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雅夢想家0F
-
2 # 資訊生活
中國古代,關於‘晉國六霸’的傳說?
晉國六霸,晉文公·重耳、晉襄公·驩、晉景公·獳、晉厲公·壽曼、晉悼公·周、晉平公·彪;先秦五霸定天下,春秋五霸亂天下,晉文公奠定霸圖一百年,晉國當有六霸主,各制春秋一霸業。
晉文公,城濮之戰,郤轂之陣,先軫之詐,當是第一功;踐土會盟,《晉文侯命》,弓錫專征,晉國終成天下霸主。
中國古代,關於‘晉國六霸’的傳說?
晉國六霸,晉文公·重耳、晉襄公·驩、晉景公·獳、晉厲公·壽曼、晉悼公·周、晉平公·彪;先秦五霸定天下,春秋五霸亂天下,晉文公奠定霸圖一百年,晉國當有六霸主,各制春秋一霸業。
晉文公,城濮之戰,郤轂之陣,先軫之詐,當是第一功;踐土會盟,《晉文侯命》,弓錫專征,晉國終成天下霸主。
晉國六霸,指的是春秋時期,為晉國打下霸主威嚴的六位國君,他們分別是:晉文公晉重耳、晉襄公晉歡、晉景公晉獳、晉厲公晉壽曼、晉悼公晉周、晉平公晉彪。
民族
華夏族
主要成就
稱霸天下
會盟諸侯
國家
晉國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本名
晉國六霸
別稱
晉國六霸主
晉文公
晉文公晉重耳(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 姬姓,晉氏,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 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 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援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 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 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前632年於 城濮大敗楚軍,並召集齊、宋等國於 踐土會盟,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晉襄公
晉襄公晉歡(?—前621年),晉國國君,政治家,軍事軍,姬姓, 晉氏,名歡,是晉文公和逼姞的兒子。
晉襄公於公元前627年繼位,在位期間於 餚之戰和 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又在 汦水之戰中擊敗強楚,繼其父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將晉國霸權再次推向高峰。學者全祖望的《鮚崎亭集外編》將晉襄公列入春秋五霸之一。近現代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秦史著名史學家童書業、先秦史及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等學者均認為晉襄公為當時的霸主。
童書業在他的《春秋史》中對晉襄公有很高的評價,他把襄公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分為幾個方面,一是北伐狄人,二是南略楚國,三是東征衛國,四是西征秦國,五是重組六卿。
晉景公
晉景公晉獳,姬姓, 晉氏,名獳,一名據,是中國 春秋時代諸侯國 晉國的一位君主。為 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於前599年繼其父晉成公在位,晉景公曾被楚國打敗,使楚莊王成為霸主,不過晉景公亦曾攻敗 齊國。晉景公在晚年將國都由 絳遷往 新田(今山西侯馬),並改稱新絳。之後又發兵消除專政的趙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對卿族的第一次勝利。前581年去世,在位共計十九年,之後由其子晉厲公繼位。
方朝暉所著的《 春秋左傳人物譜》中讚揚了景公的霸業成就。認為景公之所以能反敗為勝,一反趙盾專政時代的霸業中衰及諸侯離心。一方面是晉華人材輩出。另一方面,景公本人在邲之戰失敗後,冷靜沉著,既不自亂方寸,沒有大肆對內部問罪;對外也沒有急於雪恥而盲目出兵。且還懂得知人善用,有容人的雅量。
