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歐盟站隊美國”這件事:
1、歐盟那些國家從自己的歷史出發,都會本能自覺地“站隊美國”,如果不跟在美國後面,那是“數典忘祖”。
2、如果一個歐洲國家的領導人不跟在美國後面,堅決要帶著本國走獨立的道路,那麼這個人要麼橫屍街頭;要麼因為腐敗、緋聞下臺。
最近芬蘭女總理熱舞影片不就是這麼回事嗎?早期的帕爾梅被殺不也是這麼回事嗎?因為美國已經深度控制歐洲。
美國曆史很短,它的出現是一個“異數”;實際上美國就是歐洲國家在宗教鬥爭中落敗的清教徒建立的國家,是歐洲白人建立的國家;其中盎格魯撒克遜人最多。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前,歐洲是一個混亂、殺戮的世界。
歐洲文明發端於古希臘時,東、北歐荒無人煙;中、西歐是蠻族部落打獵的地盤。
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四處征伐,將希臘文明傳遍歐洲,就連古埃及也服膺於亞歷山大大帝的旗下。
馬其頓帝國分裂後,希臘文明式微,但仍然深深影響著接下來的羅馬帝國。
古羅馬帝國是歐洲的統一政權,範圍很廣,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等,在羅馬帝國眼裡,都是野蠻、不開化的“蠻族”。
但是,羅馬帝國是一個以軍事征服為主的政權,他們從來沒有提出一個大一統的理念,也沒有強有力的核心領導,這個帝國是鬆散的、容易分裂的。
希臘、埃及還是有自己文明的,羅馬帝國對他們保持著應有的尊重。羅馬帝國不斷地擴張,讓歐洲蠻族漸漸走進文明;但帝國無節制的擴張也讓帝國走向滅亡。
在蠻族的不斷攻擊下,羅馬帝國沒辦法保持其統一,分裂東、西兩個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處在歐洲各人種攻擊的中心,不久就滅亡了,繼續分裂成東、中、西法蘭克王國。
一個小國林立的歐洲出現了,他們在歐洲大地上互相搶奪、廝殺,戰爭、饑荒如影隨形,瘟疫更是讓歐洲大地死氣沉沉。
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奴隸,都生活在痛苦之中,這就是歐洲著名的“黑暗的中世紀”。
東羅馬帝國中心在君士坦丁堡,他們延續的時間比較長。雖然有戰亂,但羅馬帝國的文化、典籍,還是很好地儲存了下來,這是歐洲文明的根源。
同時期的世界還有幾個大的文明體存在。遠在東方的亞洲大陸,中華文明蓬勃發展,經濟強盛;
雖然不斷有北方遊牧部落的侵擾,但中原帝國仍然保持了統一、延續,只是皇帝經常更換。
亞洲另一個文明在南部的印度次大陸,文明的中心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境內。
印度次大陸文明和外來文明結合在這裡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雖然印度各地土邦林立,但這裡的王朝一直穩定。
歐洲東北方的俄羅斯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他們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不是一種獨特的文明,而是東西方文化的結合。
俄羅斯人本來也飽受外族入侵之苦,當他們進入留裡克王朝後,北歐人喜歡擴張劫掠的特點就在這個民族的血液裡紮下了根。
他們和西歐各國關係變得微妙,既對立傾軋又互通有無、既戰爭不斷又惺惺相惜。
至於非洲、美洲,那個時候還是土著人生活的地方,歐亞大陸還沒人知道美洲的存在。
歐洲黑暗的中世紀是一個非常混亂、反智的時期,教會在歐洲掌握了決定性權力。
為了搶奪東羅馬帝國餘脈的拜占庭帝國的財富,也是為了轉移混亂歐洲的矛盾,在教皇的號召下,歐洲人發起了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說是要討伐異端,但捱打的總是拜占庭帝國。
終於,在十字軍的輪番打擊之下、在奧斯曼帝國最後的雷霆一擊之下,拜占庭帝國在1453年滅亡了。
帝國的象徵——雙頭鷹標誌被拜占庭末代公主帶到沙俄,所以沙俄一直以“東羅馬帝國繼承者”的身份自居。
但拜占庭帝國的貴族、學者大部分都回到了歐洲,那裡是他們的根;隨著他們回到歐洲的,還有傳承千年的古羅馬傳統文化和工藝、知識、典籍。
這些從東羅馬帝國迴歸歐洲的文化,極大地震動了歐洲;因為這些文化本來他們也有,但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歐洲進入黑暗的中世紀,這些東西在歐洲丟失了。
所以,拜占庭帝國滅亡,給歐洲帶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說是“文藝”,實際上是一次全面的文化復古運動,也是一次科技躍進的運動。
