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烽火體壇
-
2 # 巴山裡奧
這個:問題很簡單,現在中超俱樂部都是企業冠名,球員只要在場上比賽就是這家冠名企業的活廣告,打滿全場和替補十分鐘能一樣,有名氣大牌和年輕無名之輩在場上廣告效益是不同的。什麼給多值不值?只要介招某球員,首先要把企業名掛在嘴邊,這就是廣告。
-
3 # 一絲不苟愛上電影
多因素造就中國球員高薪低能,簡單的解釋為市場決定了薪酬,人才緊缺“矮子個裡拔高個”讓高薪低能這種奇葩現象出現。
很多人都在抱怨女排、女足的大賽成績明顯比中國男足好得多,但薪酬方面女足、女排卻與中國男足球員間相差甚遠。提高女足、女排薪酬的呼聲很高,降低男足薪酬的聲音同樣也很高,但始終沒能實現。
原因很簡單,決定薪酬的不是管理者而是市場。男足比賽是大陸最早開始市場化、嘗試職業化的運動,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雖然中國男足的成績近來不夠理想,但依舊吸引到了大量資本進入,球員的薪水也跟隨著職業化程序大幅上漲。
相比之下,女排、女足的大陸聯賽職業化並不成功,很多人只關注中國女排、女足在大賽中的表現。而大陸女排、女足聯賽的賽制?多少球隊?球場在哪?幾級聯賽?十人九不知,因此女排、女足球員的薪酬就遠遠低於了男足運動員。
人才緊缺使得俱樂部明知“不值”,但也被迫需要付出高薪!絕大部人只看到了球員的高薪,卻沒有看到培養一名球員的不易。足球的成才率並不高,讓自家孩子踢足球很當前多家長事實上並願意,且送孩子踢球當前還是一種高消費。
這使得中國年輕球員出現了逐年減少,整體球員數量在減少,因此好球員變得很稀缺。在中超、中甲的各俱樂部球員競爭中以及資本的助力之下,高薪低能開始出現,外界認為球員拿這樣的高薪不符合他的真實水平,但由於人才競爭加劇球員支配了市場薪酬卻變得越來越高。
最後一原因是市場的監管沒能跟上,資本的瘋狂之下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開始迎來更多大牌球員、觀賽人數、整體聯賽發展都呈上升趨勢。本土球員藉助聯賽的發展拿到了高薪,聯賽的監管者沒能及時出面調控、限制也是原因之一。
現階段中國足協也開始注意到了球員的過度高薪問題、中小俱樂部的生存問題,扶持青訓、強制要求俱樂部梯隊數量提升聯賽軟實力的措施在出臺,限薪政策也在一輪輪磋商中,更有效的限薪措施應該也已不遠。
職業化之後的中國足球,在資本的瘋狂之下球員短時間內拿到了超高薪水,要想改變“高薪低能”只有未來中國青訓出人才、行業競爭更大、好球員增多才會真正改善,現階段這種情況暫時不會被改變。
-
4 # 硬核教練
中國球員的高薪低能已經到了十分誇張的地步,根據調查機構SI的報告顯示,中超球員平均年薪高達105萬美元,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至於亞洲方面,日本J聯賽球員平均年薪只有31.5萬美元,還不到中超球員的三分之一;南韓K聯賽球員平均年薪只有13.3萬美元,只有中超球員的八分之一。
在薪資待遇上,中超球員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準,但是競技水平卻慘不忍睹,在中超踢球可謂是全世界價效比最高的工作了。面對這種醜陋的現狀,中國足協計劃推出限薪令,整治中國足壇的高薪現象,實在是太快人心。
近些年,由於眾多不差錢的地產商紛紛成為中超球隊的贊助商,也給中超球隊帶來了巨大的投入,中超聯賽也迎來了虛假的繁榮,球員年薪隨之水漲船高。不過由於中國足球青訓並不發達以及外援政策的限制,國內球員意外的成為了稀缺物件。面對眾多中超俱樂部的哄搶,國內球員的工資和轉會費也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像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恆大外租員胡睿寶的“天價年薪”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外租到河南建業的胡睿寶本賽季只在中超聯賽上場9次,也未曾入選過國家隊,基本上屬於中超聯賽的邊緣球員。但是這樣一名可有可無的球員,居然和恆大簽下了一份為期5年,稅後年薪800萬元的合同,外加2000萬簽字費的合同。可想而知,那些中超球隊主力以及國腳們的年薪將會有多誇張。
就像敘利亞隊長薩利赫所說的那樣:中國球員賺得太多而且沒有責任感,忘記自己是為誰而踢球!
回覆列表
確實,如果按照能力發工資,我覺得這幫球員能拿個低保就不錯了,不光沒有貢獻,天天還添堵!
可反回頭想想,現如今除了老百姓的工資不高,什麼不高?房價高,物價高,演員片酬高,足球運動員年薪高。
而這些球員中,能在中超16支球隊裡踢上主力和主力替補的,充其量也就400人,嚴重的人員稀缺,造成了現如今球員的身價虛高。
現在運營一支中超球隊,從10年前的幾千萬,到如今的少則10幾億,多則幾十億,這其中大部分的支出,都花在了內外援的引進,及其薪酬的支出上了,這要是不把這幫人的荷包充破才怪呢。
但是沒辦法,市場決定的,人家就能拿到這麼多錢,誰讓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呢,誰讓還有這麼多球迷喜歡看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精神方面的需要,還有很大缺口。
你總能讓很多人走進音樂廳,去聽音樂吧,票價高低不說,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也聽不懂,而體育就不一樣了,有激情,易看懂,還能發洩,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觀看中超的原因所在吧。
確實,我們也可以選擇在電視上,觀看水平更高的五大聯賽,但是畢竟那跟咱關係不是很大,而你身邊的球隊才和你的城市休慼相關,畢竟華人的家鄉情節還是很濃重的,只要有這麼多人關心足球,他們就有市場。
說實話要不是這兩年足協對球員的薪資和轉會有所壓制,還真不知道這幫貨的身價,會給炒到多高,前兩年一個楊善平這水平的後衛,都能炒到上億元,也真是笑話了。
此外,加上這些年國家對足球運動發展的重視,很多城市會給一些投資足球的企業格外的關照,在政策上也是給於很大的扶持,這也是所有球隊都在虧本的情況下,還是不乏有人進入這個行業原因所在。
因為足球成不成功沒關係,在足球之外的領成功就可以了,如萬達,和恆大,如果不搞足球,你能相信他們的房地產,當初可以發展的那麼快?所以即使在足球上虧再多錢,但還是阻擋不了很多企業來投資的熱情,目的是什麼,也都心知肚明。
由此也就造就了,現如今“人傻錢多”的中國式足球。在這裡,球員沒有熱愛,沒有信仰,只有錢,這樣的環境下要能踢好球才真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