《 春秋左傳人物譜》又總結了《左傳》對景公一生所犯錯誤的記載。一是在景公十二年對 魯成公不敬;二是為拉攏齊國,強迫魯國歸還汶陽之田令諸侯離心;最後則是晚年以武力壓服鄭國,令鄭國存有背晉的意圖。
晉厲公
晉厲公 晉壽曼(?―前573年),姬姓,晉氏,名壽曼(《左傳》作名州蒲), 晉景公之子,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73年在位。
晉厲公即位後,與秦桓公訂盟,但後來秦桓公急欲向東發展而背約,與狄合力攻晉。公元前578年(魯桓公二十六年),晉使 呂相絕秦,並率諸侯伐秦, 秦軍大敗,退至涇。
厲公六年, 鄭國不顧與晉國的盟約,而與楚盟。欒書建議發兵伐鄭。及至發兵,楚來救。郤至說發兵誅逆,見到強援就退縮,那就沒辦法號令諸侯。於是迎戰楚師,射傷楚共王,大敗楚師於 鄢陵。
自文襄,經靈成,至景厲,晉國遏秦困齊,與楚國爭霸也大獲全勝,更以諸侯身份立周天子(入襄王、立匡王)。
晉悼公
晉悼公晉周(前586年-前558年), 姬姓, 晉氏,名 周,一作糾,又稱 周子或孫周。為 惠伯談次子,其祖父 桓叔捷為晉襄公的小兒子。在堂叔 晉厲公被弒後,被迎立為君。,諡曰“悼”,侯爵,稱“晉侯周”,簡曰“晉周”(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姬周”)。
晉悼公乃晉襄公曾孫, 桓叔捷之孫,惠伯談次子, 晉厲公侄。悼公少聰慧,居洛,師侍單襄公,兼君、相之才,許有爭國之望,嘗揣窺晉之心。年十四即入主晉國,以韓、欒為股肱,祁、楊為謀主,重用韓厥、智罃、魏絳、趙武等一干賢臣,嚴軍紀而恤民力,治律歷而行禮法,於是晉宗諧睦,舉國大治,戎狄親附,惠及中原。史載凡晉之盟:“如樂之和,無所不諧”,故華夏盡附。悼公矯天子之命,僭天子之尊,十年之功,以靖外難。晉國在其治下,國勢鼎盛,軍治萬乘,成為了當時絕對的天下霸主。
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前558年卒,年僅29歲。他的文治武功引領晉國再次走向全盛,鑄造軍國霸權,挾天子而令諸侯,和戎狄以徵四方,最終得以再次稱霸中原。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縱橫家,同時也毫無疑問是 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諸侯之一。
在位時重用呂相、 士魴、魏頡、趙武等人,懲亂任賢,整頓內政,晉悼公四年(前569年)魏絳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處融洽。聯 宋納 吳,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將 晉國霸業推至巔峰。
晉平公
晉平公晉彪(?―公元前532年), 姬姓, 晉氏,名彪, 晉悼公之子,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在位。晉平公即位之初,與楚國發生湛阪之戰,獲得勝利。公元前552年,同宋、衛等國結盟,再度恢復晉國的霸業。在位後期由於大興土木、不務政事,致使大權旁落至 六卿。公元前532年,晉平公去世,諡號”平“,其子公子夷繼位,是為 晉昭公。
晉平公繼位後,任命羊舌肸為太傅,張君臣為中軍司馬,祁奚、韓襄、 欒盈、 士鞅為公族大夫,虞丘書為乘馬御。改穿吉服,選賢任能,在曲沃舉行烝祭。在晉平公執政期間賦稅繁重、貪圖享樂、不務政事,政務落在六卿手中,六卿的實力愈加強大,為日後的 三家分晉埋下了伏筆。
公元前557年,晉平公和 魯襄公、 宋平公、衛獻公、 鄭簡公、 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湨梁(今河南濟源縣西)會盟。命令諸侯退回互相侵佔的土田。由於派遣使者來往晉國的對手齊國、楚國為由拘捕 邾宣公和 莒犁比公。晉平公在溫地舉行宴會並與諸侯約定共同討伐不忠於盟主的諸侯,形成新的軍事聯盟。
公元前557年,晉平公攻許,於湛坂大敗楚國。公元前536年,晉國攻打 燕國。自公元前552年至公元前548年十年間,晉國與齊國發生多次戰役,先是包圍齊國臨淄,又在高唐打敗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