到16世紀,歐洲地區在藝術、建築、哲學、文學、音樂、科學技術、政治,宗教以及智力探究的其他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尤其科學技術的發展結合歐洲人慣於冒險的特點,再加上奧斯曼帝國遏制了東西方貿易的咽喉,使得歐洲國家想另闢一條貿易通道,“大航海時代”就這麼到來了。
隨著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歐洲國家發達了,他們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大批在歐洲屬於非主流的清教徒、Explorer,甚至作奸犯科的人紛紛來到美洲生活。漸漸地,美國就這麼建立了。
而同時期的中原王朝,還沉浸在自己“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明朝不斷地和北方蒙古爭鬥,想要安定北方;地理上大西北的山脈也天然屏障了西方的影響。
到了清朝,慣於封閉保守的皇朝還是沒有一點改變的想法,他們拒絕了西方傳來的工業文明,沉浸在自給自足的農業文明之中。
當西方傳教士把西方科技發展的產品展示給皇帝看時,還被皇帝呵斥為“奇技淫巧”。比如乾隆皇帝,明顯看到火槍的威力,但他還是更加鍾愛弓箭刀槍。
反而是一衣帶水的日本,順勢接受了西方的工業文明。而中原王朝的大清,被西方各國瓜分、殖民,國家領土淪喪、任人宰割、民不聊生。
印度也和中國一樣,他們不是拒絕外來的科技,而是在土邦內訌和外來侵略之下,被西方國家殖民。荷蘭、法國、英國在印度不斷爭奪,最後英國勝出,把印度變成英國的殖民地。
經過了殖民時期,世界上的大局基本定了下來:先進入工業化的國家成為世界的“領頭羊”,這些國家是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美國和亞洲的日本。
其他國家基本都是這些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如果按照人類社會類比,大致上是:
先進入工業化的國家是上流社會人士,他們掌握先進的科技、佔據絕大部分資源;
其他國家就是“勞力者”,受制於人。
殖民時期,世界大局基本確定,不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殖民國家內部卻矛盾重重,主要是他們對自己的利益有不同的追求。
比如後發的德國、沙俄明顯要求得到更多的勢力範圍;而英國、法國這些老牌國家又不願意退讓。矛盾積累多了,一個火星就能點燃,世界大戰開打了。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國家打得精疲力盡;兩次大戰都是美國作為關鍵力量,在最後一錘定音地決定了勝負。
本來是西方國家一員的沙皇俄國在一戰期間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蘇聯。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加上歷史上就有的排斥,蘇聯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美國自己就是從殖民地上建立的,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要西方國家放棄殖民地;美國的提議被英華人否掉了,那時候英國是世界上說了算的國家。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局勢比殖民地時期有了新的變化。殖民地紛紛獨立,但他們不得不依附在大國身上發展,因為在科技、經濟、軍事各方面,新出現的國家太弱了。
德國、義大利、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他們不得不按照美國、英國、法國等老牌帝國的要求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後,他們還是留在第一批工業國的集團裡,作為世界“領頭羊”集團的一員。
由此可以看出,二戰後的局勢雖然發生變化,但本質上還是西方國家領導著世界,區別的一點僅僅是霸主由英國變成美國。
對於二戰的定義,也無處不體現西方國家的心思,他們忽略掉蘇聯、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淡化這些國家在二戰中的犧牲,甚至連日軍的大屠殺,在他們眼裡都不是什麼事。
在西方國家眼裡,白人的犧牲才是犧牲,決定戰後秩序的重要因素是歐洲戰場,其他地方的戰爭,都不是很重要的,除了太平洋戰爭,那時美國打的,所以也很重要。
好像別人沒打仗似的
