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歌Ty

    讓我想起一個相聲,貌似是苗老師的作品,說的三閭大夫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投入汨羅江。

    在投江彌留之際,吟唱了一下《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當地百姓知道屈原投江後,紛紛不捨,自發的組織當地的小船隻,去打撈屈原。但是打撈了好幾天,既不見人也不見屍。百姓擔心屈原被江裡的魚蝦水怪吃掉。於是,紛紛從家裡拿食物(以粽子為主),投到汨羅江裡,以爭取打撈的時間。

    從屈原的故事可以看出:

    1、屈原有著高潔的志向,當自己的志向不能在汙濁的世間實現,哪怕捨棄自己的生命、葬身魚腹,也不會苟活世間,眼看自己熱愛的祖國和人民被強秦和姦臣摧殘。

    2、屈原受到楚國民眾的愛戴和擁護,對這位愛國憂民英雄的離開感到惋惜。

  • 2 # 榴蓮望返206545

    我的家鄉屬於北方氣候帶,過去沒有大面積的水面,河流比較細小,沒有機會看賽龍舟。現在的市區北面有了一個龍湖,可以賽龍舟了,前些年據說要在那裡舉行賽龍舟活動,因為離得有點遠,沒有去看。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是上學以後學習歷史,才知道的知識。小時候沒有聽大人們講過。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印象,主要就是粽子和香囊。還有一些地方習俗。

    對端午節最早的記憶:早上天剛矇矇亮,在睡夢中被母親推醒,說:”起來了孩兒,今天過五月單午呢,興早起。”我睜眼坐了起來,看到手脖子上戴著用五色線合成的彩繩,脖子上掛著一個“香布袋”。我知道這是前天我母親為我縫製的。前幾天,我母親領著我到村子裡的中藥鋪拿了些“香草”,是村子裡的老中醫提前配置的,專為鄉親縫製香袋用。我母親拿出一小塊綠色綢布,縫製了一個愛心形香囊,說是香布袋。香囊下端墜著一串珠子,最下端是一個五彩線穗子。那串珠子,是幾個小玻璃珠,間隔著幾個“蒜連”筒子。蒜連,就是大蒜剝去蒜瓣後剩下的那根空心棒子,把它剪成半釐米左右的小段,和珠子間隔穿在一起。紅綠珠子和白色蒜連筒子搭配在一起,挺有意思的。

    我母親又動手包粽子。到河邊摘了一些葦子葉,泡了一些自家產的幹棗,還有一些大米,包出有角有楞的四角粽子,還炸了一些油角(類似餃子)、斜食兒(切成菱形的面塊)。哇,中午還有美食吃。

    我看到房簷下掛著一捆青草,仔細一看,有好多種草呢。母親說:“端午的早晨,天不亮就去地裡,拔各種青草,什麼草都是藥材,因為這一天,一大早藥王爺撒藥呢,連平時被認定是毒草的貓貓眼,都是藥。有個病痛什麼的,熬一些這些草做成涼茶,一喝就好了。”

    我到大門口,看到門上邊插著艾草,母親說,插艾可以辟邪。母親又收集一些草木灰,沿著牆根到處撒了個遍,說是防“五毒”。我在外面見有些人,頭上耳朵上插著艾草,人們說:“五月單五戴艾,一年都不害。”看到小夥伴們都是手上戴著五彩線,身上掛著香布袋,香布袋什麼形狀的都有,有心形的,有葫蘆形的,也有小人形的。還有的孩子手脖子上戴著用麥粒穿成的手鐲子。有人說,要趁天不亮,到麥場上,在地上摸麥粒,摸到一百多個,串起來,給孩子戴手脖子上,可以辟邪。

    這是我記得事後過的第一個端午節,印象十分深刻。這個時節,天氣比較熱了,但是還不是很難受的那種熱,我和小夥伴們,都是穿著短褲,男孩子光膀子,連鞋子都不穿,女孩子穿著短袖汗衫或者小兜肚。手脖子上纏著五彩線,脖子上掛著香囊,想來,跟一群原始人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怎麼盤活?你們當地是怎麼做的?