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曾經有兩個地方都稱自己叫天坑地縫,其中一處在武隆,一處在奉節。但兩地的境遇卻是一個決然不同,一個發展旅遊熱鬧非凡,另一個卻仍然不溫不火。2005年前後,兩地圍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曾經展開了一番明爭暗鬥。
武隆天生三橋
武隆是最早打響天坑地縫牌子的。2007年,武隆天坑地縫作為武隆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一道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據說,當年與武隆喀斯特一道,南川金佛山和奉節天坑地縫同樣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候選,而且默默無聞的武隆喀斯特並不佔優勢,它的資源與南川金佛山和奉節天坑地縫並沒有突出優勢。但是武隆透過各種努力,最終在重慶的三個候選地中勝出,代表重慶喀斯特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並列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從此武隆喀斯特名聲大振,影響力大大提升,具有了全國和全世界的影響力。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武隆更加堅定了旅遊發展的決心和步伐。2011年,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成為國家5A級景區,這也是重慶的第三個5A級景區。在旅遊發展的過程中,武隆把天坑地縫作為一塊金字招牌,大張旗鼓對外宣傳推廣,武隆天坑地縫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武隆也漸漸發展成為重慶旅遊的一面旗幟,這幾年,以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組成的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年接待遊客300萬人以上,進入了國內自然景區的第一梯隊。
武隆龍水峽地縫
但是這一舉動卻遭到了奉節官方和民間的一致反對,認為真正的天坑地縫在奉節。這幾年,武隆官方也在逐漸淡化直接以天坑地縫的名稱對外宣傳,天生三橋、天坑寨子、龍水峽地縫、後坪天坑等都不再直接以天坑地縫名義對外宣傳,但是在一些旅遊企業、旅行社,以及網上的一些報道和宣傳中,仍然可以看到武隆天坑地縫的相關介紹。甚至有些網頁,介紹武隆天坑和地縫,圖片卻配的奉節天坑地縫。如今仍然存在提到天坑地縫,很多外地人也只認識武隆,仍然在享受著天坑地縫這個名稱帶來的流量和關注度。
相比武隆,奉節就要落寞得多。事實上,奉節的天坑地縫才是最典型、規模最大的。奉節天坑地縫由小寨天坑和天井峽地縫組成。奉節天坑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天坑,它口部直徑和深度都在600多米,四面絕壁,坑底有暗河,是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天坑形態,中外探險家曾多次深入天坑進行探險。天坑底部的暗河,水流洶湧,在底部還建設了小寨電站。
奉節天坑全貌
天井峽地縫全長37公里,底部最窄處不足一米,是非常典型的一線天。雖然奉節天坑地縫目前是國家4A級景區,但是其旅遊發展卻一波三折,自從在與武隆競爭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失利,2016年又在第二期中國南方喀斯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競爭中輸給了重慶南川金佛山,沒能與貴州施秉、廣西桂林一道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奉節天坑地縫最開始把50年的開發經營權轉讓給了一家民營企業,但卻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後來重慶旅遊投資集團入主後,天坑地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修建了停車場、步道等一些旅遊設施,但每年的遊客也只有幾萬人。
奉節天坑
三年前,奉節縣政府又把景區的開發經營權買了回來,準備大力發展,但卻因天坑地縫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沒有能夠開發打造,而且還在環保督察中被拆除了部分設施。如今,因為生態環境保護,曾經策劃的一些專案,比如天坑電梯、小火車等,被擱置下來,仍然保持了非常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同時,大多數時間也顯得冷冷清清。
奉節地縫
據說當年在與武隆一道競爭的時候,專家是非常看好奉節的。但是奉節準備在離天坑地縫不遠、一個叫茅草壩的地方修建水庫,當時擔心申報了世界遺產,會對修建水庫形成限制。如今10多年過去了,水庫依然沒有修起來,卻一再錯過了旅遊發展的好時機。好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正名,天坑地縫作為奉節小寨天坑和龍水峽地縫的專有名稱,得到了官方和越來越多大眾的認可。
對於奉節天坑地縫來說,曾經錯失的機遇並不是世界末日。在更加重視生態環保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奉節天坑地縫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仍然是巨大的財富。