表面看,殖民地沒有了,但世界仍然是殖民地時期的樣子:美國、歐洲國家掌握技術、資源;世界是他們的市場和資源地;其他國家只能在他們的分工下,作為工廠存在。
所以,在歐洲國家的意識裡,美國遏制他們,就如同當年他們遏制美國一樣,是他們“領導者”內部的事;他們絕不會因為內部的問題,而不站隊美國,畢竟美國是他們的老大。
歐洲國家也害怕失去“領導”地位,因為他們在殖民時期積攢的家底幾乎揮霍得差不多了,現在所剩的,只是一些高技術方面的優勢;再有的話,就是一些第三產業的優勢。
而這些優勢想要變現,維持他們居高不下的開支和高得出奇的社會福利,首要條件就是把自己緊緊綁在美國一起,坐穩世界食物鏈最高階;
其次要把其他國家鎖在發展中位置,讓他們不斷給西方國家輸送利益。所以,即使美國遏制歐洲,美國每次搞事,歐洲還是站隊美國。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美國透過冷戰,利用歐洲國家對戰爭的恐懼,早已經把歐洲緊緊控制在手裡。歐洲國家內部很多團體、歐盟內部許多官員,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的代言人。
歐洲沒有美國駐軍的主要國家不多,法國就是一個,所以法國在外交上多少還有點自主權。但即使是法國,他們也不能逃脫法國的控制。
比如當年的卡恩事件,就是美國清除對自己不利的政治人物的手段;薩科齊因為對南聯盟戰爭有自己的想法,想減弱歐洲對美國的依賴,結果選舉下臺,還了監獄。
在歐洲,德國基本沒有政治上地位、英國是美國的特殊關係國家、法國獨木難成事,並且這根獨木還不是很強大的巨木。歐洲國家實際上大部分被美國控制了,不跟也不行。
說兩個例子:1986年2月28日晚上,當時的瑞典首相帕爾梅被暗殺,直到現在,這個案件還是個無頭案。
帕爾梅是瑞典“社會民主黨”人,成為瑞典首相後,他通雄心勃勃地進行改革,重新定義瑞典的中立政策,支援去殖民化、反對拉美獨裁者。
最近幾天,芬蘭女總理馬林熱舞事件爆出,她是芬蘭“社會民主黨”人,年輕、有活力、喜歡跳舞。這也不是她第一次跳舞。
但她很巧妙地處理好芬蘭加入北約事件,讓這個令俄羅斯頭痛的問題暫時變得安靜下來,“熱舞影片”就在網路上傳出,搞得滿城風雨,下一步是否辭職還是問題。
美國的CIA,經費很足、手段很多的。
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歐盟站隊美國”這件事:
1、歐盟那些國家從自己的歷史出發,都會本能自覺地“站隊美國”,如果不跟在美國後面,那是“數典忘祖”。
2、如果一個歐洲國家的領導人不跟在美國後面,堅決要帶著本國走獨立的道路,那麼這個人要麼橫屍街頭;要麼因為腐敗、緋聞下臺。
最近芬蘭女總理熱舞影片不就是這麼回事嗎?早期的帕爾梅被殺不也是這麼回事嗎?因為美國已經深度控制歐洲。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前的世界
美國曆史很短,它的出現是一個“異數”;實際上美國就是歐洲國家在宗教鬥爭中落敗的清教徒建立的國家,是歐洲白人建立的國家;其中盎格魯撒克遜人最多。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前,歐洲是一個混亂、殺戮的世界。
歐洲文明發端於古希臘時,東、北歐荒無人煙;中、西歐是蠻族部落打獵的地盤。
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四處征伐,將希臘文明傳遍歐洲,就連古埃及也服膺於亞歷山大大帝的旗下。
馬其頓帝國分裂後,希臘文明式微,但仍然深深影響著接下來的羅馬帝國。
古羅馬帝國是歐洲的統一政權,範圍很廣,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等,在羅馬帝國眼裡,都是野蠻、不開化的“蠻族”。
但是,羅馬帝國是一個以軍事征服為主的政權,他們從來沒有提出一個大一統的理念,也沒有強有力的核心領導,這個帝國是鬆散的、容易分裂的。
希臘、埃及還是有自己文明的,羅馬帝國對他們保持著應有的尊重。羅馬帝國不斷地擴張,讓歐洲蠻族漸漸走進文明;但帝國無節制的擴張也讓帝國走向滅亡。
在蠻族的不斷攻擊下,羅馬帝國沒辦法保持其統一,分裂東、西兩個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處在歐洲各人種攻擊的中心,不久就滅亡了,繼續分裂成東、中、西法蘭克王國。
一個小國林立的歐洲出現了,他們在歐洲大地上互相搶奪、廝殺,戰爭、饑荒如影隨形,瘟疫更是讓歐洲大地死氣沉沉。
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奴隸,都生活在痛苦之中,這就是歐洲著名的“黑暗的中世紀”。
東羅馬帝國中心在君士坦丁堡,他們延續的時間比較長。雖然有戰亂,但羅馬帝國的文化、典籍,還是很好地儲存了下來,這是歐洲文明的根源。
同時期的世界還有幾個大的文明體存在。遠在東方的亞洲大陸,中華文明蓬勃發展,經濟強盛;
