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多
首頁
資訊
體育
娛樂
汽車
投資
財經
軍事
科技
數碼
科學
遊戲
歷史
健康
政治
影視
旅遊
育兒
美食
時尚
房產
農業
社會
文化
教育
技術
美文
情感
故事
家居
職場
自然
闢謠
心理
攝影
漫畫
生活
其它
Club
Tips
熱門話題
搜尋
註冊
登入
首頁
>
Club
>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2022-08-31 04:54
攝影學中的“CCD”是什麼玩意?
2
回覆列表
1 # 使用者4305307165536364
說到CCD的尺寸,其實是說感光器件的面積大小,這裡就包括了CCD和CMOS。
感光器件的面積大小,CCD/CMOS面積越大,捕獲的光子越多,感光效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數碼相機用來感光成像的部件,相當於光學傳統相機中的膠捲。 CCD上感光元件的表面具有儲存電荷的能力,並以矩陣的方式排列。當其表面感受到光線時,會將電荷反應在元件上,整個CCD上的所有感光元件所產生的訊號,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 如果分解CCD,你會發現CCD的結構為三層,第一層是“微型鏡頭”,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以及第三層“感光層”。 第一層“微型鏡頭” 我們知道,數碼相機成像的關鍵是在於其感光層,為了擴充套件CCD的採光率,必須擴充套件單一畫素的受光面積。但是提高採光率的辦法也容易使畫質下降。這一層“微型鏡頭”就等於在感光層前面加上一副眼鏡。因此感光面積不再因為感測器的開口面積而決定,而改由微型鏡片的表面積來決定。 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 CCD的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目前有兩種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個則是CMYK補色分色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兩種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幾乎所有人類眼鏡可以識別的顏色,都可以透過紅、綠和藍來組成,而RGB三個字母分別就是Red, Green和Blue,這說明RGB分色法是透過這三個通道的顏色調節而成。再說CMYK,這是由四個通道的顏色配合而成,他們分別是青(C)、洋紅(M)、黃(Y)、黑(K)。在印刷業中,CMYK更為適用,但其調節出來的顏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優勢在於畫質銳利,色彩真實,但缺點則是噪聲問題。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採用原色CCD的數碼相機,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會超過400。相對的,補色CCD多了一個Y黃色濾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較仔細,但卻犧牲了部分影像的解析度,而在ISO值上,補色CCD可以容忍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設定在800以上 第三層:感光層 CCD的第三層是“感光片”,這層主要是負責將穿過濾色層的光源轉換成電子訊號,並將訊號傳送到影像處理晶片,將影像還原。 傳統的照相機膠捲尺寸為35mm,35mm為對角長度,35mm膠捲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換算到數碼相機,對角長度約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單反數碼相機中,很多都擁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積達到23.7 x 15.6,比起消費級數碼相機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為36 x 24mm,達到了35mm的面積,所以成像也相對較好。 現在市面上的消費級數碼相機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種。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萬畫素相機效果通常好於1/2.7英寸的400萬畫素相機(後者的感光面積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畫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畫素的感光面積縮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畫素的同時想維持現有的影象質量,就必須在至少維持單個像素面積不減小的基礎上增大CCD/CMOS的總面積。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製造比較困難,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較大的數碼相機,價格也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響數碼相機的體積重量。超薄、超輕的數碼相機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專業的數碼相機,CCD/CMOS尺寸也越大。
發表回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花飛是哪個節氣?
熱門排行
仰臥起坐做幾組才管用?
如意峰景區下雨天能玩什麼?
澳超聯賽季後賽規則?
冷熱水管內絲預留出牆了怎麼辦?
便利蜂裝修怎麼樣?
哪些是世博會的發明?
斷了的豆角能醃酸豆角嗎?
電視機頂盒顯示無法識別卡,是什麼原因?
康明斯發動機油水分離器怎麼排水?
水穩原材料多少方送檢一次?
說到CCD的尺寸,其實是說感光器件的面積大小,這裡就包括了CCD和CMOS。
感光器件的面積大小,CCD/CMOS面積越大,捕獲的光子越多,感光效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數碼相機用來感光成像的部件,相當於光學傳統相機中的膠捲。 CCD上感光元件的表面具有儲存電荷的能力,並以矩陣的方式排列。當其表面感受到光線時,會將電荷反應在元件上,整個CCD上的所有感光元件所產生的訊號,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 如果分解CCD,你會發現CCD的結構為三層,第一層是“微型鏡頭”,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以及第三層“感光層”。 第一層“微型鏡頭” 我們知道,數碼相機成像的關鍵是在於其感光層,為了擴充套件CCD的採光率,必須擴充套件單一畫素的受光面積。但是提高採光率的辦法也容易使畫質下降。這一層“微型鏡頭”就等於在感光層前面加上一副眼鏡。因此感光面積不再因為感測器的開口面積而決定,而改由微型鏡片的表面積來決定。 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 CCD的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目前有兩種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個則是CMYK補色分色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兩種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幾乎所有人類眼鏡可以識別的顏色,都可以透過紅、綠和藍來組成,而RGB三個字母分別就是Red, Green和Blue,這說明RGB分色法是透過這三個通道的顏色調節而成。再說CMYK,這是由四個通道的顏色配合而成,他們分別是青(C)、洋紅(M)、黃(Y)、黑(K)。在印刷業中,CMYK更為適用,但其調節出來的顏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優勢在於畫質銳利,色彩真實,但缺點則是噪聲問題。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採用原色CCD的數碼相機,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會超過400。相對的,補色CCD多了一個Y黃色濾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較仔細,但卻犧牲了部分影像的解析度,而在ISO值上,補色CCD可以容忍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設定在800以上 第三層:感光層 CCD的第三層是“感光片”,這層主要是負責將穿過濾色層的光源轉換成電子訊號,並將訊號傳送到影像處理晶片,將影像還原。 傳統的照相機膠捲尺寸為35mm,35mm為對角長度,35mm膠捲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換算到數碼相機,對角長度約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單反數碼相機中,很多都擁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積達到23.7 x 15.6,比起消費級數碼相機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為36 x 24mm,達到了35mm的面積,所以成像也相對較好。 現在市面上的消費級數碼相機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種。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萬畫素相機效果通常好於1/2.7英寸的400萬畫素相機(後者的感光面積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畫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畫素的感光面積縮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畫素的同時想維持現有的影象質量,就必須在至少維持單個像素面積不減小的基礎上增大CCD/CMOS的總面積。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製造比較困難,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較大的數碼相機,價格也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響數碼相機的體積重量。超薄、超輕的數碼相機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專業的數碼相機,CCD/CMOS尺寸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