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河
-
2 # 使用者6786111402127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是北宋宋仁宗時期的人,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成安二縣。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太宗重用,三十二歲時拜樞密副使,旋即升任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當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圍了澶洲等河北地區,朝野震驚;寇凖反對南遷,力主真宗親征,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後因參與宮廷權力鬥爭,被丁謂等人排擠,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 (1023年),病逝於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詔為其立神道碑,並親於碑首撰“旌忠”字,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諡號“忠愍”,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寇凖善詩能文,其七絕詩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
-
3 # 手寫的從前
寇準是宋真宗時期的人。
寇凖(961年-1023年),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
寇凖雖出生書香世家,但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因而發憤讀書,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登進士第,被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成安二縣;後即召入朝廷任職,以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器重。官至樞密副使,旋即升任參知政事,因剛直不阿,被排斥出朝廷。
宋真宗即位後,召他回朝,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任三司使等職。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年冬,蕭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率大軍南侵,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陽),寇準力排群議,催促真宗親臨前線,後簽訂澶淵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三年(1019年)再度為相,旋罷為太子太傅,封於萊,故世稱“寇萊公”。屢次遭副相丁渭誣陷,晚年被貶為雷州(今廣東海康)司戶。
1023年死於貶所。寇凖性情豪奢,喜歡歌舞,詩多清新,著有《寇忠愍公詩集》。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詔為其立神道碑,並親於碑首撰“旌忠”字,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諡號“忠愍”,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
-
4 # 愛哭de眼睛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
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
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於雷州。
回覆列表
北宋
寇準是北宋的傳奇人物,以剛直、清正、善斷大事而聞於世,但他的一貶再貶、幾起幾落,現在都是個話題,可以算是風頭甚勁,匹世無雙。許多文學作品戲稱他為"寇老西兒",但與文學、戲劇中那個詼諧、幽默的搞笑形象相比,真實的寇準其實命運坎坷,為大宋江山可以說鞠躬盡瘁。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光彩照人的高大人物,卻也有“失蹄”的敗筆,不免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