雖然不斷有北方遊牧部落的侵擾,但中原帝國仍然保持了統一、延續,只是皇帝經常更換。
亞洲另一個文明在南部的印度次大陸,文明的中心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境內。
印度次大陸文明和外來文明結合在這裡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雖然印度各地土邦林立,但這裡的王朝一直穩定。
歐洲東北方的俄羅斯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他們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不是一種獨特的文明,而是東西方文化的結合。
俄羅斯人本來也飽受外族入侵之苦,當他們進入留裡克王朝後,北歐人喜歡擴張劫掠的特點就在這個民族的血液裡紮下了根。
他們和西歐各國關係變得微妙,既對立傾軋又互通有無、既戰爭不斷又惺惺相惜。
至於非洲、美洲,那個時候還是土著人生活的地方,歐亞大陸還沒人知道美洲的存在。
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給黑暗的歐洲帶來文藝復興
歐洲黑暗的中世紀是一個非常混亂、反智的時期,教會在歐洲掌握了決定性權力。
為了搶奪東羅馬帝國餘脈的拜占庭帝國的財富,也是為了轉移混亂歐洲的矛盾,在教皇的號召下,歐洲人發起了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說是要討伐異端,但捱打的總是拜占庭帝國。
終於,在十字軍的輪番打擊之下、在奧斯曼帝國最後的雷霆一擊之下,拜占庭帝國在1453年滅亡了。
帝國的象徵——雙頭鷹標誌被拜占庭末代公主帶到沙俄,所以沙俄一直以“東羅馬帝國繼承者”的身份自居。
但拜占庭帝國的貴族、學者大部分都回到了歐洲,那裡是他們的根;隨著他們回到歐洲的,還有傳承千年的古羅馬傳統文化和工藝、知識、典籍。
這些從東羅馬帝國迴歸歐洲的文化,極大地震動了歐洲;因為這些文化本來他們也有,但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歐洲進入黑暗的中世紀,這些東西在歐洲丟失了。
所以,拜占庭帝國滅亡,給歐洲帶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說是“文藝”,實際上是一次全面的文化復古運動,也是一次科技躍進的運動。
到16世紀,歐洲地區在藝術、建築、哲學、文學、音樂、科學技術、政治,宗教以及智力探究的其他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尤其科學技術的發展結合歐洲人慣於冒險的特點,再加上奧斯曼帝國遏制了東西方貿易的咽喉,使得歐洲國家想另闢一條貿易通道,“大航海時代”就這麼到來了。
隨著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歐洲國家發達了,他們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大批在歐洲屬於非主流的清教徒、Explorer,甚至作奸犯科的人紛紛來到美洲生活。漸漸地,美國就這麼建立了。
而同時期的中原王朝,還沉浸在自己“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明朝不斷地和北方蒙古爭鬥,想要安定北方;地理上大西北的山脈也天然屏障了西方的影響。
到了清朝,慣於封閉保守的皇朝還是沒有一點改變的想法,他們拒絕了西方傳來的工業文明,沉浸在自給自足的農業文明之中。
當西方傳教士把西方科技發展的產品展示給皇帝看時,還被皇帝呵斥為“奇技淫巧”。比如乾隆皇帝,明顯看到火槍的威力,但他還是更加鍾愛弓箭刀槍。
反而是一衣帶水的日本,順勢接受了西方的工業文明。而中原王朝的大清,被西方各國瓜分、殖民,國家領土淪喪、任人宰割、民不聊生。
印度也和中國一樣,他們不是拒絕外來的科技,而是在土邦內訌和外來侵略之下,被西方國家殖民。荷蘭、法國、英國在印度不斷爭奪,最後英國勝出,把印度變成英國的殖民地。
經過了殖民時期,世界上的大局基本定了下來:先進入工業化的國家成為世界的“領頭羊”,這些國家是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美國和亞洲的日本。
其他國家基本都是這些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如果按照人類社會類比,大致上是:
先進入工業化的國家是上流社會人士,他們掌握先進的科技、佔據絕大部分資源;
其他國家就是“勞力者”,受制於人。
三、一戰、二戰是殖民國家內部勢力範圍的再劃分
