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家庭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地平線”,每個孩子都以此為基礎向上成長。

    地平線,地面與天空的分界線。人類肉眼可見的事物都在地平線以上,地平線以下人類僅憑肉眼看不見。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生命群體都必須被動適應適應生存環境、主動索取物質養料,譬如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馴化播種植物馴服圈養動物加工製作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利用抽象符號+發音記錄生產勞動經驗......人類在“自然生態食物鏈”基礎之上搭建起了相對自主可控的生產勞動分工協作體制。那麼,為什麼說家庭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地平線”呢?

    一、家庭是現代人類生命旅程的“起點站”

    歌唱:“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現代人類社會最小的細胞組織,是每個現代人類生命的降生之地,也是每個孩子成長進步的起點。

    出生在原始森林的人類祖先能以採摘植物果實+捕獵其它動物維持生存、出生在農耕時期的絕大多數孩子都會播種植物+圈養動物、出生在中國的孩子學會了講漢語+寫方塊字+使用筷子、出生在英國的孩子學會了講英語+寫ABC+使用刀叉......人類生理遺傳基因從原始祖先那裡繼承,基本生理特徵並未有大的變化;黃種人、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之間的生理基因也幾乎完全相同。但是,為什麼人類原始祖先和現代人、華人與外華人之間會存在巨大的綜合生存差異呢?因為,不同年代出生的孩子,家庭成長環境不同、出生在中國和外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一個山村裡,人們發現狼群裡有兩個人類的孩子,八歲的卡瑪拉和6歲的阿瑪拉。狼孩剛被發現時,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怕火+怕光和怕水、只知道餓了找吃的+吃飽了就睡、不吃素食只吃生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不會使用人類語言+每到午夜後像狼似地引頸長嚎......

    晉朝文學家和哲學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告訴人們一個人生活在好的環境裡就會受到好的影響,生活在壞的環境裡也就會受到壞的影響,強調環境對人學習成長的綜合影響。因此,對於綜合成長可塑性強、具備強大主動模仿能力人類而言,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便從這個家庭起步成長。

    二、家庭為個人指引成長方向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老師,傳授道義、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傳授道義、教授學業就是老師根據人類社會既有文明智慧要求,主動擔負起對孩子學習成長的教化工作。食物、住房、被服、鞋帽......家庭為未成年之前的孩子提供一切生活物資保障。因此,沒有理由孩子的綜合成長習性不被家庭生活環境塑形。

    弗朗西斯·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孩子聽到的以一聲人類語言來自家庭、看到的第一個人類社會文明字元來自家庭、說出+認識+書寫的第一個字是父母教的......家長是孩子成長旅程中的第一任和唯一的終身導師,家庭是孩子來到人類世界之後的第一和唯一的終身成長學習課堂。

    三、孩子學什麼、怎麼學多由家庭決定

    人們常以“入鄉隨俗”告誡同伴到一個新地方,就要遵從那裡的風俗習慣。同樣,孩子作為人類社會的新成員,他們出生之時不帶任何獨自生存能力、不帶任何可供生存使用的錢糧、不帶任何適應生活環境的綜合行為智慧。因此,作為被管護人,孩子們的一切言行都必須從100%被託管逐步獲得獨立行為能力【通常情況下行過冠禮(18歲左右)之後的孩子即獲得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

    去哪個幼兒園、選哪所小學、進哪個中學、上哪個大學、培養哪些校外興趣......原生家庭的社會生活環境大機率決定著孩子可能接觸到什麼層級的成長培養,比如出生在古代貴族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文化教育、練習武藝,但出生在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孩子則只能學習耕種、畜牧以及研習工匠手藝;當前,雖然中國基礎義務教育已經普及數十年,但孩子出生時的家庭依然決定著孩子能接受什麼樣的基礎教育,其中戶籍和家庭條件便孩子與孩子之間是無從調劑的先天差距。

    有人出生時就在羅馬,有人生來就是牛馬。戶籍決定孩子入學的第一站、家庭條件決定孩子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綜合成長養料補給、家長決定孩子能夠收穫什麼樣的終身成長輔助......家庭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地平線”,每個孩子都以此為基礎向上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班工作被打壓,可是還不想換工作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