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 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1、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夥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此外還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6、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7、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 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 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1、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夥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此外還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6、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7、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 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