殖民時期,世界大局基本確定,不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殖民國家內部卻矛盾重重,主要是他們對自己的利益有不同的追求。
比如後發的德國、沙俄明顯要求得到更多的勢力範圍;而英國、法國這些老牌國家又不願意退讓。矛盾積累多了,一個火星就能點燃,世界大戰開打了。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國家打得精疲力盡;兩次大戰都是美國作為關鍵力量,在最後一錘定音地決定了勝負。
本來是西方國家一員的沙皇俄國在一戰期間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蘇聯。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加上歷史上就有的排斥,蘇聯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美國自己就是從殖民地上建立的,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要西方國家放棄殖民地;美國的提議被英華人否掉了,那時候英國是世界上說了算的國家。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局勢比殖民地時期有了新的變化。殖民地紛紛獨立,但他們不得不依附在大國身上發展,因為在科技、經濟、軍事各方面,新出現的國家太弱了。
德國、義大利、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他們不得不按照美國、英國、法國等老牌帝國的要求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後,他們還是留在第一批工業國的集團裡,作為世界“領頭羊”集團的一員。
由此可以看出,二戰後的局勢雖然發生變化,但本質上還是西方國家領導著世界,區別的一點僅僅是霸主由英國變成美國。
對於二戰的定義,也無處不體現西方國家的心思,他們忽略掉蘇聯、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淡化這些國家在二戰中的犧牲,甚至連日軍的大屠殺,在他們眼裡都不是什麼事。
在西方國家眼裡,白人的犧牲才是犧牲,決定戰後秩序的重要因素是歐洲戰場,其他地方的戰爭,都不是很重要的,除了太平洋戰爭,那時美國打的,所以也很重要。
好像別人沒打仗似的
表面看,殖民地沒有了,但世界仍然是殖民地時期的樣子:美國、歐洲國家掌握技術、資源;世界是他們的市場和資源地;其他國家只能在他們的分工下,作為工廠存在。
所以,在歐洲國家的意識裡,美國遏制他們,就如同當年他們遏制美國一樣,是他們“領導者”內部的事;他們絕不會因為內部的問題,而不站隊美國,畢竟美國是他們的老大。
歐洲國家也害怕失去“領導”地位,因為他們在殖民時期積攢的家底幾乎揮霍得差不多了,現在所剩的,只是一些高技術方面的優勢;再有的話,就是一些第三產業的優勢。
而這些優勢想要變現,維持他們居高不下的開支和高得出奇的社會福利,首要條件就是把自己緊緊綁在美國一起,坐穩世界食物鏈最高階;
其次要把其他國家鎖在發展中位置,讓他們不斷給西方國家輸送利益。所以,即使美國遏制歐洲,美國每次搞事,歐洲還是站隊美國。
四、其實美國已經把歐洲控制得緊緊的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美國透過冷戰,利用歐洲國家對戰爭的恐懼,早已經把歐洲緊緊控制在手裡。歐洲國家內部很多團體、歐盟內部許多官員,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的代言人。
歐洲沒有美國駐軍的主要國家不多,法國就是一個,所以法國在外交上多少還有點自主權。但即使是法國,他們也不能逃脫法國的控制。
比如當年的卡恩事件,就是美國清除對自己不利的政治人物的手段;薩科齊因為對南聯盟戰爭有自己的想法,想減弱歐洲對美國的依賴,結果選舉下臺,還了監獄。
在歐洲,德國基本沒有政治上地位、英國是美國的特殊關係國家、法國獨木難成事,並且這根獨木還不是很強大的巨木。歐洲國家實際上大部分被美國控制了,不跟也不行。
說兩個例子:1986年2月28日晚上,當時的瑞典首相帕爾梅被暗殺,直到現在,這個案件還是個無頭案。
帕爾梅是瑞典“社會民主黨”人,成為瑞典首相後,他通雄心勃勃地進行改革,重新定義瑞典的中立政策,支援去殖民化、反對拉美獨裁者。
最近幾天,芬蘭女總理馬林熱舞事件爆出,她是芬蘭“社會民主黨”人,年輕、有活力、喜歡跳舞。這也不是她第一次跳舞。
但她很巧妙地處理好芬蘭加入北約事件,讓這個令俄羅斯頭痛的問題暫時變得安靜下來,“熱舞影片”就在網路上傳出,搞得滿城風雨,下一步是否辭職還是問題。
美國的CIA,經費很足、手段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