遇於神水縣東,夾擊之。分麾下兵之半,下馬步戰。選善射者數千,令曰:‘賊步兵無甲,疾射之!’”
蒙古人的騎射厲害,他們的步射則更狠,準確率極高,常常能夠擊敗敵人的側翼,而一旦敵人的兩翼潰亂,那麼蒙古人就會趁虛而入贏得勝利。面對蒙古人的步射,敵人常常會發動騎兵前來戰鬥,為此蒙古人會在步戰隊的後方佈置騎兵,一旦對方騎兵前來進攻,步戰隊後方的蒙古騎兵就會前去迎擊。
如果敵人在陣前佈置拒馬或鹿角,來防止蒙古騎兵的衝擊,那麼蒙古騎兵們就會繞陣行動,不時發射弓箭,用騎射殺傷敵人,不過其殺傷還是次要的,他們主要是要讓其不得休息,使其疲睏,不能飲水吃飯,就這麼耗著對方,讓其陷入要麼走出拒馬的保護主動發起進攻,要麼就此撤退的兩難之地,這樣蒙古軍隊的可操作性就高了。
而碰到一些武器裝備精良、戰鬥意志極其頑強和軍陣嚴整的敵人時,蒙古人也有辦法解決。那就是驅趕牛群、馬群甚至是俘虜前來衝陣,將敵人陣線沖垮,蒙古騎兵則跟在牲畜群和俘虜降兵後面擴大戰果:
“(蒙古軍隊)或臂團牌,下馬步射,一射中鏑,則兩側具潰,潰則必亂,從亂疾入,敵或見,則以騎蹙步,則步後駐隊,馳敵迎擊,敵或堅壁,百計不中,則必驅牛畜,或鞭生馬,以生攪敵軍,鮮有不敗…………敵或森戟外列拒馬,絕其衝突,則環騎疏哨,時發一矢,使敵勞動。相持少久,敵必絕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動,則進兵相敵。或敵陣已動,故不遽擊,待其疲睏,然後衝入……或驅降俘,聽其戰敗,乘敵力竭,擊以精銳。”
就是靠著這些戰術戰法,蒙古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
3 # 糖醋牙膏
我的觀點比較悲。
很難對抗,除非雙方擺好陣型,正面硬剛。不然,以蒙古騎兵,尤其是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騎兵的那套打法,唐軍會極其難受,打到崩潰都有可能。
巔峰時期的唐軍再強,也是中原農耕文明下的軍隊,這種軍隊對後勤的依賴程度相當高。糧道被斷,不出半個月就難以為繼。但北方遊牧騎兵,對後勤的依賴程度相比較來說,幾乎是零。
再參考一下行軍速度,以拔都西征俄羅斯為例,兩個月時間拿下,平均每天行軍速度在80~90公里之間,取箇中間值就算85吧。盛唐的安西軍,從安西(交河古城)出發15天行進至大煥城(今天的新疆阿克蘇),日均速度也就是70公里(直線距離差不多900公里)左右。
如果再算上蒙古軍隊獨特而靈活的編制(軍民兩用),把這些因素都綜合到一起……唐軍比較危險了。其他方面就不說了,劣勢不少。
-
4 # 旋風軌跡
大機率不能,原因在於生產力和軍事思想的進步和封建國家的韌性。。
第一、裝備戰術發展秦漢是一個分界線(鐵器替代青銅),五代十國是第二個個分界線(冶煉技術擴散,火藥初步運用),明清是第三分界線(火藥技術成熟),唐代的裝備比如陌刀,明光鎧,在五代十國末期就淘汰了,對應的戰略戰術軍事思想進步,完全沒法比。
第二、唐軍面對的對手,只有高句麗、吐蕃屬於當時的現代國家,其它的對手生產力太落後,不具備長期強悍戰鬥力。蒙古面對的基本屬於同等水平對手:金國、宋朝、西夏,都是當時同等水平的現代國家,堪稱東亞怪物房1.0,打得都相當艱難,敗仗也打了不少。
第三、蒙古戰鬥力最強的時候,南征主力部隊不是騎兵,是北方漢族軍閥(原金國地方武裝和南宋歸降部隊),騎兵主要用於北方戰鬥和西征。蒙古部隊裡第一次設立了類似於“參謀本部”這種跨時代的決策機構,效果好到爆棚。西征在歷史上確實很有威懾力,但對於中原地區沒有什多大影響,那個搞法不會應用於中原地區,這種斷子絕孫的做法金國搞過(給蒙古減丁,侮辱北宋皇室,最後被倆合夥挫骨揚灰),報應就是前女真滅族。古中國哪個民族是好惹的?
單純以民族戰鬥力來算是極其幼稚的。能夠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武力只是表象,內在的綜合治理能力才是根本。自從蒙古改元立國,就已經完成了向正統封建王朝的轉變(雖然部分人對世祖忽必烈很腹誹),軍隊韌性大大增強,不會因為一兩場失敗就元氣大傷。大唐也一樣。
所以唐和蒙古這倆偉大王朝的軍隊,無論怎麼假設,雙方隊伍pk到最後,都得拼綜合國力,邊打邊改進,誰熬得住誰贏,就這麼簡單。
至於第一次撞擊,蒙古八成贏,原因看第一句。
-
5 # 跬步求索
所謂的巔峰那是指一個時代下。古羅馬還是重步兵的巔峰呢。但要和後世封建步兵打,一群拿著青銅器的肌肉猛男也很難打贏全面裝備鐵器的小菜雞。
唐代騎兵和蒙古騎兵打的話意思也差不多。唐騎兵可以說剛剛發展起具裝,而蒙古騎兵已經點出了具裝、突騎加遊騎的規模複合騎兵叢集了。這要撞一塊估計也就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了。
回覆列表
這是個偽命題,無論是漢武,唐太宗,成吉思汗,他們一定時唯一的存在,不可能同時達到頂峰,以霍之功而言,他也徹底打擊對方,牛,羊,馬,對不肯歸順的執行滅絕,使生產,甚至以後兵源,都無法短時間恢復,同時大量使用對方人員,學習對方先進,這樣對方必定削弱,已方卻更加強大,假如唐軍對戰蒙軍,就看誰當皇上,然後誰當主將,唐軍越打越強,因為絕對不會讓對方坐大,如一方想兼併對方,必受多方打擊並加2萬唐軍。同理,蒙軍裡面有各種工匠,各族軍民,才能縱橫天下。有人說頂峰時蒙軍世界第一,但唐軍同樣世界無敵,只是唐朝萬夷來賀,不需要大批軍人,而蒙軍是僅靠屠殺。真的對決,那唐朝若有那麼多附從國,就不可能有如此大規模蒙軍,同樣蒙軍統一歐亞很多地方,讓唐朝號召力只有五分一的小南宋,要馬都只有幾匹,如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