重慶曾經有兩個地方都稱自己叫天坑地縫,其中一處在武隆,一處在奉節。但兩地的境遇卻是一個決然不同,一個發展旅遊熱鬧非凡,另一個卻仍然不溫不火。2005年前後,兩地圍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曾經展開了一番明爭暗鬥。
武隆天生三橋
武隆是最早打響天坑地縫牌子的。2007年,武隆天坑地縫作為武隆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一道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據說,當年與武隆喀斯特一道,南川金佛山和奉節天坑地縫同樣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候選,而且默默無聞的武隆喀斯特並不佔優勢,它的資源與南川金佛山和奉節天坑地縫並沒有突出優勢。但是武隆透過各種努力,最終在重慶的三個候選地中勝出,代表重慶喀斯特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並列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從此武隆喀斯特名聲大振,影響力大大提升,具有了全國和全世界的影響力。
武隆天生三橋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武隆更加堅定了旅遊發展的決心和步伐。2011年,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成為國家5A級景區,這也是重慶的第三個5A級景區。在旅遊發展的過程中,武隆把天坑地縫作為一塊金字招牌,大張旗鼓對外宣傳推廣,武隆天坑地縫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武隆也漸漸發展成為重慶旅遊的一面旗幟,這幾年,以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組成的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年接待遊客300萬人以上,進入了國內自然景區的第一梯隊。
武隆龍水峽地縫
但是這一舉動卻遭到了奉節官方和民間的一致反對,認為真正的天坑地縫在奉節。這幾年,武隆官方也在逐漸淡化直接以天坑地縫的名稱對外宣傳,天生三橋、天坑寨子、龍水峽地縫、後坪天坑等都不再直接以天坑地縫名義對外宣傳,但是在一些旅遊企業、旅行社,以及網上的一些報道和宣傳中,仍然可以看到武隆天坑地縫的相關介紹。甚至有些網頁,介紹武隆天坑和地縫,圖片卻配的奉節天坑地縫。如今仍然存在提到天坑地縫,很多外地人也只認識武隆,仍然在享受著天坑地縫這個名稱帶來的流量和關注度。
相比武隆,奉節就要落寞得多。事實上,奉節的天坑地縫才是最典型、規模最大的。奉節天坑地縫由小寨天坑和天井峽地縫組成。奉節天坑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天坑,它口部直徑和深度都在600多米,四面絕壁,坑底有暗河,是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天坑形態,中外探險家曾多次深入天坑進行探險。天坑底部的暗河,水流洶湧,在底部還建設了小寨電站。
奉節天坑全貌
天井峽地縫全長37公里,底部最窄處不足一米,是非常典型的一線天。雖然奉節天坑地縫目前是國家4A級景區,但是其旅遊發展卻一波三折,自從在與武隆競爭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失利,2016年又在第二期中國南方喀斯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競爭中輸給了重慶南川金佛山,沒能與貴州施秉、廣西桂林一道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奉節天坑地縫最開始把50年的開發經營權轉讓給了一家民營企業,但卻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後來重慶旅遊投資集團入主後,天坑地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修建了停車場、步道等一些旅遊設施,但每年的遊客也只有幾萬人。
奉節天坑
三年前,奉節縣政府又把景區的開發經營權買了回來,準備大力發展,但卻因天坑地縫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沒有能夠開發打造,而且還在環保督察中被拆除了部分設施。如今,因為生態環境保護,曾經策劃的一些專案,比如天坑電梯、小火車等,被擱置下來,仍然保持了非常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同時,大多數時間也顯得冷冷清清。
奉節地縫
據說當年在與武隆一道競爭的時候,專家是非常看好奉節的。但是奉節準備在離天坑地縫不遠、一個叫茅草壩的地方修建水庫,當時擔心申報了世界遺產,會對修建水庫形成限制。如今10多年過去了,水庫依然沒有修起來,卻一再錯過了旅遊發展的好時機。好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正名,天坑地縫作為奉節小寨天坑和龍水峽地縫的專有名稱,得到了官方和越來越多大眾的認可。
奉節地縫
對於奉節天坑地縫來說,曾經錯失的機遇並不是世界末日。在更加重視生態環保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奉節天坑地縫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仍然是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